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1

1. 文言文 答谢中书书

原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 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2. 八上语文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可以哪两篇组合在一起

《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加点词的词义.إ①晓雾将歇:②月色入户: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⑤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⑥怀民亦未寝 2.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③相与步于中庭.4.简答.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③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④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参考答案:1、①消散(或“消歇”“散去”) ②门 ③院子(或“庭院”) ④只是(或“只”) ⑤参与,这里指欣赏 ⑥睡觉إ 2、B3、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表达与此相近即可)②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③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4、①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 ②闲、仙إ③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④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初二语文古文对比阅读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州官放火》,完成1~5题

《记承天寺夜游》:。

《州官放火》: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无效灯,许人人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念无与乐者 (2)怀民亦未寝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盖竹柏影也

(5)触者必怒 (6)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以下两句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找出“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泥于掌故 B.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C.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D.相与布于中庭

4.《州官放火》这则故事后来严华为俗语,这个俗语是

5.苏东坡为何能在被贬中享受清闲?

答案:

1.(1)想到

(2)睡觉

(3)清澈透明

(4)原来是

(5)违反

(6)全

2.(1)只是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2)官府就发出这样的榜文:“本州照例放火三天。”

3.C

4.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5.心胸开阔;不汲汲于名利

4. 《答谢中书书》文言文的内容和翻译

原文 译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1)。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2),沈鳞竞跃。实是欲界(3)之仙都。

自康乐(4)以来,不复有能与(5)其奇者。 山川的秀美是古代文人雅士谈论的话题.高耸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底.两岸的石壁青,黄,黑,白,赤,五色交相辉映.青色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此起彼伏;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实在是人间的仙境,从谢灵运以来,就没有能欣赏它的奇妙之处的人了. 本文来自: 喜欢文言文网() 详细出处参考: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