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桥的资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6

历史:世界上的第一座桥究竟出自何处、谁人之手,已无法考证。

因为自从有了道路之后,当人们遇到河流、沟壑阻碍时,就会想到要采用某种方式跨越障碍。

最初的桥可能只是架在小河沟两岸或河中礁石上的一根树干、一块石板。

后来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最早的木桥和石桥。

石拱桥──我国河北省赵县城南5里有一座拱形大石桥,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它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这座桥是隋朝工匠李春、李通等建造的,距今已近1400年。

它造型美观,结构别致。

像这样的桥,欧洲19世纪中叶才发现,比我国晚1200余年。

铁桥──1779年,英国的亚伯拉罕─达比在英格兰中部科布鲁克代尔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铁桥。

这座横跨塞汶河的铁桥,使用5列铸铁肋构成30米长的单跨半圆拱。

桥的铸件有不少精巧的构想。

悬索桥──原始悬索桥柔软易弯,不利于车辆行走。

现代悬索以钢缆悬挂加肋的桥板,已解决了这个问题。

西文第一座水平桥面的悬索桥设计,见于1595年奥地利主教瓦兰佐奥的著作中。

该设计把铁杆连在一起构成悬索。

1801年芬利首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雅各溪上建造了悬索桥,桥长21米。

1803年,法国率先建造钢丝缆索桥。

塞昆建造了几座跨度长达90多米的桥。

维克发明了在桥上用一根根钢丝构成缆索。

而不必把沉重的钢丝缆索吊到桥塔项上。

钢筋混凝土桥──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是1899年建于苏格兰连芬南的混凝土高架桥,每拱跨度为15米。

21个桥拱顶上各有一铰链,使墩基可以移动。

工程师梅拉特最早懂得三铰链作用,他于1901年在瑞士建成首座三铰拱桥,是细长的钢筋混凝土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出高强度钢材,佛莱辛奈将其应用于桥梁设计中。

他于1948年至1950年间在法国马恩河上先后建造了5座预应力混凝土桥,分别位于爱斯勃利、安奈、特里巴度士、查吉斯和尤西。

各桥采用平拱,远较过去的桥拱平坦得多。

歇后语:三人过独木桥——有先有后

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田膛上搭桥——不是路

铁拐李走独木桥——够呛;走险

瞎子打过独林桥——错路一条

香签搭桥——难过

小河上没桥——将就过吧

小脚婆娘过独木桥——摇摇摆摆

朽木搭桥——存心害人

朽木搭桥——难过

竹竿子搭桥——难过

醉汉过铁索桥——上晃下摇

扁担括进桥眼里——担不起

筷子搭桥——路不宽

烂板桥上的龙王一一不是好东西

没桥顺河走——绕来绕去

桥是桥,路是路——一清二楚

桥孔里伸扁担——担当不起

牵牛花儿当喇叭吹——闹着玩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天上架桥——想到办不到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白娘子突断桥——想起旧情来

背媳妇过独木桥——又惊又喜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独木桥——难过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唱猴戏——不要命;玩命干

独木桥上钉木版——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走骆驼——担风险的事

短板子搭桥——不顶用;不顶事

短木搭桥——难到岸

扶着桥栏杆过河——生怕掉进去

扶着桥栏过河——生怕掉在水里

扶着醉汉过破桥——上晃下摇

刚下桥的新媳妇——不好看也爱看

鸽桥相会——一年一度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湖面上的九曲桥——穹穹多

火柴棍搭桥——难过

近视眼过独木桥——放不开步子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枯木搭桥——存心害人

癞皮狗上桥——招摇撞骗

烂板搭桥——不顶事

烂板子搭桥——白搭;难过

烂柱子塔桥——不牢靠

老太太走独木桥——难过

芦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麻秆搭桥——把人跌闪得好苦

麻秆搭桥——难过

麻秆搭桥——难过;担当不起

麻秆搭桥——相当不起

木炭搭桥——难过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走纸桥——过不去

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桥顶上盖楼——上下空

桥顶上盖搂——上下空

桥孔里插扁担——担不起

桥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成语: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遇水叠桥 〖解释〗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

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桥是桥,路是路 〖解释〗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同“桥归桥,路归路”。

船到桥门自会直 【出处】茅盾《赛会》:“算了罢!船到桥门自会直!忘八才去赶他妈妈的夜市!” 【解释】桥:桥梁。

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示例】我不相信~【故事】

遇水架桥 见“遇水迭桥”。

遇水迭桥 遇水阻拦,就架桥通过。

形容不怕阻力,奋勇前进。

舌桥不下 形容惊讶的神态。

过桥拆桥 见“过河拆桥”。

修桥补路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

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桥归桥,路归路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过桥抽板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故事:徽州古桥故事多

目前在安徽省古徽州地域内的大小古石桥仍有120多座,其中有80余座被省、市、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古桥大都是历代徽商浪迹天涯,艰辛创业,挣钱回乡所建。

歙县六水回澜、练江环绕,水多自然桥也就多,因此赢得“桥城”美名。

横卧在练江之上的3座大古桥,姿色各异,流传着美丽传说。

太平桥以长著称,该桥为16孔拱形石桥,桥身为红色砂砾岩,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

在我国的古石桥中,石拱成单不成双,而太平桥却为16孔。

据说,该桥原为木结构,始建于南宋端平元年,因每年雨季涨水,三年两头桥毁人淹。

相传明弘治年间,当地一位孤寡老太临终时将自己一生积攒的银两全部捐出,建议建座石桥,此举感动众人,大家纷纷筹资投劳,历时数年石桥建成。

为纪念这位寡妇,人们特意加筑一石拱,当年的太平桥也叫“寡妇桥”。

*** 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有9孔,长140米,宽10米,高却有14米,过往船只不落桅杆直穿而过,是安徽省最高的古石桥。

传说清同治年间,一些富商聚集在 *** 渡口商谈建桥事宜。

有几位进城卖柴归乡的农夫也想探个究竟,富商却嫌他们碍事。

农夫当场发誓要造第一个桥墩。

他们数年风雨无阻,建起了一个桥墩,而且把它加高,那些紧随其后每人承担一孔的富商,只好咬着牙把桥墩也建得那么高。

万年桥建于明万历元年,桥设9孔,长153米,石料为青一色花岗岩,桥面桥栏为石板铺筑。

古徽州其他地方的古石桥均各有特色。

休宁齐云山下的登封桥,建于明万历十五年,8墩9孔,青石砌筑,原桥中有亭庙,两端各有石坊。

桥头古树浓阴,水埠槌声阵阵,江上竹筏漂流,清清的碧水倒映着古桥的身影。

来到万安镇轮车村,眼前的轮车桥小巧玲珑,长仅15米,爬山虎布满桥体。

黟县的万松桥和通济桥可以说是徽州古桥中的“小家闺秀”,它们均为2墩3孔,一为清朝所建,一为金朝遗产。

在祁门秀丽的闾江上,横卧着平政桥和仁济桥一对姊妹桥,通称“闾江双虹”。

其中仁济桥的桥面呈曲廊梯级布局,两边栏柱,蹲狮相对,石板桥面,溜光发青,一派贵族豪气。

徽州古桥中,有一种把亭和桥融为一体的廊桥。

这歙县许村的高阳桥为元代许友山所建,单墩双孔,砖木结构的桥廊内分7间,中间顶部彩绘云龙飞凤、两侧有佛座和纸炉。

棉溪河上的北岸廊桥建于清代,2墩3孔,长33米,廊内分11间,中间有佛龛。

东侧墙上辟8个大方窗,西侧辟8个风洞窗,样式各异,有满月、花瓶、桂叶、葫芦等形状。

如今该廊桥内摆摊设点,已成为一条商业走廊。

唐模高阳桥已成为茶道戏剧表演的舞台。

岩寺洪桥作为当年新四军的哨卡,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