第五章 清净的七个层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为了证悟,我们要经历七个层次的清净:

戒清净

第一是戒清净:指道德行为的清净。禅修者如果不能持守八戒,至少要持守五戒,这样就能获得戒清净。

我们应注意五戒中的第三条戒和八戒中的第三条戒是不同的。五戒中的第三条戒是禁止邪淫,而八戒中的第三条戒是禁止性行为。如果禅修者不戒除性行为,他的心会被贪欲盖染污。只有当心远离五盖时,禅修者才能透视身心过程的真实本质。

如果禅修者能持守八戒当然更好。如果不能持守八戒,他们会对味道、食物、可视物、声音、气味和可触的东西产生欲望—在心中生起五种贪欲。通过持守八戒,可以净化言行。这就是戒清净。当戒清净时,心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净化。

当心清净时,心变得平静、宁静、轻安、快乐,能专注在禅修目标上。于是,禅修者获得了心清净,这是第二层次的清净。

当佛陀的弟子邬地亚卧病在床时,佛陀去看他,并询问他的健康状况,邬地亚告诉佛陀有关他的病情:

“世尊,我的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活过今天或明天。因此我想要禅修,去除所有的烦恼,在死前证得第四层的觉悟—阿罗汉果。请给我简短的指示,让我能进行禅修,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说:“邬地亚,你应该清净基础。如果基础清净,就没问题,即能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问:“什么是基础?”佛陀自己回答:“这里,基础指戒清净和正见。正见指接受和相信因果法则(业和果)或业的法则。” 佛陀继续说:

“邬地亚,你应清净你的戒律和正见。然后,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行四念处。这样修行,你将证得苦的止息。”

佛陀注重戒清净,因为戒清净是定力和观智进步的基本要求。当戒清净时,心变得清晰、宁静、安详和快乐。如果禅修者基于戒清净培育正念,他能容易专注在任何身心过程的目标上。因此,戒清净是禅修者取得进步的前提条件。

心清净

第二个清净是心清净。如果我们想要证得观智,心必须从所有的烦恼中清净出来。当心很好地专注在任何身心现象时,就远离五盖。这就是心清净。

见清净

第三个清净是见清净。当禅修者的心已清净,远离五盖时,就能洞察身心过程的真实本质。首先,禅修者通过亲身经验,辨别心理过程和身体过程(名和色)。这叫做身心辨别智。当定力变得更深时,禅修者认识到被观察的身心现象的自性。于是,就不会将任何身心过程当作是人或众生、灵魂或我。现在,她的知见被净化,证得了见清净。

度疑清净

第四个清净是度疑清净。当禅修者已经证得第二观智—因果辨别智时,不再怀疑在过去、现在和来世没有一个所谓的永恒的灵魂或自我。通过她亲身经验,她开始辨别身心现象的因缘。然后,她判断在她的过去、现在和来世中,只有缘于因果的身心现象的过程。因此,她克服了对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怀疑。这就是度疑清净。

为了证得这种观智,要观察每一个动作或移动之前的每个动机、意愿或想要。所有的动作之前都有动机、意愿或想要。这就是为什么要观察每个动作或移动之前的动机。当有动机要提脚时,应观“动机”,然后观“提、提”。当有动机要弯曲胳膊时,应观“动机”,然后观“弯、弯”。在吃饭时,当她有动机要张开嘴吃食物时,应先观“动机”,然后观“张开、张开”。在张嘴时,动机是因,嘴巴的张开是果。

如果没有意愿或想要来这里,你们会来这里吗?那么,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动机是因,来这里是果。然后,为什么你坐在椅子上?是的,是动机使你坐在椅子上。有坐的人吗?如果你认为有人坐在椅子上,那么我们应从医院的太平间拉一具尸体过来,让它坐在椅子上。尸体没法坐在椅子上,因为它没有动机。是动机,即心理过程,造成动作或移动。坐姿是男人、女人,还是沙弥或比库?什么都不是。在坐姿中,只有风大,包括体内风和体外风支撑的身体过程。坐是一个身体过程,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如果想要坐,要先观“动机”,然后观“坐、坐”。在观动机之后,要观察所有坐的动作。当弯曲手臂,要先观动机,然后观弯曲的动作。当伸展手臂时,要先观动机,然后观伸的动作,标记“伸、伸”。通过锐利地觉知动机及其之后的动作,定力就变得相当深,于是,我们认识到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因缘的。诸法因缘生。

因此,所谓的人、男人或女人只是因果的过程。没有行为者,没有人做任何事情。如果我们相信有人在坐,这叫做萨迦耶见或我见(有行为者的邪见)。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因果关系,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因果的自然过程。于是,就没有“人”、“众生”、“我”或“灵魂”。那么,在过去存在的是什么呢?在过去存在的只是因果过程。这样,就对我们的过去世、现在和来世就没有怀疑。这就叫度疑清净。

有些禅修者感觉要观每个动作之前的动机很难,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心。他们必须耐心地放慢动作和移动,这样才能看到动作和移动之前的动机。如果动作和移动太快,很难准确地观察动机。

当观提脚前的动机时,我们将认识到动机是如何和脚的提起相关联的。然后,当观推脚前的动机时,我们将认识到动机是如何和脚的推的动作相关联的。也认识到动机是如何和脚落下的动作相关联的。这样,我们认识到是动机造成脚的动作的产生。动机是因,动作是果。因此,我们认识到身心过程的因果,并判断没有一个永恒的诸如我、灵魂、人或众生的实体。于是,我们克服了对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没有灵魂或我的怀疑。这也是基于因果智的度疑清净。

当继续密集禅修,逐渐了解身心过程的三共性:无常、苦和无我。我们体验到剧烈的痛,觉知到痛的开始、中间和结束,非常清楚地看到痛在消散。如此,我们正确了解了身心的自性和共性。我们如实地认识到痛和其他身心现象的无常、苦和无我性。最终,痛消失了。这就是领会智。

道非道智见清净

第五个清净是道非道智见清净。在此清净的阶段,不再有痛。因此,禅修者修行非常平稳、顺利。正念锐利、定力很深,精进不紧也不松,充沛、稳定,并与定力保持平衡。禅修者感到自在、快乐、幸福、安详。由于观智,生起轻安和喜。身体很轻柔,有时候被托起来了。禅修者看到一些与观智有关的光,有时候他们看到的光像灯光,有时候是非常亮的光,等等。观智敏锐、锐利、有穿透力,在观察时,清楚地看到身心现象的生灭。对三宝生起强而坚定的信心。他们有很强的欲望想让他们的亲朋好友来体验威巴萨那禅修。

拥有这些好的体验之后,有些禅修者会想:“这肯定是涅槃,太棒了!我从来没有过这种体验,现在我证得了涅槃。”他们感到很高兴,并执著这些好的体验。因此,他们不想再继续修行,对这些好体验很满意,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去往涅槃的中途体验到这些好体验。因此,这些体验被称为观智的十种染。如果禅修者在密集禅修营中,并精进修行,在四周之内会体验到这些染。

通过老师或他人的指导,禅修者认识到这些好体验是观智的染。当她认识到沉浸在快乐当中不是正确的道路,只有观察这个快乐才是正确的道路,这时她才能继续进行密集禅修。只有在那时,她才克服观智的染,继续向目标迈进。这就是道非道智见清净。

行道智见清净

第六个清净是行道智见清净。 这个清净一直持续到随顺智。

在禅修者经过道非道智见清净之后,当她观察身心过程时,能够非常清晰地觉察身心过程的生灭。随着定力的加深,她看到身心过程非常迅速地生灭。之后,她觉察到诸行的消失,但觉察不到诸行的生起。观察的心能非常清晰地看到诸行的最后阶段,但看不到诸行的初始和中间阶段。在大多数时间,她感觉不到头、手、腿和身体其他肢体的形状。她看到在六根门生起的诸行不断地消失。

当坏灭智变得更加敏锐、清晰,开始觉知到怖畏。她感到所有的行都是可怕的,因为它们不断地破碎、灭去和消失。

于是感到仿佛她很沮丧、可怜、忧郁,厌恶一直在消失的身心现象。因此,想抛弃所有的行,生起强烈的欲望想摆脱它们。结果,不能在一种姿势保持很长时间。经常从一种姿势换到另一种姿势。感到仿佛没有一个地方能逃离这些行。

为了摆脱所有的行,禅修者在修行中付出更多的精进。付出越多的精进,观智就越有穿透力,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身心过程的无常、苦和无我性。

过一段时间之后,心更加专注、稳定、轻安,观智也更加清晰、透明。观智轻松地看到诸行的生灭。对诸行既不感到快乐,也不感到不快乐。心中生起了舍。

在此禅修体验的阶段,不需要付出精进来认识诸行的生灭。诸行非常快速地生灭,观智也非常清晰地觉知它们。这就是行道智见清净。

当禅修者继续禅修,身心过程之流非常迅速,观智清楚地在每个当下看到这些身心过程。于是,她在瞬间到达了边界线,这里,边界线指俗人和圣人之间的分界线。当她经过边界线(种姓智)之后,体验到因缘和合的现象的寂灭,即所有因缘生的身心(名色)的寂灭。然后,她的心在此禅修状态停留一个心识刹那。这就是道智。道智充分领悟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第一道智—须陀洹道智是第一个出世间的智慧,它完全断除萨迦耶见,即关于有人、我或灵魂的邪见,并断除了对三宝的疑。

智见清净

当第一道智(须陀洹道智)领悟四圣谛时,智见得到净化。因此,这叫智见清净。在第一道智之后,立即生起第一果智(须陀洹果智),然后生起省察智。

这样,禅修者证得了所有七个阶段的清净,成为一名须陀洹,须陀洹的意思是入流者。当她证得第一道智时,她进入了八圣道的流,因此她被称为入流者(须陀洹),即一果圣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