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育意愿下降
为什么生育意愿下降,一边是不愿生,一边是求着生,中国年轻人与社会的生育矛盾,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竞争力。但总体来说更多的是不愿意生孩子。为什么生育意愿下降。
首先,生育成本很高,主要体现在住房医疗和教育方面。家庭人口增多也就意味着在家庭支出方面为孩子付出的资金和资源花费也会增多。
第二点就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是在中国,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的问题,农村生育率比城市都会高一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育率自然会下降。
第三点,培养孩子的观念发生改变,以前人们认为多子才能多福,只管多生就好,如今,人们讲究优生优育,少而精,把所有最好的资源都倾注到一个孩子身上。
第四点,环境的问题和食品卫生问题,这知己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从而导致人不孕不育,即使怀上孩子,也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五点就是,男女比例失调,男多女少,好多男人根本找不到对象。
第六点就是女生自我觉醒,现在的女性很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不错的工作和收入,不在依附于男人,不在只是一台生育机器,而是有着自己一定的家庭地位,她们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会自己去探寻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女性根本不会容忍那些封建的家庭环境,也不会仅仅在家看孩子和做家务。
一边是不愿生,一边是求着生,中国年轻人与社会的生育矛盾,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竞争力。
人口数量作为人才储备的分母,是考察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指标。作为最早开始研究人口经济问题的企业家,在梁建章看来,中国家庭的“消亡”、年轻人生育意愿的降低,将会逆转中国在中美竞争中“全面赶超”的趋势。
“二十年内,中国将保持强劲的态势,中国的科技水平将继续赶超美国;但在20年、50年之后还是这样吗?”带着这个研究课题,在由北大光华学院举办的第一届‘家庭与生育’国际研讨会上,梁建章从中美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出发,对中美科技竞争进行了对比分析:
从人力资源数量上来看,中国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在高速增长中无限逼近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但美国凭借其科技创新的规模效应,依然保持领先态势;而在中美两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中,中国的增速也高于美国;中美理工科博士生数量上,中国也已经超越美国。
说完数量,再看看中美人力资源质量的对比:2006年-2016年这十年里,被授予理工科博士学位的非美国公民占比中,中国学生的人数远多于其他发达国家,占到37%,也就是说,每一百万中国人里,就有四个人获得美国博士学位。
既然中国的人力资源在质量和数量上一片向好,为何还会引起梁建章的担忧?因为在他看来,结合中国目前的低生育率,20年后,中国将因为人口问题而失去竞争优势。
有两个数据可以作为支撑:
对比中美25-44岁有大学学历以上年轻人口的比例中,中国将在2028年超过美国,并在2044年达到顶峰;随后,中国的大学生人口比例将进入下降快车道,预计将在本世纪末开始再次低于美国。“目前中国的生育率接近1,每代人口减半,就意味着中国现在的人口虽然是美国的4倍,但年轻人可能只有美国的两倍左右。”梁建章表示。
另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已经低到可以与发达国家持平。“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只有一万美元,城市化率只有60%,生育率就已经与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持平。可以想象,当中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之时,将成为世界上人口危机最严重的国家。”梁建章说。
反观美国,凭借其开放的移民政策,已经将全球范围的人才纳入他的“人力资源池”,人口基数扩大了一倍之多。在美国的顶尖的科学家与企业家中,移民占了将近一半。
中国有句老话:“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人口红利曾成为中国3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跳板,面对下一代人口数量的骤减,也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桎梏。
近日,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十四五规划建议辅导读本》撰文表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一旦生育率低于1.5,则会掉入“低生育陷阱”,迎来一系列难以逆转的社会问题。
梁建章认为,中国人口问题的迫切性和严重性急需得到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国家,如果能够提出切实鼓励生育的政策,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将会有效解决中国人口减少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