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须生到底是谁?

我记得有盖叫天,周信芳,可是怎么很多说法是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呢?

第1个回答  2007-01-21
前四须生

高庆奎

余叔岩

言菊朋

马连良

四须生

马连良

谭富英

杨宝森

奚啸伯
第2个回答  2007-01-24
更正~于魁智不是杨派~
第3个回答  2007-01-21
谭富英

嗓音宽亮朴实无华

谭富英是“谭派”最佳的继承者。他嗓音宽亮,唱腔朴实无华,不尚花巧,讲究气势,用气冲、口劲足,听来明快舒展,一泻无余。在表演上不事雕琢,朴实中见功力,善于扮演耿直忠厚的书生和重臣。

唱腔特点:谭富英的嗓音清亮甜脆,吐字行腔不过分雕琢,不追求花哨,用气充实,行腔一气呵成,听来情绪饱满,痛快淋漓。因谭在幼年学过武生,故其在武功和身段动作上颇为灵巧、利索。

代表剧目:《失·空·斩》、《战太平》、《定军山》、《桑园寄子》、《奇冤报》、《击鼓骂曹》、《洪羊洞》、《搜孤救孤》、《四郎探母》、《桑园会》、《珠帘寨》、《打棍出箱》、《御碑亭》、《群英会》等。

谭派名家:谭元寿、李崇善等。

马连良

洒脱中寓端庄 飘逸中含沉静

马连良原本在“富连成”班学武生,后改老生。在师法众多前辈艺人的基础上,他采众家之长,却决不停留在摹学具体演唱技艺的水平上,使一腔一字,一招一式,都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形成“马派”。

唱腔特点:马连良的嗓音甜净醇美,善用鼻腔共鸣,晚年又向苍劲醇厚方面发展。对于气口、音量甚至音色都有较高的驾驭能力,演唱从容舒展。唱腔新颖细腻,流畅华美,大段成套唱腔固然饱满酣畅,而小段唱腔或零散唱句同样推敲打磨,愈见精彩,决不草率从事。

代表剧目:《甘露寺》、《清官册》、《九更天》、《四进士》、《梅龙镇》等。

马派名家:言少朋、周啸天、王和霖、梁益鸣、迟金声、张学津、冯志孝等。

杨宝森

情醇雅正韵味浓厚

老生杨派成熟于50年代,其主要成就在于具有鲜明特色的唱腔与演唱风格,是杨宝森由谭(鑫培)腔入,自余(叔岩)腔出,充分地扬长避短进行艺术创造的成果。

唱腔特点:杨宝森的唱腔、唱法,纯以韵味取胜,他的嗓子宽厚而低沉,音色不够明快,音域也不广,不宜于大起大落。激昂高亢的唱腔,师从余叔岩的他却避开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擞音和颤音,又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不飘,如写字之笔笔送到。

代表剧目:《鼎盛春秋》、《击鼓骂曹》、《王佐断臂》、《珠帘寨》、《定军山》、《阳平关》、《朱良记》、《搜孤救孤》、《四郎探母》等。

杨派名家:程正泰、马长礼、汪正华、李鸣盛、梁庆云、朱云鹏、于魁智、杨乃彭、张克等。

奚啸伯

委婉细腻清新雅致

奚啸伯幼时即拜言菊朋为师,后又潜心钻研谭派演唱艺术。他嗓音条件虽不甚优越,但善于吸收融合各家老生流派之长,博采他行表演精华,遂自成一家。

唱腔特点:奚啸伯吐字是遒而不浊,行腔是新而不俗,戏路是大而不伏,作风是劲而不火,集诸子百家大成而树一帜。奚派的风格重点是“唱”,他用毕生心血积累了一整套“唱”的法则,如“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唱胡琴、让胡琴”等等,可以说他的唱是法度严谨、系统规则的一套学问。

代表剧目:《范进中举》、《哭灵牌》、《白帝城》、《失·空·斩》、《调寇》、《李陵碑》(选场)、《十道本》、《四郎探母》等。

奚派名家:张建国、张军强、赵建忠、李伯培、杨志刚、赵淑华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