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假冒发改委副司长:拜的人多了,假也成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5

如果在电脑上输入“国家发改委邹司长”进行搜寻,不难发现有这样一条《国家发改委邹司长一行莅临集团视察》的公司内部新闻,这里说的“邹司长”正是假副司长邹斌勇,而他视察的集团则是“湖南粮食集团”。一个假冒发改委副局长,如何骗过众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从众心理是最大的原因。

这篇发表于2011年12月27日的新闻中说,“国家发改委邹司长一行莅临集团视察,集团董事长谢文辉和总裁杨永圣同志陪同参观,向邹司长一行详细介绍了集团发展情况。邹司长对集团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并对集团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2012年5月20日,湖南粮食集团总裁杨永圣在电话中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当记者告知邹斌勇是一位假副司长时,他脱口而出:“啊!是假的?”沉默了数秒,随后回应称自己并不清楚这件事,现在还没法核实。同时,他表示在那次“视察”之后,粮食集团也一直未与“邹司长”有过联系。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虽然假副司长邹斌勇极力掩盖谎言,但在2011年年底,李化等人还是对邹斌勇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怀疑。经过别人的调查,最终证实邹斌勇确实是个打着发改委旗号招摇撞骗的骗子。那么,这位假局长究竟是怎么炼成的呢?

有人说了,拜的人多了,假菩萨也成真菩萨了——从众心理


在一些受骗人看来,正是由于这两位有一定社会身份的同学的引荐介绍,才使得很多官员、商人对邹斌勇“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身份信以为真。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信了,没有人会想到这些有身份的人介绍的人,竟然会是假的。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在说;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假的也变成真的了…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因为我们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指人们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的标准相一致的一种倾向。

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一个比较线条长短的实验。在实验中,有1个真的来做实验的大学生,还有6个研究者参与实验(大学生并不知道这些人是研究者),大学生总是最后一个发表意见。

当线条呈现出来后,大家都做出了一致的反应。之后呈现第二组线条,6个研究者给出了完全错误的答案(即故意把长的线条说成是短的)。这时,最后一个发言的大学生就十分迷惑,并且怀疑自己的眼睛或其他地方出了问题,虽然他的视力良好。

迫于群体压力,他还是说出了明知是错误的答案。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我们都想做正确的事;第二个方面,是为了被喜欢。

为什么没人怀疑这是个“假司长”呢?


一是当群体的人数在一定范围内增多时,人越多人们越容易发生从众。 邹斌勇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同学聚会,他对其中一位已经是中央某机关副处级干部和另一位已是一家大型公司老总的高中同学称,自己是国家发改委的正处级干部,两名高中同学信以为真,并逐渐在一些圈子中流传开来。典型的“三人成虎”。

二是群体一致性。当群体中的人们意见一致时,人们的从众行为最多 。“大家都信他,拜他,拜的人多了,假菩萨也成真菩萨了。关键是,这个假菩萨,有时还能显灵,还能给你办成事。”一位知情人做出了这样一个比方。大家都一致认为他就是真的,那么新加入的人,肯定就确信不疑了。

三是群体成员的权威性。如果所在的群体里都是著名的教授,那么即使他们说出了明显错误的事情,自己也会好好思考一下;如果所在的群体里是普通人,当他们说出明显是错误的事情时,自己肯定会立刻反驳。 “你想啊,你已经是一位领导干部了,或者是至少有几亿身家的成功商人,你介绍的人我会轻易怀疑他的身份吗?”一位受骗人这样说道。因为介绍人都是一些有身份或者地位的人——权威人物,所以人们对他们的言语就会更加的信服,而不是怀疑。

当今的社会,冒称某种身体来行骗的现象层出不穷,望大家都擦亮自己的眼睛。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群众的从众心理,也许就让“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