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集团的发展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1996年,没有人预测到1997年会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大宇集团作为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仍在自己开辟的航道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1996年大宇集团在金宇中的领导下向世人展现了大宇五年内的目标和计划:
1.至2000年,5年内大宇的销售额增长550%,达到172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包括出口及海外当地生产将达到712.5亿美元。
为达到此目标,大宇将把目前仅有的257个海外办事处及生产销售者扩展到650个,组成庞大的全球性经营网络。具体包括330个贸易办事处,60个建筑公司,100个电子通讯办事处及生产工厂7家,80个汽车办事处及法人,33个重工业办事处及法人,47个金融及其他法人等。
2.至2000年五年内,是大宇集团实施全球化目标的重要阶段。大宇集团计划在2000年把目前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办事处、法人及生产工厂从104个增加到194个。大宇计划在中国筹建18个办事处及生产工厂,经营电子、汽车、建筑、贸易及金融等;计划在缅甸兴办8家工厂,致力于轻工业及电子、铬镍钢业等;计划在东南亚和越南兴办电子及配件厂;计划在日本福冈发展第一产业产品的生产。
在美洲地区,大字集团将把在当地工厂数量从53个增加到126个。大宇在美洲地区不仅销售电子、汽车,而且将把该地区视为世界贸易物资交流的中心地域。大字正在准备扩大南美地区的电子及汽车市场;计划在中南美地区兴办电子及汽车生产工厂;在墨西哥进一步拓展家电工业园区,并加紧建设汽车及重工业生产工厂。
在欧洲及独联体国家,大宇集团已把在那里的生产厂家从62个增加到180个。大宇的计划目标是最终在全欧洲及独联体国家建成大字集团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贸易、金融等全套体系的经销网。在西欧,大宇致力于增加研究开发中心和生产厂家,进一步搞活汽车销售,建立广泛的售后服务体系;在东欧,大宇致力于收购当地现存企业,兴办金融机构;在独联体国家,大宇集团重点推进汽车生产及汽车和电子的销售。
在非洲及中东地区,大宇集团的经销网已从38个扩大到150个。在非洲,大宇主要活动在苏丹,阿尔及利亚、南非、尼日利亚、喀麦隆。大宇不仅通过贸易,而且利用非洲大陆的电子、建筑、汽车经销网,以便最终建成大宇在非洲的生产和销售网。大宇在中东地区,重点兴办贸易、建设、电子、汽车经营业务。
从以上五年中计划目标可看出,大宇集团要建成全球性跨国公司、一体化金融体系、世界级的经销商。
金宇中集一生精力创建了大宇集团的辉煌。大宇集团下属有41家公司,1997年底大宇约有26万职工。金宇中本人不像其他韩国财阀那样,由创业者的儿子和兄弟担任有关企业的总经理,进行家族式经营,他基本上没有把自己的亲属安排到大宇集团的管理层中。他采用的是事业部制。在大宇集团内部,董事长金宇中至高无上,大权独揽,特别是有关开辟新事业、新领域、新项目、新市场的重大决策以及资金筹措的重大决策,最终都由金宇中一个人说了算,董事会和总裁都得听命于他,更不用说大宇集团公司的职能部门及各事业部的首脑以及下级公司的经理们。
大宇集团的辉煌业绩,与金宇中董事长重视科技的投入有关、与他重视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有关。1991年大宇集团的科研投资是213百万美元,占总销售额的2.44%,1994年达到640百万美元,占总销售额的3.89。科研人员从1994年的6892人增加到1999年的16840人,增加率为144%。
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外国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开始撤走资金。大宇集团的筹资状况趋向恶化。在过去宏观经济景气条件下,韩国国内金融机构大量借人海外资金,并把这些资金贷给像大宇这样的财阀企业。大字集团出现了资本结构放大的投资收益率。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大宇集团的高负债率造成巨额债务负担,盈利的减少又造成股价的下降,投资遭受巨大的打击。为了渡过难关,大宇集团决定把下属公司从41家裁减到12家,以实现重建大宇。但是到1999年8月,大宇集团的12家公司的负债额超过了86万亿韩元(大约800韩元兑换1美元),而全部资产不足25万亿韩元。由于资不抵债,回天无力,自主重建大宇计划未能实现。1999年11月,金宇中董事长决定辞职。大宇下属的12家公司的总经理也全部辞职。大宇集团的问题交给债权银行和政府来处理。至此,大宇集团这艘被誉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已开始沉没,金宇中一生构筑的大宇集团发展神话已彻底破灭和终结。
为处理大宇集团的善后问题,韩国政府采取便大宇慢慢解体的办法。如果大宇集团下属公司相继破产,则不仅韩国,而且外国银行的债权都会成为不良债权,这样可能会造成金融动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