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慈母情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通过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教学重难点:

4.默读课文,能通过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5.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6.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师:Ppt课件

生:预习课文、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讲了这样一件事:

我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来是要钱买书,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          ),攥着钱跑了出去。

生填空

1生读,出示,对照修改

二、深入学习课文

孩子们什么是“鼻子一酸”?

预设:鼻子一酸就是内心受到了感动,快哭了。

为什么作者在拿到钱时会“鼻子一酸”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深入课文看一看文中那些令人“鼻子一酸”的地方。请默读课文,想象场景,画出令你鼻子一酸的相关语句,圈出句子中的关键词,并在旁边简要批注你的感受、想法。

学生默读、圈画、批注。

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画出了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谁来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1: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重点)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重点)

生:我从“低矮”“不足二百平米”“四壁潮湿颓败”“窗不能开”这几个词语感受到了妈妈工作的环境非常恶劣、糟糕,感受到妈妈非常辛苦。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生:从“震耳欲聋”感受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非常吵。

同学们,在这段话当中有一个词语是反复出现的,是哪个词?(生:七八十)“七八十”的连用和反复出现,进一步说明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拥挤、恶劣,更加突出母亲挣钱的不容易。

师:如果天天在这样潮湿闷热吵闹的环境中工作或者学习,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到特别烦躁。

但作者的母亲在这样的嘈杂的、恶劣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着,只为了养活着自己的儿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难道不是“慈母情深”吗?这样的的母亲,这样的深情怎能不叫人“鼻子一酸”呢?

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重点)

生谈感受

追问:那你发现这三话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这三句话还可以这样说:我的母亲的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请你比较着读一读,你觉得哪句话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生说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过慢镜头。这里,正是用了这种慢镜头的形式。因为只有镜头放慢,才能将每个动作分解、细化,我们才能看得更清楚,感受才能更真切。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这个时候,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一张脸?

生:满是皱纹的、苍老的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你有看到一双怎样的眼睛呢?

生:布满血丝的、黑眼圈重重的

师生配合读,生齐读。

作者把母亲的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放到前面,把三个“我的母亲”放到句子的后面,这种慢镜头的形式,不仅表现了母亲起身、转身的艰难,工作的疲惫,而三个“我的母亲”的连用和反复更是表现了作者当时惊讶、心酸、内疚等多种复杂的情绪。请大家放低声音、放慢速度,再读读这三句话。

这样一位瘦弱的、疲惫的母亲为什么还要这样不辞辛劳地工作呢?只因为四个字,那就是——“慈母情深”,这样的深情怎能不令人鼻子一酸呢!

同学们,如果说这是一处慢镜头的描写,那课文中还有一处快镜头的描写,你能找到吗?

生: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感受到了母亲一刻也不敢耽误,争分夺秒地工作。

出示:母亲说完,迅速又坐了下去,马上又弯曲了背,立即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这句话这样说行不行,为什么?

生:学生说自己的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这句话中,作者连用四个“立刻”写出了母亲的动作很快,每个动作之间没有一丝一毫的耽搁,突出地表现了母亲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分秒必争、拼命挣钱的样子。这种分秒必争、这种拼命,只因为四个字,那就是——“慈母情深”。这样的母亲,这样的深情,怎能不叫人鼻子一酸呢!

其他预设:

预设4: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瘦弱”“脊背弯曲”“凑”“烤”谈体会,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

一个“凑”字更是形象、直观地写出了母亲的我这种辛苦。这个动作的描写是一处细节描写,是一种特写镜头。

预设5:母亲掏衣兜,掏出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生可结合关键字词谈感受。

这是一处细节描写,“掏”和“数”说明母亲很珍惜这钱,也体现了母亲对我的支持和爱。

预设6: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生联系关键词谈感受

侧面描写,借他人的语言侧面反映出母亲挣钱的不容易,也表现了母亲对作者想读书的理解和支持,这不正是“慈母情深”的生动体现吗?

预设7: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生谈感受。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可以看出她十分支持“我”买书、看书。一个“塞”字表现了母亲不顾别人的反对毫不犹豫地给了我钱,让我买书。这也是一处细节描写。

同学们,体会了这么多的句子,那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作者着在拿到钱时会“鼻子一酸”了吗?请学生回答。

我”家很穷,连破收音机都卖了换吃的。母亲在街道小厂上班,挣钱养家。“我”去问母亲要买书的钱,却惊讶地发现母亲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工作,那么忙碌,那么疲惫。但是,母亲不顾他人劝阻,把皱皱的毛票塞给“我”。“我”感动于母亲对自己的爱,同时又对母亲心怀愧疚,所以“鼻子一酸”,跑了出去。(言之有理即可)

课文描写了两个大的场景——“在工厂找母亲”“母亲给钱买书”,这两个场景中的很多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慈母情深”。

三、小练笔

孩子们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你们的母亲、父亲,他们或许没有像作者的母亲那样龟裂的双手、弯曲的脊背,但他们对你们的爱一定也是深厚,他们为了你们的生活、学习一定有过疲惫的眼神、劳累的背影,在感受到他们的爱的那一刻,你肯定也会因内心触动而鼻子一酸。或许也有其他的时刻你的内心受到了触动,“鼻子一酸”,这种时刻可能是因为被他人误解,心里委屈;可能是因为得到他人的帮助,心生感动;可能是因为面临分别,情意难舍……。仔细想想当时的情景,然后用流畅的语言写下曾让你“鼻子一酸”的一件事情或者一次经。重点写出其中的情,让人读了有所触动。

生写

展示,讲评。

孩子们,父母对子女的爱、对子女的深情,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在动物界也有这种令人感动的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三、拓展阅读

请大家拿出作业纸,阅读《母爱》

1.老牛的哪些行为感动了你?画出来。

2.同桌两人谈谈感受。

结课:母爱似海,父爱如山。舐犊之情,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课后,大家不妨再读读梁晓声的《父亲》《母亲》,进一步感受那浓浓的爱、深深的情。也希望同学们能多关心父母、理解父母,不辜负他们的深情和爱!

18 《慈母情深》作业单

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填上合适的词语。

我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        )。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来是要钱买书,母亲用(      )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    )。我(          ),攥着钱跑了出去。

二、写一写你的生活中,曾让你“鼻子一酸”的一件事情或者一次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母爱》,完成练习

母  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一一正好三斤,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默默往回走去。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同桌交流:

老牛的哪些行为感动了你?谈谈你的感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