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统治(200以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6-02
镰仓幕府(1192年—1333年),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其建立者是武将源赖朝,其幕府设在镰仓,他于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败了贵族阶级的实权派平清盛一族,并逼迫在源平之战中为自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兄弟源义经自杀,达到了自己一手遮天的目的。源平之战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作家信浓前司行长据此写成历史小说《平家物语》。

有关镰仓幕府的 成立时间,通常认为是1192年,而诸说纷纭。

1180年说:赖朝为讨伐平氏而起兵,占据镰仓,着手经营关东,设立了侍所。

1183年说:赖朝从后白河法皇处得到了公认的东国行政权。

1184年说:侍所及公文所(问注所)成立,镰仓幕府的基本机构成形。

1185年说:赖朝开始依敕许设置守护、地头。

1190年说:朝廷承认赖朝的地位,任命其为日本国总追捕使。

1192年说:赖朝就任征夷大将军。

镰仓幕府时代政治

源赖朝实行独裁,有负责幕府领域内行政与财务的政所、统辖与源氏结成主从关系的御家人(武士)的待所、和审理御家人诉讼的问注所。将军任命御家人到全国各地任地方行政单位“国”的守护和各庄园的地头,掌握地方警察、征税和土地管理权。镰仓幕府是以将军为首,御家人为骨干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握有实权。

发展和结束

1199年源赖朝死后,幕府大权渐由源氏外戚北条氏控制。1203年北条时政就任政所首长别当,1213年北条义时兼任政所和侍所两别当职,总辖幕府,称执权,幕府遂由将军独裁向北条氏执权政治过渡。1221年(承久三年),不满幕府存在的后鸟羽天皇发动讨幕战争(承久之乱),旋被打败。战后,幕府流放后鸟羽等3个上皇,废仲恭天皇,另立后堀河天皇,新设六波罗探题以监视皇室,并没收参与叛乱的皇族与贵族的庄园3000余处。幕府权力超过朝廷,甚至干预天皇的继承。北条泰时除设连署,任命北条同族人员担任外,为缓和武士内部的矛盾,争取御家人的支持,于1225年设置评定众,由15名有势力的御家人组成,与北条氏共同参与幕政。1232年公布第1个武士政权成文法《贞永式目》,共51条,为武家法律之本,并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法律,表明镰仓幕府的成熟与巩固。镰仓幕府后期,由于农民反抗和“御家人”贫困,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特别是在1274年和1281年的两次抗元战争之后,中小武士因未得赏赐,对幕府日益不满。北条氏得宗(即嫡系)为巩固统治,仅任命本家子弟为评定众与守护,独揽幕府大权。1324年,后醍醐天皇举兵倒幕,1333年下野豪族足利尊氏响应,5月上野豪族新田义贞攻入镰仓,镰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亲政,第二年改年号建武,是为建武中兴时期。

影响

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由中央贵族掌握实际统治权的时代结束了,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鄙视平安朝贵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结合儒学、佛教禅宗、神道教,形成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武士道”。13世纪元军侵日战争客观上使幕府进一步加强了对日本的统治。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第2个回答  2015-06-02
;从根本来说 ,当时的日本处于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社会晚期(同时其实也是封建制度最稳定牢固的时期),自给自足对外界事物需求很低,因此寻求对外经济交流的欲望也很低。这是闭关锁国能实行下去的经济基础。
2;德川家康及其后代将军,一直致力于增强幕府,消弱其他大名的集权改革,幕府实力逐渐变得非常强大,这为统治者提供了足够的控制力。1637年岛原之乱的平定中,幕府就动用了十数万兵力,并一举将天主教在日本扑灭,从而为幕府的思想统治奠定基础。
3;德川家康实施的理学治国的思想统治政策,并且更为夸大其中的忠的含义,强调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效忠,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其时日本社会行为准则,也在很大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宗教的传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