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左宗棠藏跋天然尼山石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2
  孔子生尼山,重臣藏其砚。这是晚清著名重臣左宗棠藏跋的天然尼山石砚,长11.9厘米,宽10.6厘米,高4厘米,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此砚黄褐色,天然原石材,无纹饰点缀,纹理为黑色松针花纹,砚面打磨光亮,依形简琢,做工古朴,墨堂平畅,残留墨痕。砚配木盒,盒面阴刻竖书3行16字行书铭文:尼山第二研,藏俟诸孙能读者赐之,恪靖伯识。
  俟(读音s),《说文》:俟,大也。诸孙,本家孙辈。这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左宗棠,为本家孙辈赏赐的曲阜贡品尼山砚。恪靖伯,为一等爵位,有俸禄、封地,并无实权。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湖南湘阴人。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历官兵部郎中、闽浙、两江、陕甘、两广、湖广总督兼巡抚、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谥文襄,封恪靖伯。左宗棠有《左文襄公全集》行世。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曾向咸丰帝奏疏左宗棠: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梁启超评赞左宗棠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砚铭心声,尊孔崇儒的左宗棠托物寄情,将曲阜的尼山精气石与端砚并列伯仲,希冀子承孙继。尽管如此夙愿,这方藏俟诸孙之砚,却跨泗水、越长江,终藏他的故乡湖南省博物馆。余曾巡览孔府,觅见现代尼山砚,石色还有豆青、棕褐、柑黄诸色,纹理除黑色松花纹以外,还有圆形、椭圆形条纹状、水纹、酷似山水画纹状。
  尼山,原名尼丘山,在山东曲阜县东南六十里,连泗水邹县界。《史记》《阙里志尼山》载:尼山之西五里,孔子生鲁昌平乡(即今名鲁源村)。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阙里文献考》:尼山生孔子有功,五代后周显德年间,以尼山为孔子发祥地,始创庙。尼山中锋之麓有先圣庙,庙北为中和壑。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封尼山神为毓圣侯,享受与孔子同等荣誉的四时大祭。《史记》《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壑(今又名尼山砚沟),以其石制砚坚而不顽,抚之生润,石质致密,润泽发墨。尼山砚为鲁砚的传统名品之一,清乾隆年间《曲阜县志》: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1979年春,明代曲阜故城北阙里城基出土一方尼山石砚,长15厘米,宽12.5厘米,厚3.5厘米。砚为棕褐色,间有黑色松花纹,天然生成马蹄形,周边呈叠压饼状,乃尼山石砚之标本。此砚问世佐证《兖州府志》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尼山石砚被列入曲阜贡品的历史。尼山古砚珍稀,存世尚少。欧清煜、陈日荣编《中华砚学通鉴》集古今名砚之大全,收录注述砚台数以千方,仅录尼山砚两方,其中一方为明代尼山澄泥质砚,说明在明代尼山还制有澄泥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