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三百多年只有六年没推行“荐举”,究竟是什么制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4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发轫于隋唐,成熟于北宋。但自始至终,科举制选拔出来的人才数量远远多于朝廷官缺,也就是说,科举制中胜出的举人、进士只是获得了做官的资格。在科举之后,如何进一步为朝廷选拔官员,一直是大难题。为了让官缺获得合适的人选,为了让后备干部匹配合适的岗位,宋朝人的办法是荐举。

国家也好,企业也好,如何选择管理人员都是大问题。一般来说,通过考试和资历选官最公正最便捷,这两个渠道不容易作弊,对谁都一视同仁。但宋朝人说:法可以治平不可以择材。意思是用硬性的规章制度,凭资历和考试选官,看起来公平公正,但选不出人才。

由考试和资历组成的选拔方式执行起来阻力最小,但是对朝廷的不良影响也最大。考试越严格,选出来的越是善于考试的偏才,而资历不过是混日子的借口。实际上,一个官职的种种要求不可能被一场考试囊括,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也不可能在一场考试中全部展现。完全凭借考试和资历等条条框框选官,是朝廷主动放弃主观能动性,主事官僚尸位素餐的体现。

在宋朝,低层官员升入中层、入职“馆阁”以及许多岗位的人选,都要通过其他官僚举荐。可以这样理解,科举为宋朝选拔人才,而荐举为宋朝选拔官员。

荐举制在宋朝得到推行,有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宋朝的中央集权大幅加强,中央能够实现下管三级的官员任免制度,所有政府官员都要经朝廷任命。

其次,宋朝的职位数量同官员数量差值极大,北宋后期的政府职位共计16000多个,而经科举、荫恩等途径选拔出来的官员高达48000多人,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选官制度,这48000多人就不是国家的后备干部,而是48000多不稳定因素。

第三,宋朝科举制远比隋唐完善,士族阶层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科举选出来的都是平头百姓。官僚集团中没有根深叶茂的大树,荐举制就容易施行。

虽然荐举制备受宋朝人推崇,但是它的弊端也十分明显。

为了防止营私舞弊,宋朝用“同罪保举”和严密的监察制度来配合荐举运行。

同罪保举,就是保举人对被保举人长期保持连带关系,被保举人违法,保举人也要出面承担责任。这种处罚同举贤不避亲的连坐不同,可大可小,视情况而定。包拯在知庐州时,一位曾经举荐的官员出了问题,包拯随即接受降级处分。对朝廷的中高层大员来说,慧眼识人也是执政能力之一,举荐一个人才,自己多一块垫脚石,举荐一个人渣,就多一块绊脚石。举荐之前举荐人决定被举荐人的命运,而举荐之后,被举荐人又影响着举荐人的仕途。环环相扣之下,举荐人不得不爱惜自己名节。

御史台主管监察,对每一次荐举都负有监察责任。举荐书一经上交,御史台就会仔细审核被举荐人的履历,如果发现被举荐人确不适合岗位、被举荐人贿赂举荐人等问题,御史台的御史就会毫不留情发起弹劾。

荐举制度的运行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的水稍微有一点浑浊,荐举制肯定是最先遭殃的那个。

明朝神宗年间,官纪废弛,官职一旦出缺,走后门的人络绎不绝,不要说荐举,就连凭考试和资历选官都不能保证公平。时任吏部尚书的孙丕扬面对纷杂的局势也无能为力,但又不忍宵小之徒浑水摸鱼,于是弄出抽签选官的办法。大家也别费劲走后门了,凭天意吧。毕竟抽签选出来的官再不好,也比贿赂来的官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