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怎么调理?而且容易上火,牙龈肿痛或者口腔溃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3

一般来说导致虚不受补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种是脾胃功能虚弱,或脾胃不通,积而化热,出现上火。

脾胃是身体的中枢,有升降气机的功能,可以升清降浊,当脾胃虚弱或虚寒的时候,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就会有上热下寒的症状。

这类人,经常饭后腹胀、食欲不振吃得少,消化不良容易大便不成形,吃寒凉食物或受寒会肚子痛、拉肚子。虽然你可能是气虚、阴虚,但因为脾胃运化有碍,所以越补气越补阴,就会越上火,牙疼长痘。

第二种是真实假虚,虚只是一个外在的迷惑条件,实际上却是实证。 很多人身体里是有实证的,比如水湿、瘀血、气滞。这样的实证,再用补药,让淤堵的地方更堵,身体当然是不接受的。所以进补后,身体会用难受来告诉你,用错了药。这时候,就需要整体辨证了。先把实邪去除,才能进补。

可能出现的情况太多,比如说手脚冰凉,面色无华或者浑身无力,实在无法一一列举。具体的如果自己不会,就去找医生看看吧。


如果脾胃功能出了问题,就调理脾胃,调理肠胃的食谱建议: 少吃多餐。

三餐务必准时规律,可少量加餐,食物宜细碎软烂,烹调的方法多以蒸煮炖为主,平时可以多吃些面食。切不可暴饮暴食,不吃早饭等。忌油腻、甜食、浓茶、咖啡、巧克力等食物。此外还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代谢,增加食欲。

如果是真实假虚,就要处理实证,依据不同的病症,针对性治疗。说到底,最好的补,就是正常的饮食和睡眠。再好的药,如果不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吃了也没用。

@forest医生祥子,为您解答虚不受补及其调理

虚不受补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可谓是古籍有载,学有所闻,临症多见。就我个人临床经验总结,简单归纳以下几种情况。

一、真实假虚证

就是病人看上去很虚弱,而病邪很盛实。临床上这种情况很常见,一些痰、食、湿、热邪积聚,导致气血不能透达而导致病人出现一系列看似很虚弱的表现,实际上通过辨别病因,不难看出实邪所在。

这类病人的治疗首先要祛除实邪,然后根据情况再采取合理的滋补,切忌盲目求补,否则只会加重实邪,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二、久病体虚,药病格局

长期病卧在床,久病耗气,气虚则不运,脾胃气机的运化功能受到影响,用药难以吸收,达不到治疗目的,则为药病格据,是虚不受补的常见原因之一,调理要逐渐进行,宜图缓补。

三、素体脾胃虚弱

这类患者,本来脾胃虚弱,大剂量的滋补药物过于滋腻,不仅吸收不了,还能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脾不运化,进一步使脾胃虚弱加重。这种情况要治病求因,应该先调理脾胃,然后再采取滋补,用药也应从小剂量用起,循序渐进,缓慢进展,逐渐达到治疗目的。

四、虚实夹杂证

虚实夹杂就是,由于病邪和人体的正气相争,形成邪盛、正衰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由于病情比较复杂,表现为既有虚又有实。

临床多见于一些本来身体素质就差,近来又遭受病邪入侵,出现了不适症状,比如体虚病人感受外邪,出现了咳嗽吐痰;体虚病人出现了饮食积滞而出现呕吐泄泻之类的病证,看似病人很虚弱,却又有实证存在的病证,一般见于老年人或者小孩,他们素体较虚,又感受了实邪。

关注@forest医生祥子,关爱生命 健康

治疗应该平补平泻,即驱邪滋补并行。或者先驱邪、后滋补,避免盲目的采用滋补方法而导致误用、误治所引起的“闭门留寇”而进一步加重病邪对人体的危害。

所以,不通过辩证而盲目采用补法,不仅不会好转,还会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加重患者病情。

历代古籍都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很多假象足以能够掩盖疾病的实质所在。作为医者,要多阅读、多临症,多参考历代医家治疗经验,认真辩证,仔细分析,要谦虚谨慎,能治好就治,感觉没有足够的把握就不要接诊,千万忌讳不懂装懂,而失去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期。

  「虚损既成,不补将何以复」。尤其是冬季 养生 ,已经成了大势所趋。这时经常就会听到身边有人抱怨:一补就上火!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所谓的“虚不受补”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为什么会虚不受补?

  进补的人那么多,有些人吃了感觉很好,面色好,精神好;有些人补完不是嗓子痛、口腔溃疡,甚至有人流鼻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脾胃不好。脾胃功能虚弱,或脾胃不通,无法消化和吸收这些补益的精华,淤积在身体里,就出现上火症状。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要想吃进去的补品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一定要脾胃壮、脾胃通。通常下面这四种人,因脾胃不好,容易出现虚不受补:

   一、脾胃虚寒

  经常饭后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好,吃得不多;容易大便不成形;吃寒凉食物或受寒会肚子痛、拉肚子

   二、脾胃积食

  嘴里有酸臭味儿;时而便秘、时而大便不成形;大便非常臭;不想吃饭,吃完肚子胀;舌苔厚

   三、脾胃湿热

  胃容易灼热疼痛;经常反酸,吐酸水、恶心;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黏马桶;舌苔黄腻

   四、肝郁脾湿

  心情不好;容易腹胀;两胁胀疼,乳房胀痛;胸闷;爱叹气;大便不成;食欲不好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力 ,要想补得好,得先慢慢调养脾胃。

   怎样养脾胃?

  养脾胃最好的方法就是晨起喝粥。《粥记》说:「每一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肚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1、脾胃虚寒的人常吃生姜大枣粥,暖胃补气血;

  2、脾胃有积食,常吃山楂粥,消食化痰;

  3、脾胃有湿热,常吃薏米红豆粥、青菜粥,健脾、清热利湿;

  4、肝郁脾湿,常吃黄花菜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

  另外,调养脾胃有几件事情必须坚持做,才有效果:

  1、少生吃寒性水果、蔬菜,寒易伤阳,减弱脾胃功能;

  2、晚餐少吃,七八分饱足以,千万不可暴饮暴食;

  3、不要吃从冰箱刚拿出来的东西,寒湿最伤脾胃阳气;

  4、生气后不要吃东西,「怒后不可即食,食则不化」,带气吃饭会造成气机不畅而胃痛。

   怎么补才补得进?

  下面特别为虚不受补的人,推荐几种比较平和的进补方法:

   芡实,脾肾双补

  芡实,也叫鸡头实,用来补养脾肾特别好。苏东坡有一家传益智强身之法,就是每天吃一些芡实。《本草经百种录》中也说:「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它的最佳搭配是西米、银耳、莲子肉、山药、白扁豆之类的白色食物,既可强强联手,又可弥补润肺功能的不足。

  经常用它煮粥或煲汤后,细嚼慢咽,一次不要吃太多,25~50克就好。由于芡实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便秘、尿黄的时候及产妇都不适合。

   足三里,健脾和胃

  民间流传:「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名医华佗用足三里治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因为它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通肠导滞之功。体质虚寒的人经常艾灸足三里20分钟左右,有时间的话搭配关元穴、三阴交穴,效果更好哦,新经络公众号提示:身体不通畅、有湿热的人按揉更适合,每天用大拇指由轻到重按压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按压5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最后提醒一下:感冒、发热、咳嗽、有积食的时候不能进补,急性病或慢性病发病时,也不适合进补。

虚不受补先调理肾,肾好全身都能好。肾在咱们身体中间,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肾气不足就容易形成各种亚 健康 问题,慢慢形成疾病。虚不受补就是其中之一

虚?是阴虚是阳虚,要辨证归五脏六俯,只论虚不辨证,我不想说了?

是临症诊断不准,配方不当的原故。并非经不受补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