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4-03
你好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第2个回答  2013-02-20
表达了作者想“一死了之”的思想感情。寄希望于将生命化为沃土,滋万物以升华美丽。感情真挚、饱含情愫。侧重以融自然为一体,从而达“天人合一”之崇高境界。
第3个回答  2009-11-12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 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第4个回答  2012-02-20
韦庄:全诗以“昔年”领起,前六句紧扣题旨“忆”字,描绘昔日繁华景象。末联一跌,顿起波澜,发为变徵之音,结出无限感慨。由于前六句色彩秾丽,人们很容易产生错觉:似乎韦庄是在回味、留恋乱前长安贵族豪右那种灯红酒绿的生活。其实,韦庄出身于早已破落的大族之家,那时他是没有资格进入诗中描绘的那种上流社会的。诗中隐含着对上层统治阶层醉生梦死、竞逐奢靡的批判,抒发了他对社稷倾危的感叹。

《忆昔》所包含的盛世文化精神
杜甫诗歌体现出一种强烈的盛世文化精神,襟怀宏放、魄力雄伟,其自信心、进取心都让后人倾慕不已。唐朝盛世的到来有着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政治的稳定,随着隋唐的统一,整个社会迎来了长时期的安定与和平。二是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在杜甫的诗作中有明显的表现,正如《忆昔二》所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到了老年,经历了安史之乱,杜诗的风格一变而为悲壮和沉郁,但诗中雄浑伟大的魄力并没有丝毫的减损,《忆昔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天子巡边,场面壮阔,气象宏伟;“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犬戎直来坐御林,百官跣足随天王。”写得悲壮呜咽,痛心疾首。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在一个诗人命运就要结束的时候,诗作依然气象宏阔,这就是盛唐精神的遗风留韵。

《忆昔》所表现出的政治理想和伟大抱负
杜甫的政治理想在《忆昔二》中具体地表现出来,前十二句描述了“开元盛世”的景象,这既是他亲眼所见,也是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政治理想的现实写照。虽然杜甫是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和理想来观察现实,但诗中所描述的人丁兴旺、和平环境、丰衣足食,却也是劳动人民所祈望的。因而杜甫的政治理想对广大人民是有利的。诗人素来就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理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精神境界,“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身处乱世、颠沛流离,仍抱忧国忧民之心,“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甘愿“洒血江汉”、再图中兴!!
第5个回答  2015-04-19
文写于苏轼被贬惠洲后。
作者通过和儿子苏过游山玩水,描写奇山异水,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却不戚戚于怀,把深浓情致灌注于奇山异水中,写出苏子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