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7-29
在高考评价中,区分度是一个关键指标,它衡量了试题对考生能力的区分程度,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数值越高,表示试题设计的质量越高,能够更有效地鉴别考生的素质。区分度本质上反映了题目的鉴别能力,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题目是否能准确测量或预测特定能力,以及它在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如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该题上的表现以及总分数的一致性。
计算区分度(D)通常涉及两个关键参数:高分组(27%得分最高者)在该题的通过率(PH)和低分组(27%得分最低者)的通过率(PL)。区分度的计算公式为D=PH-PL,其中PH是假设为高分组时的难度值,而PL则是假设为低分组时的难度值。
高区分度的题目对于测试的信度至关重要,意味着测试的可靠性会提升。因此,优化题目的区分度是提高测试有效性的策略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区分度与难度之间存在关联,中等难度的题目通常能提供最佳的区分效果,过难或过易的题目可能都不利于有效区分考生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