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历史:漳州月港

急用,拜托了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7
  漳州月港

  漳州月港是古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明景泰到天启年间(1450~1627年),月港从一个民间自由贸易港口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外贸中心,其兴起到繁荣昌盛近200年。它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以及朝鲜、琉球、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并以吕宋(菲律宾)为中转,与欧美各国相互贸易,在我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月港一名“月泉港”,位于九龙江下游三角洲九龙江的出海口,今龙海县海澄镇。该处江面开阔,“外通海潮,内接山涧”,“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 月港附近海域,古名“圭海”,盖以海口圭屿而得名。圭屿又称“鸡屿”、“龟屿”,它屹立海中,是水路入漳的门户。明万历元年(1573年)建塔于圭屿,为港口标志,后年久圮废。月港西域是九龙江北溪、西溪交汇处“三叉河”,有浒茂、乌礁诸洲,水路分中港、北港、南港;东域港口圭屿以外为厦门港,是月港海贸活动范围,外有中左所(今厦门)、浯洲屿(今金门),为港口海上屏障。 月港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21.4℃。它属强潮型河口内港,潮流为往复流半日潮浅海潮港。海潮由港口濠门(屿仔尾)、海沧两峡入,流分三脉:一脉入柳营江(江东桥),沿北溪上溯至龙津溪交汇处蓬洲头,今河床淤浅,潮流影响仅抵郭坑;一脉入浮宫港,沿南溪上溯抵白水营止;一脉由月港入福河。沿西溪上溯绕漳州城南抵茶铺,今河床淤浅,潮流影响仅抵芗城下游碧湖。每月初三、十八为大潮水。潮汐规律:“日潮大于春夏,夜潮大于秋冬,潮之极涨,常在春秋之中,涛之极大,常在朔望之后”。 月港水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不仅包括九龙江流域,还可以延伸至汀州、赣南、湘南以及闽北、浙江、江淮等地。腹地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食、水果,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美誉。经济作物有甘蔗、水果(荔枝、龙眼、柑桔、蜜柚、香蕉)、木棉、烟草、茶、花生、黄麻等,驰名中外。明代的矿冶、制糖、制茶、纺织、陶瓷、造纸、造船等手工业比较发达,尤以纺织为最。当时漳州产的天鹅绒、漳纱、漳缎、漳绒等,皆畅销国内外市场。其他如铁铜器、牙雕等手工艺品也是不可多得的外贸重要商品。 月港主航道西起普贤,沿南港顺流往东,经海澄港口、大泥尾、圭屿、中左所,由浯屿担门出海,而后分东西航线。普贤至圭屿港道,长17公里。“此间水浅,商人发舶,必用小舟曳之,舶乃得行”。圭屿至担门航道,水深约30米。月港的停舶点,散布于北岸的嵩屿、海沧、石美、玉洲、澳头和南岸的屿仔尾、海门岛、浮宫、月港、石码、福河以及港口外的大径、卓岐、浯屿和中左所等。主要港口是海澄月港,为当时海贸商品、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集散地。月港附近的玉洲、海沧、福河、石码、浮宫、屿仔尾、大径、卓岐等多为“北船”(航行于温、宁、沪、津)和“横洋船”(川走台湾、澎湖)的停泊发船点。各处均有石砌小道头,尤以月港码头最为密集,据遗址考察,仅月港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就设7个码头,其他尚有内港码头多处,皆为石砌坡式的小道头。饷馆码头在港口右侧,民国9年(1920年)改建,今为海澄客运码头。容川码头在港口右侧,明万历年间建,当时为大型码头,今为港口农运码头。 九龙江海口中左所(厦门)、浯洲屿(金门)是月港洋船商舶进出门户。元政府在中左所设嘉禾千户所。明初,置守御千户所;移永宁中、左两所兵戍守,故称“中左所”。浯洲屿置水寨千户所,万历间,明政府在中左所设“商引”(即海关)以征“舶税”。洋船商舶从月港启航后,需在中左所“盘验”,而后移驻曾厝澳候风开驾。 明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月港“人烟辐辏”、“商贾咸聚”,成为闽南一大都会,有“小苏杭”之称。嘉靖三十年(1551年),置靖海馆,设通判。正德以后,月港海外贸易超过福州、广州。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12月,遂置海澄县。隆庆元年(1567年),取消“海禁”,海澄正式开设洋市,海外贸易更加发展,成为当时我国最繁荣的外贸港口而闻名于世。万历年间(1573~1619年)盛况空前,“四方异客,皆集月港”,“泉漳商民,贩东西二洋,代农贾之利,比比皆然”,每年进出月港的大商船大者宽三丈五六尺,长十余丈,载重100多吨,来往船只之多,载重吨位之高,在当时都是相当突出的。刚开禁时,政府收取舶税仅3000多两,万历四年(1576年)增至万两,十一年(1583年)再增至2万多两。海舶所到国家和地区,西洋方向有:交趾、占城(以上今越南境内)、暹罗(今泰国)、柬埔寨、大泥(今泰国南部)、吉兰丹、丁机宜、彭亨、柔佛、麻六甲(以上均在今马来西亚)、旧港、阿齐(以上今苏门答腊)、瓜哇、诸葛担兰、文郎马神(以上今加里曼丹南部)、吉思地闷(今帝汶)等;东洋方向有:大港、彭家施兰、吕宋、三宝颜、棉兰老、苏禄、民都洛(以上今菲律宾)、美洛居(今鲁古群岛)、渤泥、文莱(以上今加里曼丹北部)等,日本也是月港商船常到的重要国家。由于倭患,明政府严禁与日通商,开禁之后也只准贩东西洋,但私商“率多潜往”,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福建赴日商船遇台风漂流到朝鲜,达千人以上,其中多系漳州人。当时月港输出货物主要有:丝绸、布匹、瓷器、茶叶、砂糖、纸张、果品等;输入有:香料、珍宝、番米、椰子、绿豆、番被、番藤席、草席、番纸、番泥瓶、番镜、火炬、粗丝布、西洋布、漆及皮货、矿货等。天启年间(1621~1627年),西方殖民者东侵,南洋各地为其控制,中国领土澎湖列岛和台湾也遭侵略,并屡次进犯福建沿海,月港海外贸易受到极大危害和削弱。加之战乱频仍,清初的禁海、迁界,使月港完全衰落而一蹶不振。郑成功占据厦门时,厉行“以商养军”,大力发展海运,厦门港遂兴起,地处其后方本来就以厦门为出海必经地的月港,其作用渐被厦门所取代。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厦门设海关,正式取代了月港的海外贸易地位,内河、近海的水运中心也向漳州府靠拢而移至石码港,海澄港只起一般小港口的作用。民国11年(1922年),拆除海澄旧城,修建港口江岸,在古饷馆码头处兴建1座石栈桥式踏步码头,长23米,宽3.9米。1956年在码头兴建1座客运站,内设候船室、售票处,为客运专用码头。1972年在客运码头边侧建1座坡式码头,长25米,为货运和渡船码头,左侧有1个简易渡头。 客运码头前沿水深2米许,可停泊百吨以下船舶,高潮水面近码头面,标高3.4米,港口年货运吞吐量4.72~6.6万吨,年客运量5~6万人次。主要出口物资为粮食、沙、水泥、木材等,外贸物资为葱头、罐头等,进口物资为煤、化肥等。1989年货物吞吐量6.93万吨、旅客28.65万人次。 海澄是石码港的一个作业点,石码港位于九龙江下游的三角洲河口南岸龙海县石码镇锦江道,是古月港停泊点之一、九龙江内河水运中心。附近港域开阔,港内有乌礁、浒茂诸洲,水路分北港、中港、南港。南港是石码港口航道,上游西至福河,下游东至草尾,长8公里,宽410米,枯水期水深1~2米。港口码头泊位集中于锦江道,码头岸线长4600米,公路距漳州市区22公里,距厦门64公里,距省会福州324公里;水路距厦门19海里,距香港306海里。港之北岸有鹰厦铁路连接全国各主要城市。1986年,辟为漳州市外运装卸点。 石码港所在地石码镇,为龙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漳州平原东部九龙江下游三角洲,县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福建农业高产区和粮食基地之一。石码港经济腹地广阔,除本县外,还有九龙江上游流域的平和、南靖、华安、长泰、芗城等地,可延伸至闽西和赣南地区。自明清以来,石码港一直是漳州地区重要港市,进出物资的集散地和转运点,也是漳州华侨出入境的主要港口之一。 1982年,厦门海关在石码设点。主要码头有: (1)客运码头 在锦江道驳岸中侧,利用旧驳船设浮动码头,置2座木质浮桥,长4米,宽5米,供旅客上下通行,码头前沿水深1.30~1.80米。 (2)箭道埕外运码头 1970年修建为大型货运码头,1986年辟为外运码头,1987年将毗连的中巷码头并入,改建为箭道埕外运码头。码头主体20×9米,为台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码头前沿水深1.9米,距前沿3米水深2.00~2.70米,可靠泊400~500吨位货轮,码头置3吨起重吊机2台,可同时装卸。建有堆场2500平方米,专用仓库200平方米。 (3)饷馆码头 1979年建为平台式码头,设起重吊机1台,为粮食、煤炭专用码头,可供百吨位货轮停泊。 (4)盐馆码头 1975年于旧码头左侧增建石堤驳岸,置起重吊机1台,为盐业专用码头,可供百吨位货轮停泊。 石码港1985年货物吞吐量23.72万吨,旅客进出22.34万人次;1986年货物吞吐量13.11万吨,旅客11.43万人次;1989年货物吞吐量已达22.35万吨,旅客24.58万人次。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443028.htm?fr=ala0_1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