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好在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4-1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首诗充分的描写了清明时节路上行人的内心活动。同时也把清明节容易下小雨的这个情节描写得很详细。只需要短短的14个字就描写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场景。这就是中国古诗的魅力,言简意赅,让人过目不忘。

第2个回答  2021-04-13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起笔破题,交代时令与天气,以节令与环境来渲染凄冷的气氛。清明时节,细雨淅沥,春寒料峭,这既是自然背景的描述,又是全篇感情基调的铺垫,暗示了诗人凄冷的物理感受和复杂的心理情绪。这与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紧承首句意脉,点明诗中主人公的“行人”身份和正在赶路的状态,“欲断魂”三字是此篇的“诗眼”和理解的关键,特别突出了极为沉痛悲伤的心境。三、四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采用生动活泼的问答方式,透露以酒解愁的心理活动,而牧童的肢体动作语言,不仅将作者、读者的视线引向凄迷的远方,而且以在清明时节开放的“杏花”呼应了题目与开头的“清明”,既给人留下了意乱花迷的想象余地,又暗写了诗人忧伤情怀的沉痛执着与不可解脱。全诗以素描形式将“细雨”“行人”“牧童”“酒家”“杏花村”等意象糅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自然凄迷、清淡素雅、灵动秀丽而又情感深沉的画面,创造出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凄美意境。
  经典诗歌往往将情、景、事、理、趣熔于一炉,创造优美感人的意境,展现巨大的艺术魅力。杜牧这首《清明》诗以抒情为主调,因事而见情,层次分明,画面清新,易读易记。但真正读懂和正确理解本义的读者并不普遍。诗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往往被忽略:一是“行人”,二是“断魂”。“断魂”是体现全诗情感基调的关键。“魂”即灵魂、精神;“断”即隔断、分离;“断魂”就是精神灵魂离开了人的身体,形容精神恍惚;“欲断”则是接近“断”的边缘而尚未完全“断离”。作者以“欲断魂”极写心情沉痛的程度之深,昭示全诗情感基调。那么,诗人为什么这样悲伤沉痛呢?其实这与另一个关键词“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行人”就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字面本身理解可以是“走在路上的人”,或者说是远离家乡的“游子”。由于清明是祭祖扫墓、亲人团聚、踏青郊游的时节,主人公却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在家过清明,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念和孤独导致其沉痛悲伤,甚至达到了“欲断魂”的程度。
  其实,“行人”除了上面的一般理解之外,还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深刻的思想内涵。“行人”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表示官职的专用名词,考先秦典籍《周礼·秋官》即有“行人”一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均有“行人”,故《国语·晋语八》有“叔向命召行人子员”之句。汉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明代设“行人司”,复有“行人”之官。一般来说,“行人”在中古之前多指“采诗”之官。《汉书·食货志上》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牅户而知天下。”两汉时期不仅有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乐府”机构,还酝酿形成了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形式“乐府诗”。魏晋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都简称为“乐府”。唐代及其以后诗人的“拟乐府诗”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王官采诗制度,不但说明了诗歌在封建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显示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民主元素。当然,“行人”有时也指负责执行外交公务或其他职责的官员。如《论语·宪问》“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此处的“行人子羽”即是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吏。
  《清明》诗的作者杜牧正是运用这种历史文化积淀,交代了诗中主人公不同于一般“行人”的特定身份,将自己肩负公务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内心矛盾用诗歌的形式深刻生动地表达出来。
第3个回答  2021-04-13
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可以说是受历代人喜爱的古诗之一,他简短的四句,脍炙人口,艺术性强,诗中没有用一个典故,没有一个难字,十分明的晓畅,但却营造了令人迷醉的意境;清明时节雨纷纷,完全是对时节气候的描写,但却不觉地将人拉入一种凄迷的意境中,纷纷二字,形容雪是大雪,形容雨是小雨,他表面是写雨,暗地里蕴藏着诗人的情绪。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不是游人,清明时节子孙后世为祖先上坟扫墓,欲断魂三字直点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借问酒家何处有,行人在路上,不能回家,天又下着雨,所以诗人想寻找一家酒店,一来避雨,二来喝点酒,消消心中的愁绪。牧童遥指杏花村,最后一句,杜牧并没有写答话,而用了一个画面,结束全诗,牧童给诗人指了一下远处的杏花村,遥并不是真的很远,因为能指到,能看到,但也不远,不然不用拾,诗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并不是一个叫杏花村的村子,也不是有一个叫杏花村的酒店,而是远处有一个被杏花掩映的村子,在哪隐隐约约可以看得见的酒店。
第4个回答  2021-04-13
《清明》这首诗,是杜牧前期的作品,取景于“安史之乱”后的中原大地,当时人口锐减,加之晚唐政治更加腐败无能,经济萧条,民不聊生,一首《清明》,尽在其中。

一,诗的最高境界,外部形式到内心世界的独白。

清明节是华夏民族祭祀先祖的传统节日,也是文人骚客出游歌赋咏对的好日子,而杜牧却以断魂之行人入诗,而非游人,以缠绵悱恻的阴雨为景,使断魂之行人愁上添愁,无以排忧,惟有借酒浇愁。当时经济萧条,百业凋零,匆匆行人一路忍饥挨饿,风餐露宿,问童子,何处有酒家?童子遥指,方知杏花林中。

杜牧的《清明》,好就好在他给读者留白的空间之大,不显山,不露水地把一个时代背景浓缩于情景之中,刻画于画图之上。
第5个回答  2021-04-13

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是一首无论从意境、语言、格律等各方面而言,都具有佳作之风范,为世人吟诵不绝。再次为大家介绍一下此人,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接下来就欣赏一下他的这首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认为这首诗的绝妙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点明了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

  这一点在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巴山夜雨涨秋池”也有类似,只不过这是指绵绵秋雨的季节。清明时节,天气由清冷将转为温暖,这时也是天气多变之时,也许昨天还风和日丽,今天已阴雨霏霏、春寒料峭。所以该诗开篇便以“清明时节雨纷纷”既点明了时间,也隐含了此时的气候特征,可谓一语多指,蕴含丰富。

  二、语音质朴,言简意丰。

  这首诗语音质朴流畅、自然真切,毫无人工刻意雕琢之痕,却将走在“雨纷纷”的清明里的“行人”丰富的情感、烦复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看见乍暖还寒时,蒙蒙细雨中行色匆匆、衣襟尽湿、愁绪满面的行人。但作者并未用一个“愁”字,而是用了“雨纷纷”“欲断魂”来形容无边的愁绪,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真可谓绝妙之笔。

  三、意犹未尽,令人遐思。

  该诗最后以“借问酒家”和“牧童遥指”的动作描写引出来“杏花村”这个能勾起人们无限遐思的名称。也许是在开满杏花的枝头悬挂书有“杏花村”酒帘的酒家,也许前面名为“杏花村”的地方有酒家,也许前村所产之酒名为“杏花村”,也许是作者心中的驿站名为“杏花村”……

  总之,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虽看似平淡但却蕴含丰富,使人浮想联翩,须仔细体会,方知其真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