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普遍对陈佩斯评价较高,这是为什么?

如题所述

因为陈佩斯对艺术的追求和每一部小品都有着独特的演技

陈佩斯的小品我觉得我基本上都看过,算是我而是童年记忆里十大小品演员之一了吧,不光是我我全家人对他的表演天赋和演员的素质也是很肯定的,后期就没有看到过他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为此,我们全家吃饭的时候还经常提到,说为什么看不到她的小品了。

陈佩斯,1954年出生,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他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强的儿子。上世纪80年代,他以“二子”的形象成为中国第一部喜剧二子系列。1984年至1998年,曾11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成为著名喜剧演员。2001年,他转行从事戏剧表演创作和研究。他创办的大岛喜剧学院也致力于培养新的喜剧演员。

在陈佩斯的小品之中,可能从头至尾只有三四句对白,可是陈佩斯诙谐搞笑的表演依然能够让观众笑岔了气。虽然他的小品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但陈佩斯的追求远不止于此,他希望能让中国的喜剧走得更远,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小品的舞台消失了好几年。

也正是他这种朴实的表演,一步一步的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眼球之中,得到了很多人对他的认可,其实一直很希望再能看到陈老师的作品,可是很久没有再见过陈老师的新作。但是慢慢的在脑海中的记忆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位老艺术家更多了几分敬佩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4

严格意义上划分,陈佩斯的父子喜剧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市民喜剧。那时,中国电影是有一些描写城市底层人民生存困境的喜剧。到新中国建立后,喜剧电影出现空白,即使有,也多是歌颂性喜剧。此外,陈佩斯的喜剧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老电影。他有很多新时代特征,比如高考、个体户。”
“二子”系列只做了五部。没继续拍下去,是因为陈强的身体。因为“二子”,陈佩斯慢慢摸到了喜剧的门槛。尽管电影家喻户晓,但陈佩斯本人却遭遇了从艺生涯中最严厉的批评。1986年拍摄《少爷的磨难》后,有人撰文:“陈佩斯的喜剧表演是装出来的,纯为搞笑而搞笑,很低俗。”——这也反应出整个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大环境是精英文化文化,拍电影赔钱没有人批评,拍电影赚钱就受到诟病。批评者站在正剧和精英文化的立场去审视陈佩斯的喜剧。

第2个回答  2020-01-24
1、大众喜欢他绝对不是因为他的喜剧表演更高级,他走的绝对是一条自我摸索的路。以前优酷有个采访他的视频,他自述了自己的喜剧之路,很实在地说明了他的摸索之路,开始时演喜剧小品也是误打误撞,后来到春晚他自述在马季指导下懂得了包袱的技巧尺寸,才诞生了他的成熟的小品作品,是戏剧与相声的结合(更偏近戏剧),最典型的就是《主角与配角》完全就是相声《论捧逗》的翻版,不知道是否互相有借鉴。当然了,由于他本身是学表演出身,他当时那种真性情完全放开的演出,是不是跟他叛逆的性格有关,就不得而知了。至于他的喜剧功底如何,可到网易公开课上听他关于喜剧的公开课大道喜剧院:陈佩斯喜剧表演培训,从他的言语中还是可以发现对传统曲艺的敬畏,及理论的粗犷,主要还是实践中自己的摸索和心得,不成体系。(我这也是大言不惭了,惭愧惭愧。我本人还是很喜欢陈佩斯老师早期的作品,有情结啊。)
2、既然不是艺术,那是什么原因呢?自然是艺术之外的原因。
一是当年他跟央视的叫板,无意中塑造了一个悲情的形象,大众同情弱者,再加上本来就深受老百姓欢迎,自然就更让大众同情。其实最后两年春晚的作品,老百姓已经有点烦了,畸形运动员、大炮轰人什么的,就算是津津乐道的《王爷与邮差》也是一个主题绑架内容的作品,表现手法粗糙甚至都要喊口号了。但和央视叫板的行为,起到了急流勇退的作用,至少没让观众产生更大的反感在最辉煌的时候消失在公众视野了,这个很重要。
二是当年那帮孩子现在都是主流了,从另外一个角度开始推动陈佩斯,那就是怀旧。印象中的陈佩斯自然比实际的要光辉的多,再加上某些挡车的传说,加上与央视的对抗,和他自己一直以来不低头的表现,给他披上了斗士的外衣,这又是一层。
也就是上面朋友说的气节和真性情这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
3、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认真。从对他的采访和他一直的表现来看,陈佩斯老师绝对是个认真又倔强的人,这个世界就怕认真的人,认真,早晚你会赢。
看到好多人拿陈佩斯老师跟赵本山老师比,我补充几句。
1、二者相比,赵本山老师的艺术功底造诣要高得多,从一开始就已经是了。
赵本山老师在登上春晚前,已经火遍东三省了,他跟潘长江合作的《大观灯》火遍东北,绝对经典。陈佩斯老师的小品看上去是脱胎于表演训练,戏剧手法重于语言,赵本山老师的小品脱胎于二人转,是曲艺,语言技巧更高明。
至于表演功底,大家可看看第一届《本山上春晚》节目,当时姜昆老师也是嘉宾,有一段他的表演点评,功底深!
2、再说作品,有人提到赵本山老师作品后来媚俗,这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时代背景,比如88年春晚,牛群李立山先生的《巧立名目》(领导冒号),87年时演出的《小偷公司》,这可都是讽刺官僚主义的,在90年代之后再也没见过了,这里面有时代背景,上面不允许就算有好作品也不可能让演出来。
二是赵本山老师出身农民,陈佩斯老师出身知识分子家庭,这决定了他们的性格和未来的选择,这方面陈佩斯老师有先天的优势,赵是不可能像陈那样选择的,尤其在涉及政治的时候,到现在他也没那个个人觉悟。
第3个回答  2020-01-24
《父与子》、《二子开店》、《爷俩开歌厅》、《父子老爷车》这四部作品几乎是围绕着陈强父子展开:在《父与子》中,陈佩斯给父亲吃人参, 父亲吃多了,浑身发热,到处乱跑。这出戏成功地解构了父亲这个形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二子开店》中,儿子是经理,父亲是员工,一面是父子之间正常的伦理角色,一面是现实生活中上下级的关系处理……  陈佩斯分析过“二子“这一形象:身份很低,绝对的小人物,在电影中,多以单身汉的形象出现。他说:“通过父子之间的矛盾引发戏剧冲突,是当时我们唯一找到的一个喜剧结构,通过颠覆权威和伦理做戏,父亲是伦理关系中的强者,然后用弱者颠覆强者,是一个正反两面的套路。不过这些理论,他都是后来才明白的。  整个1980年代,陈氏父子的电影走进了千家万户。他们为中国电影创造了一种新的喜剧模式:利用父子冲突构建喜剧情境。  “二子系列”在中国喜剧历史的地位是什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严格意义上划分,陈佩斯的父子喜剧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市民喜剧。那时,中国电影是有一些描写城市底层人民生存困境的喜剧。到新中国建立后,喜剧电影出现空白,即使有,也多是歌颂性喜剧。此外,陈佩斯的喜剧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老电影。他有很多新时代特征,比如高考、个体户。”  “二子”系列只做了五部。没继续拍下去,是因为陈强的身体。因为“二子”,陈佩斯慢慢摸到了喜剧的门槛。尽管电影家喻户晓,但陈佩斯本人却遭遇了从艺生涯中最严厉的批评。1986年拍摄《少爷的磨难》后,有人撰文:“陈佩斯的喜剧表演是装出来的,纯为搞笑而搞笑,很低俗。”——这也反应出整个1980年代,中国电影的大环境是精英文化文化,拍电影赔钱没有人批评,拍电影赚钱就受到诟病。批评者站在正剧和精英文化的立场去审视陈佩斯的喜剧。对陈佩斯来说,这很不公平,现在回头看陈佩斯的经历,他不是一个生逢其时的喜剧演员——跟个性有关,跟他喜欢的喜剧形式也有关系。肢体语言精准,喜剧形式高级 
   在陈佩斯所有的小品中,《警察与小偷》被他认为是至今难以超越的经典。陈佩斯在里面用了五六层的喜剧理论:错位,伦理,对权威警察的颠覆,小偷和警察按各自的逻辑自说自话,却又能对答如流。  陈佩斯是一个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喜剧技巧的演员:《吃面条》中,他的“小心眼”是多吃碗面条,不是演戏;《主角和配角》中,他扮演的叛徒要反串演共产党员;《王爷与邮差》中,尊贵的王爷被卑微的邮差玩得团团转。陈佩斯在小心中非常善于使用喜剧倒置这一手法,这个手法是莫里哀戏剧里经典的‘仆人戏弄主子’。”  喜剧最重要的是建立了正确的喜剧关系,陈佩斯和朱时茂一正一邪,两个人物之间的对立矛盾,自然会制造出巨大的笑料。在中国,和其他喜剧演员相比,陈佩斯对肢体语言的控制极为出色,分寸感和精确度。我们常常觉得卓别林的喜剧夸张,但并不令人反感,这就是肢体动作在喜剧中的重要性。至于喜剧可以夸张到什么程度,很难定义。要靠演员自己掌握。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不笑。表演一个动作时,节奏控制的要极为准确,否则包袱就没了。陈佩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优秀。”  另外,陈佩斯的小品很少怯口(说方言),不拿残疾人开玩笑,基本不出现女角。他一直扮演的是不断变迁的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格局。细想起来,这些小品很高级。与之对比,这些年在春晚上大红大紫的赵本山,他的小品其实并不高级。
第4个回答  2020-01-24
一是当年他跟央视的叫板,无意中塑造了一个悲情的形象,大众同情弱者,再加上本来就深受老百姓欢迎,自然就更让大众同情。其实最后两年春晚的作品,老百姓已经有点烦了,畸形运动员、大炮轰人什么的,就算是津津乐道的《王爷与邮差》也是一个主题绑架内容的作品,表现手法粗糙甚至都要喊口号了。但和央视叫板的行为,起到了急流勇退的作用,至少没让观众产生更大的反感在最辉煌的时候消失在公众视野了,这个很重要。

二是当年那帮孩子现在都是主流了,从另外一个角度开始推动陈佩斯,那就是怀旧。印象中的陈佩斯自然比实际的要光辉的多,再加上某些挡车的传说,加上与央视的对抗,和他自己一直以来不低头的表现,给他披上了斗士的外衣,这又是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