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尚书令董允竟然是泸州人,嘉明镇和分水岭镇有他的遗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三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事情,天下三分之前没有过,之后也没有过,四川有幸成了其中的蜀国。蜀国人才济济,除了丞相诸葛亮和五虎上将,还有于诸葛亮并列为「 ”四英”蒋琬、费祎、董允。 这个董允为官一生,两袖清风,淡泊名利。鉴于其政绩显著,很多蜀汉官员甚至担任了益州刺史的蒋琬都上书刘禅,希望能给董允加官进爵,奖赏食邑,但都被董允一一拒绝。 据说有一次刘禅采纳了一位官员的建议,悄悄地把整个泸州今天的分水岭镇(有人希望我改一下改嘛,分水岭,但是泸州人说分水都知道是哪里。当时肯定不叫分水)划在董允的名下,作为他及其子子孙孙的享用之地。听说此事之后,董允一面上书刘禅,坚决不受,一面骑着马不分昼夜赶回分水岭镇,烧掉地契,将分到的田土一一退回给乡民。后世评价他对匡扶君主,保持蜀汉后方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泸州分水有董允坝,据说是因为董允的衣冠冢在哪里,而泸县的嘉明镇则被认为是董允故里。当然当时分水也属于泸县。 今天泸县嘉明镇还依然保留着「 ”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石刻,其原分布在长5米、高4.5米,距地表2米高的嘉明镇城隍庙内的观音岩石壁上。石刻横向排列,长2.4米、宽0.51米,坐南向北,字径0.21米、高0.3米、字距0.18米。 右上方刻有「 ”四川直隶泸州府夏诏新巡查ロロロ(缺损)”,左下方刻有「 ”乾隆己卯岁季正月十日吉旦”小字题记,字体为楷书阴刻,石刻正下方有一造像龛,是董允人物造像。前方为「 ”321”国道泸隆线和永嘉桥。1988年因建设需要,将石刻迁移至嘉明镇 *** 后院石壁上。 为了颂扬董允一身浩然正气的贤臣风范,在乾隆年间,嘉明镇的乡民自发筹资,在嘉明街上建了一座董允牌坊,可惜「 ”文革”期间惨遭破坏。 为了缅怀董允的丰功伟绩,嘉明镇 *** 于2012年5月在泸县现代农业园(嘉明镇狮子村新农村核心区)新建个董允广场,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用丹霞石为董允塑像,石像总高3米、宽1米供游客参观,世人瞻仰。 这个「 ”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题刻在泸县嘉明镇。20世纪末,在泸县嘉明镇九曲河永嘉桥头石壁上,还可望见「 ”董允故里”几个大字。后因开发建设,当地将「 ”董允故里”石刻迁置在镇 *** 后院石壁上保存。(听到这个你就晓得什么叫不摆了。) 蜀汉侍中守尚书令董允是位有名的历史人物。他字休昭,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廷熙六年,董允被加封为辅国将军。廷熙七年(公元244年),朝廷任命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代理军国大事。董允以侍中守尚书令之职,成为大将军费祎的助手。他于延熙九年(公元246年)逝世。 在蜀汉士民眼中,董允与诸葛亮、蒋琬、费祎并列为「 ”四英”。董允有匡主护国之功,对董允这样一位留名青史的人物,蜀人无比敬仰。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百度百科仍然说董允是湖北枝江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董允的故里到底在哪里? 《三国志·列传》所载董允的祖籍曰:「 ”其先(祖)本巴郡江州(重庆)人”,其父董和「 ”南郡枝江人(今湖北枝江)也”。百度上也是这么写的,但是我们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旧《泸县志》却把董和、董允父子都列为「 ”乡贤”,载入《志》书。因原泸县(分水原来属于泸县)境内「 ”董允坝”存有「 ”董允墓”。《泸县志.董允记事》文末有注文曰:「 ”按旧志载合江董新策注云:诸志皆谓允为泸人,岂以其墓在泸而附会耶?仍依本传详著其事,用俟参稽。 考《华阳国志》:「 ”江阳郡本犍为枝江都尉,建安十八年置郡,据此则江阳郡其(即)枝江,幼宰(董允之父董和)本江阳人。寿(陈寿《三国志》著作者)远适异国,未获详考,遂误以为南郡之枝江耶。” 此说直面质疑《三国志・列传》有地名考查之误,作者误将江阳枝江当作南郡枝江,据此,明确指出董允之父董和本来就是江阳人,其子董允的故里当然就在江阳了,即古江阳、老泸州旧泸县。 据《泸县志》载,「 ”董允故里”石刻为「 ”清乾隆二十四年知州夏诏新为汉侍中董允建。”史载,清乾隆二十四年,泸州知州夏诏新在嘉明镇临溪石壁上书刻「 ”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九个大字。每字约一尺见方,横排楷书阴刻。两旁有小字题记,前是「 ”四川直隶州知州夏诏新题”,后有「 ”乾隆乙卯岁正月十日吉旦”字迹。 「 ”董允故里”石刻缘何设在嘉明镇临溪河桥头显眼的石壁上呢? 须知,「 ”董允故里”石刻是时任泸州知州的夏诏新这位「 ”州官”亲题镌刻的。身为「 ”泸州州官”,其目的在于向外显示、宣扬「 ”泸州是历史名人董允的故里”。因嘉明镇地处泸州北大门,是从省城成都来泸州的入境之地,是进入泸州地界给人留下「 ”第一印象”的最佳地方。宣扬泸州是「 ”董允故里”的「 ”广告”置于泸州北大门的嘉明镇真是再好不过了。这样,嘉明镇就成了「 ”董允故里”题刻设置点的首选地了。它告诉人们进入嘉明镇,你就踏上了「 ”董允故里”这片土地了。 今天泸州董允遗迹有两处,董允坝和嘉明石刻,董允坝大家知道的多一点,但是沽酒客想恐怕很多人也有真的拜会过董允墓吧,而嘉明石刻,几个人去看过,今天又如何。沽酒客依然觉得对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发展和推广,不是噱头那么简单。一阵风永远形不成气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