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匈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和亲,又可称和蕃,是指东亚君主将自己或宗室的女儿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嫁给藩属国或地位较低的「番邦」君主以示两国友好,是政治婚姻。在传统华夷思想中一般专指中原王朝把公主嫁给其藩属国册封国的君主或王族或以小中华自居的政权把公主或宗女嫁给「外夷」(非汉化政权),并赠予外夷布帛、粮食等,确立臣属关系。在非统一时期各个自认为华夏政权、地位相若的小国互相联姻则不属和亲。

中国的和亲政策始于汉高祖刘邦,和亲从此以后发展成为对外政策,和亲之举不绝于书。中国历代和亲有自愿也有被迫。比如汉朝王昭君自愿请命嫁匈奴呼韩邪单于。而唐肃宗则哭泣地将皇女宁国公主献给回纥英武威远可汗。和亲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 文成公主出嫁土蕃成功铸造了当时唐与土蕃友好关系。但嫁给契丹的静乐公主,却被契丹杀死。

和亲始作人是西汉高祖刘邦,白登被围七日之后,接受娄敬献策,开启了「和亲政策」;汉初和亲乃国弱无奈之策。有汉一代,有多位宗室女子以公主的身份下嫁匈奴单于。在汉武帝时期,两位宗室翁主刘细君、刘解忧分别出嫁西域国家以为联攻匈奴。

隋朝为发展与突厥关系,将光化公主、安义公主、义成公主等嫁给突厥可汗。

唐朝是中原王朝和亲最多朝代,其中以唐玄宗时期为之最。唐顺服边疆蛮族依赖和亲,主动以皇族女子出嫁,示好外族,但外嫁者多为与皇帝有血缘关系,获皇帝封为公主的宗女或皇帝外孙女,皇女和亲为少数。

宋朝利用和亲与辽国谈判。

清朝的和亲政策与唐朝类似,也是主动以皇女示好,让内外蒙古等边疆番王的继位者,成为清朝皇帝外孙,从小就随母亲住在皇宫,与当今皇族感情要好,使他们在回到边疆当权后与中国关系更加密切。

作为历史上的特别的例子,唐武则天称周帝时期,曾派亲王至突厥王庭迎娶突厥公主,亦曰「和亲」: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突厥可汗默啜大败唐军,提出和亲。武则天让大臣们商议此事,李峤、张柬之等以为不可,但杨再思、郭元振等以国力不足、离间突厥为由,建议允诺,武则天最终采取了他们的意见。同年六月甲午,武则天命淮阳王武延秀入突厥,纳默啜女为妃。阎知微、杨齐庄随行,携金帛巨亿以送。默啜以武廷秀非李唐皇族、门第配不上突厥可汗女为由,杀副使,扣留武延秀,此次和亲失败。

南北朝时期小国林立,常常互相联姻,也有迎娶北方少数民族的公主。北周曾有一位突厥皇后。北周之灭北齐,得到突厥的默许甚至支持。北齐也迎娶过柔然公主,不过和亲效果没这么大。北周取代西魏前,傀儡皇帝元宝炬也娶过柔然皇后。

朝鲜王朝时期,朝鲜仁祖为免被清朝入侵,封宗室李恺胤之女李爱淑为义顺公主,以及把另一宗室女李氏嫁给多尔衮,原为锦林令的李恺胤亦被晋封为锦林君。

越南陈朝时,陈英宗把皇妹玄珍公主嫁给占城王制旻为妃。广南国王阮熙宗有两位封公女的女儿和亲,一女阮氏玉姱嫁给占城,另一女阮氏玉万嫁给真腊国王吉·哲塔二世

另外,唐太宗曾将公主下嫁给已经内附的突厥可汗阿史那社尔等少数民族首领,虽然也是中原皇族与外族元首通婚,但因为这些外族已经内附,一般不被当作是和亲。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阅读打开人生新方向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