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的来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乌塔是唐贞元十五年(799年),福建观察使柳冕为祝贺德宗李适寿诞祈福,用石头垒建的“贞元无垢净光塔”。塔身用青色花岗石砌造,外表略带乌黑,故名“乌塔”。现在乌山附近还保存着福州市至今最古的碑刻,碑的上头左右刻着六(虫离),碑额题篆:“贞元无垢净光塔铭”,记述当年柳冕建净光塔的情况。
五代时,王审知父子修复和创建了闽都七塔:乌塔、白塔、定慧塔、报恩塔、崇庆塔、开元塔、阿盲王塔。宋景德元年(1004年)福州知州谢泌诗曰:“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万枝灯”。 闽都七塔现仅存乌塔与白塔。
清李家瑞《登无垢净光塔》诗说:“石塔撑空立,登临至上层。眼穷千里远,梦想十年曾。” 杨庆琛《净光塔》诗句有:“影如文笔依南涧,势作香台耸道山。插汉鸟窥天咫尺,旋空人与石回环。”
唐乾符六年(879年),乌塔毁于黄巢入闽战乱之际。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为自身及眷属、臣下祈福,在唐代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宝塔,叫道:“崇妙保圣坚牢塔”。原计划造九层,但才建到七层时,王延曦就被部下所杀,还差两个月就完工的乌塔,就不再盖下去了。所以现存乌塔为八角七层,塔高35米。每层塔壁上设佛龛,嵌有浮雕佛像,共有四十六尊。这些花岗石浮雕佛像是五代时期福建雕塑艺术的代表作。四层、五层、七层,嵌有塔名碑、建塔塔记和祈福题名碑等。
该塔在鼓楼区乌石山东麓下殿里。前身为“无垢净光塔”,唐贞元十五年(799年)观察使柳冕建、庾承宣撰塔铭勒碑以志。乾符六年(879年)塔毁于兵,碑存。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王延曦在净光塔遗址,用花岗石重建,名“崇妙保圣坚牢塔”。
明嘉靖年间,塔旁寺产因遭兵燹,久为民居,塔仅存。洪士英的《登塔寺》云:“寺废塔犹存,经年不启门。邻梯间借上,石磴始能扪。鸡犬烟中市,桑麻雨外村。残碑虽剥蚀,仿佛是贞元。”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大风,塔身稍有倾斜。
民国时期,无人管理,曾因石栏板倒塌,死伤十余人。1957年政府拨款重修,采用混凝土灌浆,钢筋紧箍加固,在塔顶安装避雷器。“文化大革命”期间,塔上精美浮雕佛像被破坏。1978年重修,在塔周围设护围石栏杆,重建塔碑亭。亭内《敕贞元无垢净光塔铭》碑,是全国现存最早碑刻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