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专注力该如何养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1


“我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常常发呆,总是写写停停……”


在某个幼儿园的家长会上,一位家长说出了自己的困惑,顿时引发了大家的共鸣:“是啊,我的孩子注意力也不集中。”“一件事做着做着就跑神了,或者转身就跑到玩具堆里去了,专注力很差。”


孩子“专注力”的话题,成了很多家长的共同关切。


孩子是真的无法专注吗?


其实,大部分孩子从小就很专注。


专注,就是他在一定的时间内干一件事的能力。比如,当他在全神贯注地玩 游戏 ,或是津津有味地吃东西时,其实注意力一定是很集中的。


但是,专注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沉稳安静的孩子,可能比活泼好动的孩子更容易专注。


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表现出的专注力也不同。


三四岁的孩子专注力大概能够维持在8-10分钟,而四五岁的孩子的专注力大概也只有10-20分钟左右,他们的专注力极易受到兴趣、环境的影响。

因此,不能认为孩子爱走神或做事三心二意就是专注力不够。家长要尊重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同时,也要关注到他的个体差异。


如果让一个5岁的孩子一动不动地坐在位置上写半个小时的字,就很不现实;要是让一个不喜欢玩布娃娃的孩子去玩一堆布娃娃,他也不可能很专注。


孩子专注力是如何消失的


首先要知道,专注力是保护出来的。


很多家长常常会在无意中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例如,当孩子一个人玩耍的时候,一旁的家长往往会忍不住给他建议或提示。


这样的干预,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家长要保障孩子能够在不被打扰的状态下,专心致志地去做一些事。

台湾著名的脑科学家洪兰说,孩子的专注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但现在很多父母,用以下5种方式,毁掉了孩子的专注力。


第一种:经常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

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投入状态。大人一打断,就会让他从这种状态中抽离。时间久了,孩子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第二种:跟孩子一起做事情时,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没有让孩子形成“一件事情必须做完才可以开始下一件”的概念,他就很容易三心二意,并且做事情没有规划,也不会坚持。


第三种:发现孩子出现错误,马上纠正,干涉太具体

除非是影响安全的特别重大的错误,必须第一时间制止,其他生活中的错误,最好等孩子完成这一件事后一起告诉他。


第四种:孩子主动 探索 新事物时,在一边指导不停,影响了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天生有好奇心,会主动 探索 他感兴趣的事情。父母在旁边叨叨叨个不停,让他无法集中精力思考,思路被严重干扰。


第五种:孩子做事时父母经常责骂

很多父母本着为孩子好的目的,看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就开始责怪他,或者责骂,但并没有让他明白下一次该如何改进。责骂把孩子消极的情绪和做这件事关联起来,那么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就没有动力专注地去做。


孩子的专注力,到底从哪儿来?

洪兰说,大脑从婴儿出生后就开始发育,但是直到20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在脑干中有一个维持注意力的网状结构,要到青春期才能完全包完髓鞘。所以,到青春期左右,孩子的专注力才能达到跟大人相当的水平。


但大脑中这个专注力的控制神经回路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得到活化的。训练越多,神经回路的成熟度就越高,那么孩子的动作就会更好,专注力就更强。

如果小时候专注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长大后要想集中注意力就很困难。

所以,要想专注力好,必须得从小训练。

第一,专注力和孩子的大脑发育有极大的相关性,足够的睡眠和减少电子产品的干扰是非常重要的。年龄越小,看手机和电视的时间就要越少,当孩子睡眠充分、精力充沛时,才有了专注的生理基础。


第二,专注力会受到情绪状态的影响。如果孩子心情不好,经常被批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注意力不集中,很有可能是因为特别想家,情绪不高,就很难集中注意力。


看到孩子的一个行为时,要更多地看到行为背后的情绪。如果能多给孩子一些安全感,让他感到愉快、放松,他的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


第三,给孩子提供有限的书籍和玩具。给孩子过剩的物品、过多的选择,会导致他的注意力过度分散。可以收起一部分,每隔一段时间,就置换一下他看的书或玩的玩具。


当他在玩耍看书时,只要没有提出要求,家长就尽可能安静地陪伴,不要随便插手或打扰。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尽量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例如,玩的时候就投入地玩,听歌就认真地听歌,画画就纯粹地画画。不要一会儿让孩子听音乐,一会儿让孩子吃水果。太多的任务交织在一起,孩子的注意力就容易受到破坏。


第四,父母可以陪孩子多做 游戏 或运动。孩子特别喜欢做 游戏 ,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很投入、很专注。做手工、看绘本、画画、走迷宫、捉迷藏,只要用心地陪伴,孩子就会乐在其中。


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既能够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又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真实具体的爱,建设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强的心理能量,专注力、行动力、自信心等品质也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将立即更正和删除相关内容。


欢迎关注公众号【核桃编程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