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透三次“援朝抗日”才能真正理解“抗美援朝”的伟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5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鲜为人知的是,在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前,我国 历史 上有先后三次派兵进入朝鲜半岛“援朝抗日”的经历,战争胜负均对东北亚的局势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也直接关乎我国国运。

显然,对这三次 “援朝抗日” 战争进行深度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朝鲜半岛在东亚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被称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唐帝国开国以来,朝鲜半岛南部的高句丽、百济依旧继续攻伐欺压朝鲜北部的新罗政权。

新罗向大唐求救,唐太宗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命其停止北侵战争,但遭到高句丽的断然拒绝。

唐太宗震怒,便决定出兵东征高句丽。在前期的战争中唐朝大胜,狠狠打击了高句丽的嚣张气焰。但受制于地形和天气因素,唐朝军队一直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还在662年的一次班师回朝时,遭遇高句丽军队的伏击,将军庞孝泰战死。这是高句丽灭亡前的最后一次胜迹。

公元666年,高句丽发生内乱,唐高宗李治命令大将军李绩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668年春夏,各路唐军会师,进至平壤城下,围平壤月余,高句丽王出城投降。根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高句丽贵族及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被迁入中原各地,融入中国各民族中。自此,高句丽国家不再存在于世。

消灭了高句丽,一直以来与高句丽成为联军的百济就成为了唐军下一个目标。

《日本史》记载,日本(倭国)于4世纪中叶完成统一后,就出兵朝鲜半岛。到公元前369年,百济成为日本的朝贡国。可以说明,日本(倭国)和百济拥有非同一般的关系。

因此,大唐攻打百济,意味着中日的首次交战不可避免。

公元660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10万大军,联合新罗渡海发动了对百济的攻击。仅用10天时间,唐朝军队即攻破了百济首都。

慌忙中,百济遗臣鬼室福信致书日本,拥戴故百济王送予日本作为人质的王子扶余丰回国为王,并要求日本派出援军支援百济复国。

由于唐朝主力班师回朝,在鬼室福信以及日本援军的努力下,一度收复数个郡县。

面对新战况,唐廷下诏任刘仁轨率军再次进入朝鲜半岛。唐、新联军一路厮杀战斗,水陆并进,直趋白江口,拉开决战阵势。很快,倭国水军四百余艘也绵延驶至。

663年,在宽阔的白江水面,唐、倭两路水军对峙。

战争打响后,日本将四百多艘木船连接在一起。捕捉到战机,刘仁轨以诸葛明“火烧赤壁”之法,连发火箭,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烧死呛死外加弃船跳水淹死,上万名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海上大败,百济、日本陆军也抗不住唐、新联军的进攻,被杀得人仰马翻。

经此大败,日本不得不退回本土,大修工事,生怕唐军攻打日本本土。

这场战争直接促成了日本的大化革新,核心要义就是全面照搬唐朝的政治、文化、军事制度,也换来了上千年朝鲜半岛的安宁与和平。

1590年7月,丰臣秀吉依靠征伐,结束了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军阀混战的局面,国家归于统一。

但国内的胜利,也让丰臣秀吉变得狂妄自大。在他看来,当时的明朝和朝鲜王国,就像国内的各个军阀,根本不堪一击。

于是,他策划制定了野心勃勃的大陆计划。根据他的设想,日本将以朝鲜半岛为跳板,武力攻入中国(明朝),把北京作为日本的帝都,将天竺(印度)一带的国土分封给自己的有功将领,自己则坐镇宁波指挥全局。

狂妄之下,1592年,丰臣秀吉调动16万军队,兵分九路进入朝鲜半岛。仅仅20天后,日军就占领了朝鲜首都汉城,并迅速攻占朝鲜境内大量主要城市,直趋明朝边境。

在胜利的刺激下,丰臣秀吉更加狂妄,攻占汉城后便建议要将日本首都迁到北京,将北京周围的土地献给日本天皇,甚至命丰臣秀次为大唐(中国)关白,日本关白由羽柴秀秋或宇喜多秀家担任,朝鲜则交给羽柴秀胜或宇喜多秀家统治。

当时中国处于明朝的万历年间,正是由强转弱的时期,但面对日本的叫嚣,以及朝鲜国王的迫切的出兵请求后,于1592年12月26日,明庭毅然决然的派遣将军李如松率领4万多军队“抗日援朝”。

尽管中国军队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在武器、战备、士气、战略等方面胜出,入朝作战后,给日军连续痛击。1593年,日军被迫撤出汉城,持续向南败退。

经过双方谈判,1596年,明朝派出使者到达日本,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宣告第一阶段战争结束。

但丰臣秀吉不甘心就此失败,于当年以明朝封赏的封号不当为由再次挑起战争。但在10月份,中朝联军利用有利地形和潮汐条件,在鸣梁海峡痛击日军,击毁敌船30余艘,消灭日军4000余人。

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死前下令日军撤出朝鲜半岛。

相比较白江口战役,这次我们在朝鲜半岛赢得并不明显。但以少胜多,用胜利压制和浇灭日本狂妄的大陆征服政策,也算是万幸。

19世纪末,朝鲜半岛上的朝鲜国,皇帝生性懦弱,派系林立。尽管名义上还是中国的藩属国,但日本、俄罗斯的力量渗透也十分明显。

1894年前后,酝酿已久的东学教打出“排斥洋倭、惩讨贪官污吏、还我民生”的旗帜,数月间聚集了数万人的力量,对朝廷形成极大压力。

为了平息东学党人,朝鲜国王请求中国出兵。为巩固中国在朝鲜半岛宗主国地位,李鸿章听从驻朝鲜钦差袁世凯的建议,派出了大约1500人军队进入朝鲜帮助平叛。

明治维新后国力得到膨胀的日本,也借机提出派兵进入朝鲜。

尽管中国一再反对日本派兵,但日本还是以保护侨民的名义派出了8000多人的混成旅进入朝鲜半岛,兵力是中国进入朝鲜军队的四倍。

东学党被很快平息后,中日两国协商共同撤兵。

但日本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并很快介入到朝鲜国的内政之中,提出要单独实施对朝鲜的改革,公然否决朝鲜为中国附属国的地位。

到1894年6月前后,日本基本上控制了朝鲜首都,羁押了朝鲜国王。

1895年7月25日,日本军队对驻扎在牙山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日两国不宣而战。

1895年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发布宣战文告。

接下来的战争过程和结果早已注定,中国军队连战连败,最终日军在辽东、山东及台湾登陆,并在海上彻底摧毁了清朝的海上主力——北洋舰队。中国被迫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日本对这场战争显然蓄谋已久。以日本当时的国力,悍然向中国宣战冒着极大的风险。时任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回忆录中这样记载做出对中国宣战决策时的情形:呜呼,追想当时的情形,至今都毛骨悚然。吾与伊藤伯(首相伊藤博文)的短暂会谈,两人竟在默诺间心领神会,虽然仅仅三言两语却成就了天大的事情。如果当时两人或一人稍微动摇,就不会有今日的时局,更不会有受到世界瞩目夸耀的日本。

陆奥宗光所言不虚,朝鲜半岛上的胜利,以及对中国的胜利,让日本一本万利。一方面,日本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强国,国际地位大幅提升,成为东方国家的代表。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巨额赔款,给日本国内经济带来了飞跃,正式确立了梦寐以求的金本位制,恰如“福自天来”。还有,更重要的是,日本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得到了空前的膨胀。

反观中国,从一开始对战争就缺乏决心和准备。面对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咄咄逼人,一味地忍让,没有进行充分的战备和战争动员,把时局的扭转寄托于所谓国际 社会 的调停。即使战争打响,我们依然缺乏一战到底的决心,驻朝钦差袁世凯提前逃回国内,主要战将临阵逃脱,战争情报一再失灵等等,都预示着战败不可避免。

这场史无前例的失败,彻底摧毁了中国三十多年洋务运动推进现代化的失败,失去了东亚强国这块最后的遮羞布,也预示着更大磨难的降临。

参考书目:《日本史》(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翻译,中国 社会 科学出版社出版)

《清日战争》(宗泽亚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