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农村小学教育现代化课题方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0-22
所谓的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学机制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教育条件的现代化等。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寻求政府支持,落实战略地位。
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涉及到教育的发展,学校的布局,教育经费,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学校领导和管理,依法治教,教育质量八个方面,这些指标都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依靠政府去实施。如果没有政府行为,单靠学校绝对不能实现,政府部门的决心和力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因此在我们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把政府行为,政府的领导和引导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寻求支持,落实教育优先战略地位。
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首先必须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向现代转化,正确认识未来社会的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学观等。尤其是教育管理的一把手,必须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改变以往单一型、纯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向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转化,使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现今社会,如果教育管理者仍然死死抓教学成绩这条生命线,如果死死盯着课堂教育教学这根弦,而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那么这与以往的应试教育又有何区别?这样必然注定现代化教育的失败。然而现阶段,现代化教育还没有成形,仍然以教学成绩评估学校的教学成效,尤其是作为农村小学,更难走在教育的最前沿,作为管理者又何敢轻言教育现代化,又怎能抛弃教学这条生命线!这不能不给我们留下许多的困惑:敢问路在何方?
三、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保证---教育机制、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教育机制、教育管理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有了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才能确立良好的教育机制,并将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教学管理中。这就要求有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丢掉升学考试的指挥棒,将教学的自主权放归老师。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精细化。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有超前思维、创新思维、开放思维,遵循教育规律,以现代教育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依法执教,克服教育管理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效益化。然而在现实中,多数仍然还是沿袭传统的“统管式”管理模式,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使学校组织缺乏必要的自主权,管理者不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开展工作;在人事制度上,人才难于流动,有些学校人才积压,工作量不饱满,有些学校又严重缺人,许多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在分配制度上,没有实行按劳分配,而是平均主义;在管理制度上缺乏健全的目标责任制,以致职责不清,赏罚不明,相互扯皮,工作效率不高。所有这些管理体制的弊端严重阻碍了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片面追求升学率、达标率,使学校的教育管理缺乏活力,缺乏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四、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认识是:教师不能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家、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未来的设计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同时更应是一位创造者。未来教师应具有以高学历为标志的专业知识素养;以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养;以现代化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知识技能;以社会适应为目标的能力素养;以发展自身潜能和陶冶身心为目的的多方面的文化素养。然而现在的教师层次参差不齐,思想素养良莠不等,工作能力高低差异。究其原因,除了关系网这个固疾顽虐无法根除外,就是学校只有用***,而无调配权,缺乏良好的用人机制,助长了拖沓懒散之风,导致职责不清,赏罚不明。教育要倡导公平,同样教师也要倡导公平!“干的不如站的,站的不如闲转的”,“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错”的教学管理机制,致使教师仅有的一点激情也消失殆尽,还何谈开拓创新、培养技能、陶冶身心呢?其实错不在教师,教师身处教育的最低层,可塑性很强。关键是主管部门,能够做得正,出台政策,明确职责,核减冗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扎扎实实实行末位淘汰制,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材,早日实现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五、教育现代化的依托---办学条件的现代化。
要想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办学条件、办学设施就得跟得上。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遵循需要和可能结合的原则、硬件和软件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机制,落实《教育法》所规定的对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确保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教学所需用的实验楼、多功能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活动室、阅览室、图书室、语音室,建成校园网,装备美术室、档案室、会议室等。但是,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却是农村中小学发展的瓶颈,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现在农村教学仍处在“一支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的原始阶段的学校大有所在,或者说农村中学现有的办学条件更多的是一种摆设,并不能在教学实际中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据我所知,有些学校一年也不对学生开放一次图书室,一学期也不开展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那么政府该如何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又如何使已经具备的教学设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这些无疑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严峻的课题。
总之,教育现代化,既是一种追求的理念,又是一个奋斗的目标,更是不断发展着的艰苦过程。它不仅要面对教育所服务的社会作出正确定位,还要依据自身发展规律选择定位。教育不再总是扮演追随者的角色,而是变成了先行者;不只是社会现代化的条件和工具,更是社会现代化的构成和目标。它是一项有始无终的工程,我们还处在摸索和探究中,有许多困难等待我们去克服,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我们每一位教育人都应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为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而努力奋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