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企业做信息化失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教育信息化: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信息化:企业各自扮演角色?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

教育与资本结合的热潮正在来袭。从2010年至今,“教育信息化十年”已走过7个年头,回顾反思,走过不少弯路,也有过收获。有的企业迎合政策,大力推广,寻求合作,成功上市。更多的企业苦于没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和可靠的进校渠道,在大浪下淹没。

今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超3000亿。第72届全国教育装备展规模更甚以往,创下参展厂商,参观人员的新高。在这越愈成熟的市场,无数企业、公司挤着头皮趋之若鹜,一边想着如何瓜分这块巨大蛋糕,一边想尽办法扩而充之。一方面是企业资本故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寄希望于借助政策导向和目前市场既定优势奠定大一统的格局。

不可否认,抛开盈利的目的不谈,企业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个人的角度,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企业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各自扮演的角色。

1运营商(基础建设)

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三大运营商垄断整个校园宽带,并以此为基础,逐步部署班班通硬件设备,从而在入口上限制其它产品的进入。再加上每一个区县、镇中心,都有校园中心分部,如此盘大的结构体系,完全可以支撑起任何一个中心校以上,甚至是农村教学点。所以我们来看,运营商很少做教育部或者教育厅大的项目,最后只给学校引进了校讯通这个还算成功的案例,不过现在来看这种TO C的模式在投诉质疑下也是不行了。

好不容易跟着政策(三通两平台)和企业合作搞了一些项目。

例如:移动&和教育电信&翼校通联通&优教通

最后也都不了了之。

当然,运营商的优势也很明显(进校资源)。

所以,即使运营商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只存在与基础模块上,依然有那么多企业跻身于他们的招标入围,其心可昭,无非也就是借着机会实现产品的本地化落地,打造样板,然后大力推动。

2集成商(服务建设)

诸如希沃、海康威视、奥威亚等传统硬件厂商,通过原有班班通、监控、录播等设备的部署,自身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充分服务大部分中心校以上的学校。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服务口碑。加上与企业的合作、并购、控股等方式,以硬件为载体,集成多家特色,形成创新产品生态圈,从而为教育局/学校提供专业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这类的企业比较看重它的整合技术,一旦在集成对接的过程中有环节出错,很容易对产品使用和体验造成不良效果。

优点:形成教/学/管/评/测为一体的教育生态圈,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无缝融合,为教师减负增效。

缺点:集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整合成本多。现阶段大部分企业的集成技术有待提高,多家产品整合在一起后,操作反而更为繁琐,不利于学校便捷使用。

3代理商(关系建立)

这一类的企业,我称之为本地代理商,又或者是渠道商。

其它行业推广:产品》渠道》价格》服务》

教育信息化产品推广过程:关系》产品》价格》服务

换言之,政企合作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原罪”滋生。这时候,产品/价格/服务不再是决定一个产品能否在市场扎根的核心要素,教育行业也不可避免。本地代理商,至少在当地成立五年以上,与教育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至于如何建立关系,涉及太多,我就不多作说明,可以参考远华集团、杜月笙,胡雪岩)。

我翻了大部分招标网上的公告,无独有偶,发现一个问题,当地大部分的教育局/学校项目,总是在那几个本地公司中来回换帜。所以,无论那些厂家是上市还是年营业几个亿,到了当地,还得跟这些只有十来个人的本地小公司合作。这就是特殊环境下衍生的代理和渠道。

也有人称”渠道为王“,大抵也差不多。

4厂商(标准建立)

之前我们讲过,任何一个厂家都在朝着行业风向标的路上马不停蹄,学校和老师的认知越来越变得不耐烦,他们很难记住超过两种以上的智慧课堂或者智慧校园的产品,十几家公司产品的宣传单页搁在那没人会全看完,只会选一两个,觉得好用就可以了。

我认为厂家才是教育信息化市场上最重要的一类,它们在制定标准的同时,也在创新好的、实用的应用供学校教师使用,就像滴滴(改变出行),美团(改变餐饮),淘宝(改变购物),当有一家企业能够改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的时候,它是成功的,它是有存在意义的,而且,让所有人在它营造的大环境内健康、快乐的常态化生长,这是一个企业无比的荣耀,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但是,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存在:同质化严重,政策导向性明显。

一方面,环境越热烈喧闹,越易催生办学者浮躁、浮华心态。另一方面厂家不做技术上的革新,热衷于对学校的过度包装,一所学校,成了办学者的名利场,那不仅是办学者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剧。这样的学校,可以出“名人”,可以出“典型案例”,启动大会的隆重,颁奖大会的热烈,直让人热血沸腾。它可以刺激人快速跑步进入教育家行列,也可以鼓舞人乘各种便捷的交通工具进入,进而造成教育家的速成,造成教育家队伍的庞大。不是吗?

但是,真正的教育信息化学校,真的需要这些吗?

天派也好,地派也罢,没有技术的企业就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希望更多的厂商在建立标准的同时,也能低下头看一看一线教师的现状,切身实际从用户角度研发产品,从而减负增效,提高教学水平。

5 IT 巨头的多元化发展(四不像)

典型如通讯,阿里,等公司,互联网做的好好的,一个不经意就多元化到教育领域,它们有钱烧研发,有人做推广,也有策略玩PPP。也不知是重心不再还是强龙不压地头蛇,时隔多年,还是没有太多起色。

说他像运营商也可以,互联网巨头公司,最不缺的就是市场人员,还有腾讯把住微信端,连接学校微信号,也可以说的上是“运营商”。

说他像集成商也可以,互联网巨头公司,最不缺的就是技术人员,你说阿里的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对接任何一家公司的产品,想来也是简单,这么看来也可以说的上是“集成商”。

说他像代理商也可以,互联网巨头公司,最不缺的就是政府关系,马总天天出入各国政府领导人的办公室,腾讯从深圳发家一路走来,抄袭ICQ也好,模仿MSN也罢,里面的潜规则,也都印证着不为人知的关系。这么来讲也可以说的上是“代理商”。

最后一个厂家就不用多说了,互联网领域,它们已然是风向标,微信/QQ,支付宝/淘宝也俨然经受住市场的考验,转型教育信息化行业是没有问题的。这么来看也可以称之为“厂商”。

可最终落了个四不像的尴尬地步,反正到现在什么也做不起来。

第2个回答  2017-12-26

就在不久前,今目标在上海举办了"主线+"活动,近百位高级管理者汇聚一堂,分享"主线+"模式的管理经验。

几位主讲嘉宾分享了各自领域的一些管理痛点,并给出使用今目标的解决方案。从工作规划、时间管理、企业信息化、乃至企业的综合管理等等方面都提出来建议性意见和方案。上海龙胜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上师大兼职教授王小松先生,从信息化角度阐释了企业发展过程里所面临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运用非常庞大的思维导图表明企业实现信息化的迫切和必要。

王小松先生称,不管是管理,还是社会,信息都是爆炸的,做减法比做加法往往更重要。这其中,就是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痛点,在于如何在网络资讯、娱乐、购物、社交等多个生活场景,以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设备和平台,将合适的信息传递给目标用户?如何利用"可视化"大数据做到精准营销、提高转化、推动销售?

一句话:如何跟上繁复多变的时代、用互联网的思维管理和发展企业,就成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的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王小松先生同时指出了信息化弯路的存在,企业想实现信息化并不意味这信息化管理就一帆风顺,因为这些企业有三个突出的问题:

1、有大战略却没有具体小策略

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有非同一般的战略眼光,能嗅出商业气息和判断市场走向。

但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做出策略,有时候只能凭直觉,朝着大方向盲人摸象,这样的例子在很多创业项目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2、组织很得力,但执行很费劲

很多企业经营者都曾抱怨说:公司发展思路前途一片光明,规划也做好了,融资也谈好了,人员也招到位了,但就是员工跟不上,进度总是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打断。

说白了,就是执行力问题。实际上,这种执行力和公司是否扁平化管理都没有直接关系。

3、管理有框架,但实施太僵化

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企业信息化早就是企业发展必要的一环。信息化程度也是衡量企业竞争力依据之一。

具体在实施上,许多管理软件的思路只是模仿大企业,而缺乏中小企业所需的弹性与应变性,反要使用者削足适履,使得许多企业的IT建设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率提升,甚至反而会拖后腿。

对于这些问题,王小松先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想清楚要通过信息化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要有一个问题导向,这个平台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适用的问题。择善固执--和管理制度、管理水平提升结合起来综合考量。你一旦确定了一个平台,就应该坚持走下去。

对于使用今目标,王小松先生有着自己公司的特殊情况:

多的轻量级的平台我觉得太轻了,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那么我们原来用的一些平台呢,又太重了太复杂了,用不起来。那么今目标刚好是介于不轻不重的这样的一个层次上。

实际上,每家公司业务、规模、管理等等方面几乎都有差距,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这也就对一站式管理解决方案提出了比较严苛的要求:

可定制管理:既能管理公司内部,做好沟通协同,也能管理公司业务,科学管理用户和销售……总之要能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

可控制成本:可提供产品、技术维护、二次开发定制、营销咨询、运营策略、广告推广等一站式服务。

这也是王小松先生选择今目标的原因。因为今目标"主线+"工具的管理模式正式这样的解决方案,让管理不再受限于某种应用,而是可以搭配使用,进而创造无限的可能,进而迈向自由管理。

第3个回答  2017-12-26

笔者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近20年时间,所见的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数不胜数,但是却是九牛一毛。在中国目前的软件市场中,开发公司鱼龙混杂(可以也说是百花盛开)。但是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好处的管理软件又有多少呢?企业与政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花掉了大价钱,且达不到理想效果,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于是乎就见到了信息化一期、二期、三期......,不同的领导不同的要求,造成资源不断浪费,下属员工敢怒不敢言。那么在互联网时间的今天,我们是否需要花大价钱来选择供应商呢?当然不是!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条:

一、缺基础

1.1数据基础

信息化建设部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特别是已经运营数十年的企业,以前数据全部为纸质数据,大部分数据已经无法查找,造成历史数据无法真正进入到系统之中。供应商也不愿意花人力、物力来帮助企业整理这些历史数据。

1.2人员基础

企业基层员工对信息化系统操作不熟悉,特别是传统生产、能源型企业,情愿手工操作,也不情愿操作电脑。信息化管理专业人员缺失,信息部门领导人不懂信息化建设,在中国式关系的影响下,选择一套合适的软件更无可能。

1.3管理基础

信息化建设是由上至下的,但是数据却是由下至上,上级不作为,中层不负责,底层不上心,信息化管理就更谈不上。

二、半透明

在管理系统的选择上,通常是领导意志决定,而非集体智慧决定,招标书也是模棱两可、迷迷糊糊,方便暗箱操作。所谓软件考察也是走走过场,根本未从企业自身角度去考察所需要的供应商。等待木已成舟,一纸通知书就让员工开始使用,效果可想而知。

还有很多很多的原因,笔者在这里不一一口述,花钱买服务是未来的趋势,但是肯定不是花大价钱,我们的管理者只需要解决一下几个要点,从根本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一、重管理

管理需要流程化,而非领导一句话,任何企业只要在管理上具有流程化管理,就有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当然,在管理上目前很多企业都在聘请相关的管理咨询公司,他们会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对管理进行规范,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管理规范执行。

二、重培训

每一个岗位都需要人才来支持,企业需要长期开针对性的培训,才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为后期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对于所谓关系户,也必须严格按照考核制度执行,否则中间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造成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失败。

三、重实际

在管理软件的选择上,一定要选适合自己企业本身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的供应商,不能因为名气却丢了实际的东西。考察供应商一定要实实在在,最好聘请几名在信息化建设具有相当经验的人员加入团队,必定外聘人员不受内部关系影响。每次考察必须上报相关文档并予以公示,让底层员工知道目前进度及情况。并收集相关意见进行统计,群策群力才能够一马平川。

四、重未来

企业都有未来数年发展的规划,所以在选择供应商上必须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规范,比如:未来是否需要纸质凭证、纸质报表(国家现在的电子发票已经在各行各业进行开展,未来是否需要管理系统直接对接电子发票)等等。

未完待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