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蜗居》,海萍和海藻,即使相隔10年,我还是没有办法原谅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1

花了半个月时间看完35集的电视连续剧《蜗居》。

记得这是小时候囫囵看的一部电影剧,虽然是09年的老剧,但再看《蜗居》,确实感触颇深。

滕华涛执导、六六主笔、海清、李念、张嘉译等人主演的这部《蜗居》一夜间火遍了大江南北是有道理的。

每个人在欣赏《蜗居》中他人的人生的时候,其实也是在看自己的人生,这是对《蜗居》热播的一种解释。

另外一种解释或许是从每个人都只是看客,都只是在欣赏别人的故事

只是这个复杂的故事中,充斥着了我们这个 社会 已然火爆的话题。

从这部剧集里能够提取到多少搜索引擎里的热门词组:

当然,广电曾经叫停这部电视剧也就理由十足了,光是冲着这一堆的关键词,随便挑出一两个也足以让它难立。

并且真正触碰到了这个 社会 的痛处,而且,触碰得那么准。

所以,我很赞同一位网友对该剧的评价—— “真是现实,现实得让人难以接受”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或许就可以理解那些被网友总结出来的所谓《蜗居》经典台词为什么那么流行了。

大家表面上是在看一部电视剧,是在看别人的故事,看别人或悲或喜的人生的结局。

而实际上可能是在看心中的自己或悲或喜的人生结局,直到在剧情中找到答案。

更甚至到最后自己难以接受剧情的结局的时候,不满这个结局而气的吃不下饭。

我们在看《蜗居》的时候,不难感受到一股矛盾冲突的推背感。

海萍明明自己为了筹钱买房无所不用其极, 对海藻的二奶梦推波助澜 ,令海藻一步步向宋靠拢,之后又扮演了道德卫士的角色。

海藻受过高等教育,结果和 宋思明约会回来后继续和男友恩爱

宋思明权力缺乏监督的官员。但是剧中好像对宋的塑造是很正面的,出手阔绰, 对海藻倾注无比的热爱 ,但他身上的“处女情结”好像才是他对海藻热爱的基础。

这在《蜗居》中就全部体现了出来。

房子仅仅只是整个都市生活的一部分缩影,而 情感 线的穿插其实也只是一个载体。

真正构建起这部剧集的精神层面的,是 社会 百态的真实缩影。

当然,本片中的海萍海藻两姐妹,自然是观众茶余饭后诟病最大的两个角色。

《蜗居》中海清把一个 含辛茹苦求学、削尖脑袋挣钱、只求在陌生的大都市有立锥之地的奋斗白领形象 塑造得淋漓尽致。

海萍的经历其实就是当代毕业生的真实翻版。

来自于一个小城市,家境不上不下,在当地绝对衣食无忧。

考大学时自以为鲤鱼跃了龙门,来到江州念书,毕业后就留了下来,结果工作跟大学专业不对口不说,而且经常无辜加班,受老版的气。

眼瞅着飙升的房价,只得蜗居于陋室之中,哀叹老公苏淳不会发财。

海萍很奋进,不过这奋进与其说是志向远大,还不如说是骑虎难下。

对郭海萍的家人来说,有个女儿在大城市江州工作,这在外人面前听起来很不错。

于是,外部现实再加上个人景况,才造成了郭海萍这么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现状。

此类戏剧,不仅呈现有血有肉普罗家庭生活,也深入到大陆 社会 各个层面。

让我不自觉发现,剧情和自身生活竟如此切合,不禁心有戚戚焉。

都说现在的中国城市老百姓分两种:一种是想做房奴的,另一种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终的

郭海萍就是成功的从后者变成了前者,如果呆在家里不出来,郭海萍就是“蜗居”在家里。

可现在既来到了江州,郭海萍无非是换了一个地方“蜗居”。

《蜗居》中还给郭海萍安排了一个江州本地城市贫民做邻居。

郭海萍先前跟他们合租旧公房,由于共用厨房,这油盐酱醋的就总有些扯不清楚。

但是这家人的老太太很有韬略,就指着政府拆迁来翻身——老太太有言:

“咱们家下半辈子是喝水还是喝汤,就在此一举”

所以,郭海萍打两份工挣钱,辛苦买房,老太太就卯足了劲当钉子户。

不过老太太最后还是命丧无良拆迁方之手,临闭眼也没见着大房子。

不过这条老命却给儿孙换来了宽敞明亮的公寓——还免费带一套装修

这样的方式看似有些惨烈,但很现实。

看来,国际大都市江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外表光鲜靓丽,但基尼系数显然不小。

郭海萍一直坚守自己在江州的一席之地,老太太也在坚守。

我们为何如此热衷于追逐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因为我们是最注重家庭观念的民族,因为我们要“安身立命”,因为我们要“正修齐治平”;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我们对土地狂热的眷恋与痴迷。

在生的时候,我们渴望有一瓦遮头;

往生之时,我们讲求入土为安。

说到了底,这都是求一所安身

因为我们是农耕民族,所以对这方生我养我并且孕育了我们文化的热土就有了一种无法缷解的农耕情绪。

从骨子里说,中国人也许永远也摆脱不了作为一个农耕民族对土地所独有的那种依赖——这是遗传自千百年前的祖辈,深入骨髓的痴迷

只是海萍幼稚的以为只要她遥手点指,成功就在眼前,以为自己变形金刚般强大,殊不知自己也只是万千小草中的一棵。

头脑不清醒是她这辈子最大致命的弱点,自视过高,一直找不对自己的位置

以为凭自己低头踏实的工作,就能做着中产阶级的春秋大梦。

郭海萍省吃俭用,连长途电话也舍不得多打一分钟,却仍旧买不起房子。

高扬的房价榨干的不仅是小夫妻的口袋、饭碗以及父母的积蓄,甚至还有两个人心情里的感情。

房价俨然一只吃人不吐骨的怪兽,张开了血盆大口,静候人们往里跳。

按照现在的话将,海萍是以意淫为生的伪坚强女。

有人说是海萍亲手断送了妹妹海藻的一生,其实不无道理

姐姐当得有点像妈,每天口唱高调大义凛然,自视像暗夜指路明灯般指引着妹妹的人生方向。

不论是海藻考大学、找工作、还是交男朋友 ,话匣子一打开就是排山倒海的大道理,精神鸦片唬得没啥心眼的妹妹一愣一愣的。

为了自己的房子梦,海萍间接断送了妹妹一生的幸福。

连首期款都没有,就要谋划买房,搜刮双方的父母不说,连妹妹的结婚钱也不放过。

此时晕了头的郭海萍眼里一切亲人都是义务提款机,而在获得了宋思明的帮助后,立刻阵前倒戈竟然还让其善待海藻,默认了妹妹的二奶身份

而其后外教的工作,老公苏淳的升职也与宋思明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竟也成了妹妹间接受益人。

直到最后,对海藻掉入二奶门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海萍,竟 敢还跟母亲说“宋秘书对我们家是有恩的。”

也许在海萍的眼中,钱和权的能给她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处,和妹妹整日沉浸在幸福中的状态,已经让她也认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最后一集中她对妹妹说:“你还年轻,只是犯了些错”

没错,海藻就是大家唾弃的小三。

在我国的电视剧史上,第三者的形象好像在发生着有趣的嬗变。

从《牵手》开始,第三者不再那么面目可怖;

而到了《蜗居》里,第三者不再仅仅是窥伺、破坏别人家庭的道德恶棍。

郭海萍怀了宋思明的孩子,然后心安理得的被他包养起来,用豪华的公寓和奢侈的生活来添补男友小贝离去的缺憾

但是,对于海藻,我们甚至一点也不恨她,更多的是可怜。

很难知道海藻到底爱没爱上宋思明,爱,本来就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海藻做了连她自己都鄙视的所谓“二奶”,但感觉她真的爱宋思明,像极了小女生依恋父亲般的爱,不可自拔。

即使没有名分也要为他生个孩子,除非哪天他亲口告诉她他不爱她了。

可这种爱是不被现实所认可的,甚至是被唾弃的。当宋太太理直气壮地找上门来的时候,更显出她作为二奶的卑微。

当然,宋思明究竟对郭海藻是什么感情?编剧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而宋思明看似顶天立地,不管面对什么事似乎都游刃有余,可骨子里对海藻也有了 情感 上的依赖。

唯有在海藻这里,宋思明才能找回生命的激情

唯有面对海藻,宋思明才不用带任何心机

海藻在 情感 上是个贪婪的自私鬼, 她既真心喜欢可爱贴心的小贝 她又喜欢成熟而且几乎可以摆平一切的宋思明

其实,这个人物包涵了当下女性的真实价值观:一方面渴望纯粹的爱情,另一方面则是对于物质的极度崇拜。

尽管海藻对老宋口口声声说不要他的钱,可她依然一次次向宋思明的“权利”求助

于是,海藻从一个天真纯洁的女孩“进化”为一名卖身偿债的转折点,就在那个“六万一炮”的夜晚!道德的防线一旦被撕开缺口,缺口就会扩张,直到全线崩溃。

她不仅把自己标榜成了一件商品,还打了上标价“人民币六万元”

而这六万块钱是给姐姐的首付也成为她心安理得做个“优秀二奶”的绝佳理由。

在与小贝分手后,她又梨花带雨地马上投入了宋思明的怀抱。

而那句“ 你到哪我到哪,你回家和老婆睡,我就睡你俩中间 ”的豪言壮语也成为无数二奶的“入职”誓言。

海藻无法说清自己爱的是小贝还是宋思明,或许说她根本不懂爱情。

爱情是一种付出,而她只求索取,从未付出过。

软弱的她走向 社会 后,一直逃避生活赋予她的种种责任,而一味的在外界寻找各种避风港。

宋思明之于她而言,只要她开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一直没过“心理断奶期”的傻丫头居然还一直口口声声说自己爱这个爱那个。

当她落寞说的:“我把我的小贝弄丢了。”可是怀着宋思明骨肉的海藻,又有什么资格叫小贝一如既往爱着她呢?

其实就在海藻一次次在小贝与宋思明之间摇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海藻还是爱宋多一些,只是她不愿意舍弃爱她的小贝。

或者说,对他有愧。

在那个小贝站在雨中直视车内海藻与老宋的一幕,触目惊心

但海藻去找小贝时,海藻只是害怕失去小贝,却没有自责,居然又回到了宋的车里。

仿佛宋思明是老公,小贝不过是她的追求者而已。

海藻回到小贝身边,或许更多是出于赎罪 ,而并不是想要与小贝厮守。

当宋思明再次出现,她自我约束的定力与对于小贝的承诺统统灰飞烟灭,居然不顾一切地扑到了宋的怀里。

《蜗居》的结局有些仓促,当二奶后的生活海藻不知该如何收场时,美国人马克从天而降—— 这个郭海萍的中文学生感戴宋思明曾经的帮助,坚持把海藻带出了境

在《蜗居》的中国人群相里,马克跟每个人都没有利益纠缠,而且心无杂念,他的出现,一来解决了姐姐郭海萍的事业问题,二来让妹妹郭海藻命有所归。

我甚至怀疑,这是六六和滕华涛为了给观众一丝安慰,而特意给海藻安排的归宿。

“天使”马克让郭海藻远离了江州——这个物欲横流、人性迷失的是非之城。

可是,美国的月亮就真比江州圆吗?但愿没有子宫的郭海藻能清醒一点。

这个世界上纯粹的好人很少,而纯粹的坏人也很少,不好不坏的人占了大部分。

因为真实而拥有亲民的力量,而因为真实它也就有了引起恐慌的力量。

像海萍、海藻,还有文章饰演的小贝以及郝平饰演的苏淳,他们都毕业于名牌大学,怀揣着一个天之骄子的理想走进这个 社会 。

可是当理想遇到了现实它就变成了梦想,最终成了一个虚妄的梦

这样的一个过渡,从长远上来考虑,堪称 社会 精英的那部分人尚余如此,何况芸芸众生里的我们。

如果说,这部剧集应该被禁,那么是因为它蕴藏了太多我们都已经熟视无睹却依旧没有勇气去面对的不安因素。

在大和谐的主旋律下,这部剧集与大主流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通过《蜗居》的火爆,也证明了导演选角的眼光还是颇为超群和靠谱的。

有钱的男人都是靠着投机、压榨、受贿来赚取金钱,最终下场可想而知。

没钱的男人则是一种窝囊废的形象 ,忠厚老实的苏淳一直被海萍骂没本事,而善良可爱的小贝最终被海藻带了绿帽子。

苏淳这是个被母老虎吃定的老实上海男人。

古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男人也怕娶错妻。

苏淳和海萍的故事都是从当初没有离开上海回老家而引起的。

这个情商三流的直男,这个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智商超群却不谙世事。

这个不喜欢承担责任的懦弱男人, 由于长期生活在海萍的淫威之下,苏淳作为男人的性格特征几乎都被抹平了 ,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老婆,自己干脆撂挑子什么都不管了。

作为一个男人,要的是能够为这个家来提供足够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拖地、洗衣服、做饭。

男人湮没在这种女人的本分当中,自然会丧失奋斗的激情,也不无道理的。

海萍的好高骛远催生了苏淳的迷糊逃避 ,有了一个凡事独断专行的强势老婆,苏淳就觉得自己长个脑袋都是一种浪费。

两次大祸都是由于他软弱的肩膀无法支持起一份责任,有病乱投医的做了最错误的决定。

借高利贷、泄露商业机密也成为海藻走向“二奶”的催化剂。

他充分明白好男不跟女斗的道理,对此进行了充分的包容。

或者说,他充分明白,除了忍耐,他别无良策,索性既来之则听之,或者说他早已在过往的日子里炼就了百毒不侵的本领

反正那些恶毒的语言,到了他那里全都春风化雨悄然落地了。

反正在剧中,我们并没有看他气得夜不归宿,也没有借酒浇愁 ...

小贝是一个典型的没什么主意和上进心,只知道一天天傻乐的小伙子。

在宋思明帮海藻接了小贝的电话的那一刹那 ,小贝只是呆了,而接下来他一直不去捅破这个窗户纸,他是不愿也不敢正视这个问题。

在女朋友被比他好百倍的男人撬走后,却只能像窝囊废一样哭泣着表白:“我是真的很爱你,海藻 。”

那个片段真的像一个丢失了玩具的孩童在街边伤心哭泣。

小贝对海藻的爱情是那么纯粹, 纯粹到在遭受到了绿帽子被从头戴到脚的打击之后,依旧会大声哭喊着要海藻不要走

小贝对海藻的爱已经深入到骨髓,只可惜还是败给了编剧。

那么单纯的小贝遇见老狐狸一样的宋思明,结果是早已预定的一败涂地。

纵使嘘寒问暖无微不至,面对被物质征服的海藻,即使付出再多,也终究挽不回逝去的爱情。

小贝的爱情太过极端 ,他幻想海藻能够跟他一样沉浸在单纯的爱的快乐里面,能够成为他们二人世界当中的国王和王后,不管其他。

也正因为这样,小贝把海藻给惯坏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人总是不会珍惜。

当把所有的爱都付出的时候,想要更近一步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没有了可以前进的空间,剩下的就是琐碎的生活了。

所以,爱一个人,不要把自己绷的太紧,爱情的世界里,还是要有灵魂的空隙的。

简单得以为相爱的两个人就会天长地久,以为挤挤牙膏、做做早餐就能收往一个女人的心

以为一个成天巴望着天上掉馅饼的女人能与自己同甘共苦携手一生。

单纯地以为世界就是自己眼睛看到的所有 ,而这份单纯早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就该泯灭了。

依海藻的性子就算不去做“二奶”,我看她和小贝分手也只是时间问题。

海萍、海藻、宋思明、小贝、苏淳每一个人都有着他们的可爱之处同样也有着可恨之处。

他们人性中暴露出的弱点让他们倍加鲜活生动, 因为有爱、有情,同时也有欲望 ,沉沦还是挣脱是一道艰难的人生课题,也让观众在观看中咂出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而在这部戏里、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里。

我看到了的是血淋淋的人性,贪婪,占有,口是心非。

还有宋思明,一个结局让我差点落泪的男人。

《海藻》的结局是:海藻被宋太殴打流产了,子宫被切除。

而宋思明在警车的追逐下拼命赶去医院,和一辆货车相撞,当场送命,只为了看一看他爱的海藻——那个带着初恋般深情的女孩...

宋思明的过去时故事是用现在时来叙述的,看看他现在的家庭,观众们第一眼就不难推测出: 这也是个聪明能干、凭借自己的能力艰苦攀爬的官场新锐

也不得不说, 邬君梅演的深入人心确实不错 ,虽然她嘴叼一点,但绝对是全剧最讨喜的角色。

犀利的话语,尖锐中却体现的都是淋漓的现实。

宋太太这个人,不可谓不聪明,但是她没有以往电视剧当中的正房的心狠手辣,而是一种偏向于委曲求全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弱势群体。

虽然最后其也找到了海藻并且动用了一定程度的暴力,但是这些都晚了。她就像介于“大小女人”之间。

我其实有段时间一直在想 是不是女人到了那个年纪之后是不是都会遭遇这种情况?

知夫莫若妻,宋妻对宋有一句盖棺定论的评价:“每个人都是他棋盘上的棋子。”

其实不难理解,这是夸宋的,宦海险恶,没有处处设计他人的心思,宋思明断然上不到今天的位置。

记得宋思明跟海藻是这样炫耀的:

虽然电视剧大有打广告的嫌疑哈,但也确实能从正面看出宋思明洒脱的性格。

他外表浪漫幽默、温柔懂得讨好女人。

在遇到海藻之前,宋思明过的很安全。

不过想想也有些讽刺,一个手中握有实权的官员, 可以捞钱,但不敢花 ——他自己和家人蜗居在房子里。

我们不能指望权力者的道德神话,宋思明并不是脸谱化的坏人, 单从宋、郭恋的角度来看,《蜗居》已然勾画出了一条宋飞蛾扑火式的 情感 路径

当然,每个人的内心都无从探究,但单从行为表现上看,宋思明确实对海藻处处照顾有加。

“当红玫瑰成了蚊子血,白玫瑰也就成了明月光。”

有苦找老婆诉,有乐找小情儿说 。他具有大多数男人的劣根性:

就像张爱玲笔下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他穿着海藻买的衣服回家却要求宋太太手洗;

他给了海藻香车豪宅却舍不得给妻子置办一套像样的家俱;

他拿着妻子变卖家产的钱却给了海藻五百万,最后交代后事时还希望老婆能够尽弃前嫌照顾怀有身孕的海藻

差距之大几乎让所有头脑还清醒女人都想冲上去唾骂: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

不过一旦婚姻跟权力、政治有了交集,就不是说甩就能甩掉的

拆迁致死人命的事件东窗事发,唯有宋妻这样一条绳上的蚂蚱才会殚精竭虑的为宋化解。这也让宋思明进一步陷入了重婚式的 情感 泥潭。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对宋这样的人来说,必须要靠源源不断的金钱才能维系金屋藏娇的既成事实,而这意味着宋势必会权钱寻租,饮鸩止渴。

车祸而亡的宋思明死得其实并不难看,在我看来,这反而给宋更涂抹上了一层悲情色彩。

欲望这把双刃剑,既是发展的源动力,也是通往毁灭的高速通道。

我不否认宋思明很有男人魅力,也不否认他对海藻的爱。

在他看来爱一个女人就该让她过的幸福,怎么幸福?

他有妻子和女儿,他不能抛弃家庭,他能做的就是让海藻物质上过的幸福。

当海萍结婚嫁人不能无时无刻的陪在海藻身边,她从宋身上找到了这种依赖感,也就这样爱上了这个男人。

宋思明最可悲的地方不在于被反贪局给查了出来,毁了一世精明。

而是因为其为了一个非处女却误以为是处女的海藻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都说小贝是最惨的的,我恰恰不这么认为,他没有失去爱情,只是在爱情的道路上错过了一段根本不属于他的爱情罢了。

在海藻挺着个大肚子站在斑马线上看见小贝和他新女友走过的时候,她知道她把她最幸福的“鱼眼睛”给丢啦。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莫名的痛了一下。

女人们都爱宋思明,男人们也都想做宋思明。

很多人都很喜欢宋思明,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他的个人魅力太突出啦?不得不承认张嘉译演的真的太棒了。

《蜗居》结尾,是个短痛,也是导野最的神来之笔。

宋思明车祸身亡,郭海藻流产痴呆 ,这样好向 社会 交代,更好向道德交代。

三个月的光景还来不及弹指一挥, 海藻康复,定居美利坚;海萍发达,开设私立学校

看似都自尊、自强、自立了,其实都是在宋思明奠定的基础之上。

《蜗居》始终在讲上海故事,但编剧们用“江州”来避免了与现实的直接勾连。

当然,滕华涛导演在镜头里并没有避讳,徐家汇、人民广场、陆家嘴这些地标的出现,已经让观众们心知肚明。

在我看来,《蜗居》堪称当代海派电视剧的代表作。十里洋场,纸醉金迷,或许这才是海派影视文化最核心的特质所在。

借用《北京人在纽约》里的那段经典台词:

“ 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江州,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江州,因为那里是地狱。”

总结成一个词就是“虎头蛇尾”

给人感觉影片用前34集铺开了一个巨大的网, 但第35集却收不住了 ,一把火把网烧掉,草草结尾,有投机取巧之嫌。

人物的命运也都一下子转折,缺少前因没有后果,非常突兀。

全片表达人性的东西还是比较自由的, 结尾处过于主旋律的部分可能“得益于”我国独特的审查制度 ,没有办法。

但站在观众感情的角度讲确实是比较受伤害,一下有了被戏弄的感觉。

但总的来说,《蜗居》仍是我国一部非常优秀的影视作品,代入感很强,题材也是观众喜闻乐见的。

听说还翻拍了电影版的《蜗居》,陈坤、白百何、范冰冰演的。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