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如何创设情境贯穿课堂 情境设计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5
  [摘 要] 本文针对初中科学教学中“把科学学习视为一种负担、一种强迫,学起来枯燥乏味,没兴趣”的问题,提出“在创设相关的情境中导学,是使学生乐学会学的有效途径”的论点,并提出科学情境 教学设计 的五种方法,同时阐明导学方式要灵活,要因人而“导”、生生互动,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关键词] 情境设计 创设 导学
  
  在科学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如何使学生乐于学习呢?需要“情境设计”进行导课。科学课程的科学性、实验性、通俗性和生活性为教师进行情境设计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教师把深奥的理论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去,学生觉得亲切、科学,可以提高其学习热情。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兴趣不断地予以观察,进入学生的生活,才能知道他们要做什么,用什么教学内容能使他们学得最起劲、最有效果;然后进行有效的情境设计,设置悬念,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方设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一、科学情境创设的五个基本条件
  1.科学情境是以情感境界为前提的
  科学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环境下构成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和学生的感情交流是构成情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只有当教师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学生身上,学生把自己的生存与人类美好的理想联系起来,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一种精神享受的时候,才会出现和谐的激动人心的“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的科学教学活动。
  2.科学情境创设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
  科学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是以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在共同的知识探讨中进行的。如果学生对讨论所涉及的知识一无所知,或教师的知识比较贫乏,都会使这种创设运用和交流无法进行。
  3.教师的业务技能是创设良好情境的保证
  科学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必要的表达形式、呈现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面部表情、姿态、板书、实验技能及信息技术、随机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具备创造情境的物质条件
  由感性到理性是认识的普遍规律,而“境”是由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构成的。如直观教具、教学仪器、课件等物质资源都是创设情境必不可少的条件。只要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就可以使创造情境的物质条件充实和加强。
  5.对学生的了解是情境创设的先决条件
  前面四条,如果离开了针对性则失去了意义,而针对性是建立在对学生思想水平、知识基础以及个性特征和智力状况的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了解学生,才有可能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师和教材,提出希望和要求,从而设计出触及学生内在感情的良好情境。
  二、“情境设计”导学的应用尝试
  笔者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情境导学”方法有如下五种。
  1.创设兴趣情境,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如何将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行为目标,教师以自身作为情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2.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求学欲望激出来”。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创设一个有声、有色、有直观感的教学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其好奇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把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归纳、综合为理性知识,完成认识过程中的飞跃。
  3.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角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综合复习时,我创设这么一个情境:设计两种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法,所需器材请在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天平(含砝码)、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要求:写出每种方法所选择的器材、测量步骤、所测量的物理量,并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要求学生能综合思考后才能理顺思路。在问题讨论中,学生积极探究,相互启发,必将开阔思路,使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并会根据其他同学的结论做深层次的思索。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敏锐的判断能力,又可锻炼其自主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共同收获的目的。
  4.创设温故情境,以旧促新
  巴甫洛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多种新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新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
  5.创设想象情境,催生创新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丰富灵活的想象力是构筑知识的重要成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巧妙地设置各种想象情境,激发学生去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这也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教师设置的“情境”就是要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科学地产生新的知识,这是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手段。
  三、尝试应用“情境设计”导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1.导学方式要灵活
  导学具有灵活和多样性,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道理。上面提到的五种情境导学的方法,远不是情境导学的全部。灵活的导学方法,来源于丰富的课堂情境生成及即时把握能力。导学与学情是密不可分的,了解学情是教师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导学材料,因为再好的课前设计都不能把课堂上所有的情节都设计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断地搜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进行多元化即时备课,对材料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而不能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教学过程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2.导学要因人而“导”
  因材施教,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通则,情境导学也应遵循。导学的方式也与导学的对象有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分类诱导的方法,对学困生设置的问题情境难度要低一些,化解性、具象性的情境多设置一些,而且要层层递进,逐渐接触问题的实质;对优秀生要仅仅点拨关键之处,设置的问题难度大一些,激励性、深化性情境多一些,力争使每位学生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3.导学要生生互动
  导学并不专属于教师。学生之间存在着学识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喜好,所以有各自的知识范畴。教师应当充分应用这个差异,让他们根据课程内容自己设置相关知识的情境,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这样更能激发其内在动力,使之积极思考。所以,课堂上有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不准确时,先让学生评价、辩论。这时你可以看到学生们努力搜索自己掌握的信息、不甘落后的学习态度。学生中万马奔腾的学习氛围,也是一种导学情境。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有价值的科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
  1.陈 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4)
  2.《科学课》杂志(湖北教育报刊社 2004~2005年)
  3.傅国亮《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海南出版社 2003)
  4.吴运来《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小越镇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