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四中社会教研组教师风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喜 报

  在6月30日揭晓的2019年温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先进教研组评选结果中,鳌江四中社会·法治教研组被评为温州市先进教研组。

  四中社会·法治教研组

  鳌江四中社会·法治教研组共有17名专职教师,其中男教师8位,女教师9位;教师学历100%是大学学历(其中两位硕士学位);职称4位中学高级教师,13位中学一级教师;团队中有9位共产党员,2位县骨干教师,3位县教坛新秀,3位县优秀教师,1位市优秀教师。

(一)潜心教研,勇于创新,成绩过硬

    该组教师经常坐在一起,或轻松茶话,或座谈反思,不仅有观点的交流,更有思维的碰撞,敢于挑刺,共商对策;在平常的教学中,利用微信群相互解疑释难,将好的资源上传到群共享,互通有无,他们的精心也成就了课堂上那一段段师生精彩的生命历程。

    同时,该组进行初高中的衔接教学教研,引导教师从更高层次解读、处理教材,探索初高中衔接教学,助力学生的持续发展。

    此外,他们一直致力于素养课堂专题研究,现已形成社会·法治学科素养课堂理论体系,这使得他们的课堂有形、有神、有根。

      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他们的成绩也是杠杠的。历年校该的中考成绩A段学生上线率比县平均A段上线率高出十几个百分点;E段上线率比县平均E段上线率低十几个百分点。

(二)青蓝互助,共同成长,硕果累累

1. 做实践的思考者,做思考的实践者

    骨干教师作为组内的领头羊,潜心学习。厚厚的读书笔记、及时的教学反思、长期的笔耕不辍是她们的行动;、公众号中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活动感悟等是她们的累累硕果。骨干教师这种研究的精神也影响、带动着每一个教师。该组教师坚持读书并撰写读书笔记,他们还会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畅谈读书心得;邀请专家来校讲学是他们学习的另一途径,大师们的讲座往往使他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同时,他们积极开展各种行动研究与反思,最终,以论文、课题等形式来展现反思的成果。

      2016学年柳小娜、王茜茜、叶文媛合作的课题《初中社会法治课如何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策略研究》,荣获平阳县初中文化学科骨干教师提高班课题评比一等奖;柳小娜执笔参与的《农村初中社会学科与学校社团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荣获县二等奖;柳小娜参与市级课题《历史与社会文学科文本解读的策略研究》获市级三等奖;余钟亮执笔,叶文媛、柳小娜和余钟亮参与的课题《历史与社会开放性作业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荣获县级三等奖。

    2018学年的平阳县历史与社会学科疑难问题解决的短时培训,该组叶文媛老师参加并作了两个专题讲座。另外她还在平阳县初中社会与法治学科学业考试质量分析会中作专题讲座,个案中有实践研究,让培训学员受益匪浅。

  做实践的思考者,做思考的实践者,他们不断教研并服务于教学,提升教学品质,提高学生学习力。

2.师徒结对,青蓝互助

    该组每个教师都制定了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同时,每个教师积极拜师。师父倾囊相授,通过讲座、交流、论文等给予徒弟理论上的指导,同时通过上示范课做实践层面上的说明;师徒同课异构PK,相互取长补短。指导徒弟命题和主题发言,让一个个年轻教师的名字出现在市级或县级教研活动平台上。

    其中王茜茜、柳小娜、余钟亮积极参与命题研究培训,在市县命题竞赛中分别获得平阳县命题比赛一等奖、市命题比赛二等奖和市级三等奖;组长柳小娜参加温州市第一期命题培训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些都在本校的校本命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8年10月,余钟亮老师积极参加温州市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和研究培训,并在市《道德与法治》(八下)新教材培训暨教学展示活动中作主题发言;孙伟老师参与平阳县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活动中作主题发言,获得好评。施雪洲老师在温州市《基于学业质量数据的教学改进行动研究》课题推广与深化研究第二次研讨活动中作主题发言,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积极作用。

3.名师引领,全员发展

    该组骨干老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市、县教研室建立联系,同时借助名师工作室,积极为年轻教师创设机会,小到校级的公开课,大到市级的赛事,全力以赴。宽广的舞台,加上刻苦的钻研,所以该组在市、县级的优质课、教学设计比赛等活动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10名教师先后在县级以上优质课、教学设计等比赛中获一等奖。

(三)主动担责,打造特色,扩大影响

      该组教师积极开设各级公开课。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0月10日,王茜茜老师和颜厥努老师在平阳县教研组长会议上展示两节示范课。课题分别是《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和《日本大化改新》,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余钟亮在2018学年的市新教材培训中参加优课和公开课评比,分别荣获市级二等奖,课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19年3月29日,柳小娜老师在温州大学特级教师工作站的学科活动中,展示一节示范课,获得好评,课题是《考点16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复习》。她还在浙江师范大学主办的活动中开拓展性课程,题为《南麂列岛》。姜薇老师受邀在省培“中学教师微课开发与应用能力提升专题集中培训”期间展示教学示范课,题目《一般违法与犯罪》,反响良好。该校社会·法治组积极承担镇级以上命题、复习会议等工作,接待全县各地培训学员们来我校学习,利用互联网+做到更广辐射。

      为了打造初中社会·法治组特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他们积极开着各种活动:特色活动、实践活动、拓展课程、特色作业设计四个方面。

      特色活动包括七年级学具制作、八年级的辩论赛、九年级时事评论赛。

      实践活动方面,暑假的“寻根之旅”夏令营,“鳌江面面观”研学和最近的“五一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的主题是“鳌江钱仓山地理、历史文化调查”。

      拓展课程方面,七年级的“快旅慢游”,八年级的“谈古论今”。其中“谈古论今”中的论文稿11篇在县级以上得奖。

      特色作业设计方面,分实践和阅读两部分。去年寒假的作业7年级调查“哪个学科上培训班最有效?”;8年级创意手绘年代尺和阅读少年班《全球通史》;9年级绘思维导图。

  这些学科活动力求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锻炼他们的能力,构建基本的学科思维。

    骨干教师常教导该组年轻教师在取得成绩时要“及时归零,重新定位”,其实,教研组建设也一样,他们将重新制定小目标,并保持奋斗这一最美的人生姿态。他们的精彩,未完,待续……

                    (文/柳小娜,图/施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