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光的化学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李曙光,地球化学家,1941年出生于陕西咸阳,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地球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3-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访问进修。回国后在科大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痕量元素地球化学教学及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1994-2003年曾4次赴德国马普化学所宇宙化学研究室和地球化学研究室,1次赴香港大学地质系做访问学者,进行合作研究。 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北京大学“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委员。
李曙光早年曾从事富铁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寻找富铁矿曾是我国当时(1976-1080年)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李曙光当时任中国科学院鞍(山)-本(溪)队黑富矿研究组长。弓长岭矿床是我国最大的富磁铁矿床,矿山急需要在该区寻找深部矿体扩大储量。李曙光应用“趋势面分析”多元统计方法成功预测出鞍本弓长岭矿床的深部富矿体,并被钻探验证成功,在预定深度打到厚层富矿。此外,李曙光等应用C同位素证明弓长岭富磁铁矿石中的石墨为菱铁矿变质分解成因,据此提出该富铁矿床成因的新模型。由于该工作为查明黑富矿成因及扩大富矿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获得1978年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和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二等奖。
1983-1986年李曙光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时师从S. R. Hart教授,系统进修了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并利用MIT的实验条件测定了一批中国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华北太古代岩石的同位素年龄。回国后的20年里,他将自己的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变质(尤其超高压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和大陆深俯冲化学地球动力学领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