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积极进行错题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5
要想进行积极有效的错题分析,不是学生自身单独就能很好解决的,要想达成积极进行错题分析的目的,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进行分析总结归纳问题的同时,还需要得到老师与家长正面的引导、信任、鼓励或者帮助,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做错题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无论在平时的练习、写作业,还是在考试中,做错题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都犯过类似的错误。我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大家做错题,而是提醒大家,要重视这个不良现象与问题,要克服掉这个坏毛病,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的同学们必须深度反思,深挖错的根源,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过,方能解决问题,来提升自我的解题能力与技巧。作为学生,学习优秀需要一个基础,就是心平气和与冷静处置的能力,做错题,不要紧张、懊恼、沮丧和焦虑,要坦然面对,积极应对,快速突破和解决问题。要明白,错题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学生知识学习中薄弱环节的真实展现。

对于老师家长来说,作为教师家长,我们认为要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做错题的行为问题。因为我们老师家长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如果我们的老师与家长不能积极正确的面对学生,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与支持,后果会适得其反,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改错和身心 健康 。

所以,老师家长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和指导。当学生出错后,不要一味埋怨和指责,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分析和思考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到要“不要在同一个地方绊倒两次”,不能犯相同的差错。其次反馈错题要及时、针对性要强。学生作业尽量面批,针对普遍性的错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集中讲评;针对个别问题,和学生可以面对面交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从中发现错误原因,并及时订正。

最后建议师生在平时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中,对错题汇集成“错题集”,定期进行整理,把错误做题方法进行全面分析、系统分类整理,让错题成为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资源,发展学生思维,形成能力;同时也让错题集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良方。

总之,学生在练习与考试时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的学生、老师和家长都能做个有心人,特别是老师和学生更要充分利用“错例”资源,促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学会用所掌握的知识要点去思考、去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能够经常性做好对错题的分析与订正。只有坚持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广大学生们的学科素养得以全面提高,同时也不断促进我们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家长的日常帮助监督的技能,为学生的快速进步与 健康 成长,提供更多的指导帮助。

错题分析确实是一门技术活儿,分析好了能够事半功倍、凭借一道题解决一类题甚至几类题;但如果分析不好那么则费力不讨好,不但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还十分浪费时间。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积极地进行错题分析,作为去年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姐,我想给你一些我的建议。

▏每道题追根溯源找错因,不浪费一道题

很多同学都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过错题本积累错题的方法。但是大部分觉得费力不讨好,十分地耗时还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发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地去研究思考这道题为什么错、在哪一个环节错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避免下一次的错误。而是不动脑筋地将正确答案抄上,然后溜之大吉。

其实每发现一道错题,我们都应该做两次复盘。

第一次是复盘自己做题的过程,仔细地回顾自己做这道题的思维活动,找到自己到底在哪个环节出现了错误。

第二次复盘正确答案的思考过程,根据标准答案一步一步地思考计算,理清每一步逻辑思路(是哪一个条件让他这样做?为什么这样思考?),彻底搞明白标答的思维路径。

只有这样进行错题分析,错题本才开始拥有价值。

▏研究第一次复盘分析出的问题,找准方法根除问题

在第一次复盘发现具体错因之后,开始想各种办法努力用理性的方式将这种可能性完全消除或降到最小。

有些错因是很好消除的,比如某些知识点的欠缺或不扎实,某些题型的不知所措。知识点不会和某种题型不知道怎么做可以通过请教老师来解决,知识点不扎实多刷刷题即可。

有些错因则是不好消除的,只能尽量将可能降到最低。比如某种特殊的题型有特殊的解法,计算马虎、看错题、看题看了一半条件没有看全等等。

对于特殊解法,我的方法就是积累,然后每次考试之前看一看、背一背;而对于那些马虎失分,我的方法是通过规定自己做题时要做的步骤(比如用笔画好条件、将题读完才能动笔、草纸字迹也要工整、计算的时候手一边写心里一边默念计算等等)通过这种“制度”的规定来尽可能地减少出错的可能。

▏研究第二次复盘分析标准答案的思考逻辑,总结通法套路,让思维更加理性

在第二次复盘时通过研究标准答案,一来可以总结出一些规范题的答题套路,从而又快又准搞定这些题目,二来可以通过跟随标答的思路练习自己的理性思维,也叫学科素养,让自己遇见题目不再凭感觉答题,而是通过分析条件确定思考方向。

这个过程需要你具有较强的总结归纳能力,你要能在不同的题中找出他们内在的同一性,并通过几个标答总结出内在的解题逻辑。这要求很高、也很费脑细胞,但这却是能让你事半功倍、拥有巨大提升潜力的重要条件。

结语:每道错题的背后都具有价值和弥补你答题漏洞和思维漏洞的潜力,但是这种价值和潜力的发掘需要通过艰苦的思考来实现。这很难,但是给各位学弟学妹分享一句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学到的一个定理:

@看学沫上岸,高效学习法追求者,致力于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欢迎关注。

1.学生先自纠。能自纠的找出原因,不能自纠的请教老师。

2.老师再讲解。不一定面面俱到,但要点到要害,讲一题,覆盖多题,讲一种方法,联系多种题型。

3.二次纠错。加深印象,提高纠错效率。

4.同类纠错。解决这一类问题。

5.同学互纠错。交叉纠错,效果不错。

6.巩固练习。深化纠错能力,把错题用到极致。

错题分析其实也要平常养成一种良好的做题习惯,不是简单得把一道题目本身和答案抄一遍就完事了吗而是进行归类,把同类的错题进行归类,相同知识点之下有多少类题,易错点分别是什么,把原题抄下来之后先自己做一遍,把自己的思路,过程写下来,写完跟标准答案进行比对,看哪些地方跟标准答案有差距,再看看是否有问题,把整道题目写完之后有什么心得也可以写下来,错题本整理完也要坚持每天看,而不是做完就没有下文了,数学也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加油。

首先分析题目的正确做法,找出错的原因,一种因为不仔细,还有一种没有思路,抄在错题本上,不要在前面写出正确选项或答案,以便可以重复复习。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

那么下面从3个步骤,分析怎么进行错题分析:

「考试」与「做题」应该是中国学生在备战高考期间的主要工作——这一点历来招致一些人的批判,然而在某些层面上却有其合理性: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搜寻漏洞并逐渐将其完善的过程。

从一次次的练习中筛查错题,并分析这些题目的错误原因,以便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解题策略进行反思与优化——完成了这个过程的,「做题」才能显得真正有意义。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错题」本身不具备任何价值,对错题的反思才能使其具有价值。事实上、每一位高中老师都在强调「订正错题」的重要性、甚至在鼓吹建立「错题集」的必要性,但是却很少有老师详细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错题分析』。

——这些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或许比知识更重要。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指向了下一轮的学习方向;帮助考生真正将一道错题价值最大化,从而避免“学而不思则罔”的局面,真正提升学习的效率。

要想进行有效的错题分析,首先我们应该厘清:你的题目为什么会出错?——譬如一位舵手想要避免航程中的暗礁,他最好需要事先知道这些暗礁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仅就高考数学而言,尽管每一道题目呈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但是导致题目出错的大致原因可以从「解题」的过程的必要步骤中被逐项抽离出来。

粗略来看:考生想要解答一道问题,必须经历下述三个过程:

只有妥善执行上述三个过程,题目才有期望被最终解答。事实上、一个考生题目出错,原因也绝对不会超出以下范畴:

1. 不知道一个条件究竟应该怎么用:所谓「漏」,倒并非指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因为不细心而直接把某句话略过不读,而是条件读到了,但是不知道这个条件究竟在暗示什么、更遑论进一步思索它与知识点的联系了;

2.没有利用到公认的隐含条件:例如三角函数中,sin^2(x)+cos^2(x)=1;解三角形中,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函数问题中,奇函数意味着 f(0)=0,这些被公认的条件不需要题目特别说明,但是需要在解题过程中使用;

3.没有完全提取条件中的信息量:有些条件,在解题的不同环节承担了不同的作用,有可能被多次用到,但有些同学会误认为“这个条件用过了”,就对其置之不理;

4.选择题的选项往往也可以被作为某种条件进行使用【点击此处查看一道压轴题分解】,这一个重要的技巧往往被学生在实战中所忽视。

在思路决策的过程中「方向走偏」:造成解题思路判断失误的原因也有很多,具体可以被归为:

未能准确理解条件的暗示:这其实是「不知道一个条件应该怎么用」的一个并发症,但与前者相比也有一些本质差异;

动笔之前缺乏系统分析:一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读完题目提笔就写,未能前瞻性思考此种思路将会在未来面对怎样的困难,这种“写一步看一步”的状态极其容易使思路陷入死胡同,更不必谈及动态调整解题策略;

没有准确察觉「已知信息」和「待求信息」之间的形式关系:如何将已知条件向待求结论靠拢,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思考,在这个转化中出现错误,会导致题目的分析方向出错;

因为粗心计算失误而造成的错题并不是我要指出的重点。这里所谓「运算求解」中的问题,是指计算尽管正确,但是题目计算复杂,在运算过程中对代数式「变形不当」,直接导致计算复杂化,算不下去:

盲目引入参量:譬如解析几何的题目,错误地选择直线方程,有时会使得题目计算根本无法进行;盲目设置难以发觉相互之间潜在关联的未知数,也会使得题目陷入困境;

盲目并项运算: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利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法求解差比数列前n项和的过程中,假如学生把公比乘在等差数列上并直接运算,整个过程就再也进行不下去了;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盲目地将数值进行计算,有可能会使得我们在后期无法察觉各项之间的关联,从而对复杂方程的简化造成困惑;

盲目进行括号拆分、分式通分等「化简」:有些时候,括号或分式分子中包含的很有可能是一些值得被合并或消除的同类项,盲目拆分这些括号、或者通分计算,就破坏了整个算式的结构,导致操作进行不下去。

好好利用错题和错题本,把错题归类,一类错的多就是这一类知识没掌握,把这一类的拿出来多做做,提高这一类的正确率,以后这类题就会了,成绩明显会达到提高。

写下来总结

对错题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1.是否认真审题,对题中所提供的已知信息和隐含的信息是否进行了细致的提炼和分析。2.对于审题出错、计算出错、书写出错,这些因非智力因素出现的错误,应如何避免。3.是基础知识不过关还是因分析问题的能力未达到,又如何去想办法解决。4.是从知识过渡到应用的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如何才能突破这个环节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