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满嘴高并发,编码能力却稀松平常的程序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6

我是搬砖哥我来回答。

高并发的核心原理,是网络io的事件处理机制,就细节来说,一些重要环节,比如协议的断包组包处理,还是比较复杂的,但就大部分的面试和日常工作来说,做到切实理解reactor机制的核心,就差不多了。关于高并发,可以多看下陈硕的那本书。

关键问题在于如果编程能力很稀松,那么问题很大,简单说交给一个任务,或者解决一个问题,动手能力弱的话,可能会久搞不定,还容易出错。对于开发岗位来说,现在公司不论大小,日常工作不会有特大难度或规模的开发,换句话说谁的基本功更过硬,谁的任务往往完成的又快又好。

动手能力弱有个特别简单直接的改进方法,就是刷leetcode之类,把代码先写起来。不论什么语言,先多写,写的多了自然不会稀松。

然后从简单面向对象到最基础的两三个设计模式,串行到并行,结合自己的编程语言,把语言的特性逐渐吃透,过程也是和刷题一样,写代码不断加深印象。包括学一门新的编程语言也是如此。

对大多数人来说,达到编程高手都不容易,但达到合格员工完全可以的,付出够的努力即可,好脑子不如烂笔头。

满嘴高并发的前提是真的要接触过高并发系统,或者目前正在负责的就是高并发系统。

如果压根就没有接触过高并发系统,或者连百万级用户的系统都没负责过,就不要谈高并发。因为,99%的程序员都接触不到高并发系统。

高并发这个词语对于我,或者说对于我的项目组一点不陌生,因为我们做的是真正的高并发系统,当 然不是那么的“高”,算是一般高并发吧!集群的QPS在15万左右。






高并发系统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高”的倾斜性。 根据“二八”原则,80%的请求都发生在20%的时间内 。也就是说,系统只有在20%的时间面临高并发请求,其余时间并非高并发请求。而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做好系统的弹性扩容伸缩。我们可以根据前置负载均衡器的QPS(SLB)、CPU等指标弹性的扩容或者收缩机器。这样,当请求量大的时候,我们就自动扩容更多的机器来处理请求,当请求少的时候,我们就收缩机器,降低成本。



总之,高并发系统所涉及到技术是非常复杂的。 如果想侃侃而谈高并发概念,必须要亲身实战过高并发业务 。通过高并发业务的实操,我们能更深的理解高并发的精髓。至于,编码...我觉得是最底层的工作,只要思路清楚,写代码就是个体力活。

面试造航母,工作拧螺丝

给我第一感觉是这人可能培训班出来的,因为培训班天天拿这些来忽悠人,90%以上的的公司都没什么高并发,说这些无非显得自己很牛逼,我对这种人都笑笑而已,同行之间都知根知底,忽悠外行吧!

高并发怎么做?把别人写好的框架,多配置几个线程,内部代码基本还是单线程处理逻辑,最多做个互斥锁,遇到高并发就选择非并发的服务器或者组件来避开,然后数据分发给多线程。

现在有多少人自己写并发的?很少了

不会高并发。

自己写了个框架,2000一年的入门服务器。可能也就只能顶几百并发吧。然后拿去做了个项目,后来法律出来了,停了不做了。

不过如果从技术角度看,要15万的并发,快速的做法就是上硬件负载均衡。然后堆服务器,数据直接进内存数据库,后台慢慢进关系数据库。

毕竟我这边就一个人,短时间要上大并发,还是用设备顶省事。

背的面试题呗。

现在招聘,尤其是互联网公司招聘,一看学历是否符合,二看面试题背的是不是6。

至于写普通代码的能力,who cares ,反正进去是上螺丝。

张嘴就来高并发,一开始是由培训班带来的风气,他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吸引生源,后来慢慢的就转变成面试内容,90%的应用开发都没有高并发

我很少会说高并发,但是我会经常说并发编程,两个概念。高并发涉及到的知识点太多了,不光是并发编程这一块。而且一般公司也用不到高并发。不过并发编程就不一样了,并发编程还是很多项目会用到的。所以,切合实际,可以从并发编程入手。

都是为了找工作,没啥好说啊!只能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