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印证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3

1. 轻松搞定文言文,只需掌握这几个简单的方法

技巧一:字形推断法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构成的。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就可掌握词义。

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如“沿溯阻绝”(《三峡》)中“绝 ”为“断”;“哀转久绝”(《三峡》)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

“绝”也有“极点”或“极”的意思,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如“绝巘多生怪柏”(《三峡》)中的“绝”就是“极点” 或“极”的意思。技巧二:语境推断法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我们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觥筹交错”中“错”字的意思就是“交叉、错杂”。技巧三: 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几欲先走”中的“走”,可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来理解,义为“跑”。

技巧四:课文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一句中的“过”字,如果联想到“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过”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字的意思也是“有过错(或犯错误)”。

技巧五: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如“地方”在古代就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义;再如“感激”在古代也是两个词,是“感动奋发”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之意。

技巧六:对句判断法又称“语言结构推断法”, 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中,因“腰”与“戴”对应,我们就可判断“腰”在此处应为动词,解释为“腰佩”。

2. 文言文法包括哪些

文言句式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洗扛浮!保ㄍ醢彩队伟郊恰罚?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3. 文言文 啮镞法 原文及译文

原文:隋未有昝君谟善射,闭目而射,应口而中,云志其目则中目,志其口则中口。有王灵智学射于谟,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谟,独擅其美。谟执一短刀,箭来辄截之。惟有一矢,谟张口承之,遂啮其镝。笑曰:“学射三年,未教汝啮镞法。”

译文:隋朝末年有个叫昝谟的人擅长射箭,闭着眼睛射,应声而中,说射中眼睛就中眼睛,说射中口就中口。有个王很聪明就向谟学射,认为学到了全部的(射箭的)妙处,想射杀谟,一个人掌握这种美妙(的箭法)。谟手拿着一把短刀,箭射来就砍断他。只有一只箭,谟张口接住,然后咬断箭头。笑着说:“学射箭三年,没教你咬断箭头的方法”

4. 文言文中那句话印证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是说,用兵之道,最高明者乃以谋略取胜;其次以外交取胜;以兵戎相见,攻城拔池,乃为最下之策。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就使别的国家放下武器,停止战争,这是战争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则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

据《墨子·公输》记载,春秋时,楚惠王为了北上争霸中原,决定向宋国进攻。当时有一位能工巧匠名叫公输班,受到楚惠王的重用,制造了云梯、撞车、飞石、联珠剪等新式攻城武器,这些武器在当时确实具有很强的威力,用于攻城战中十分有效。宋国知道楚国又要来进攻,举国上下十分惊恐。墨子得到这一消息后,就赶紧带着三百弟子赶到宋国去。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兼相爱”,反对战争。他到了宋国后,就教宋国的军队进行防御的方法,又把弟子们布置在关键的城防要塞。然后他自己徒步走到楚国去,劝说楚王不要攻打宋国。但是楚王认为,楚国兵力强盛,公输班发明的攻城武器非常先进,一定能攻下宋国,因此拒绝了墨子的要求。墨子见劝说不了楚王,于是就告诉楚王说:“您能攻城,我就能守城,您是攻不下来的。”楚王不信,于是就把公输班叫来,要两人比画对阵,看看谁有能耐。

墨子解下自己身上的皮带,围在桌上当做城墙,再拿一些木块当做守城的器械,就同公输班演示起来。公输班攻城,墨子防守。公输班用云梯,墨子就用

火箭;公输班用撞车,墨子就用滚木礌石;公输班挖地道,墨子用烟熏。公输班一连用了九种攻城方法,均遭到了墨子有效的抵抗,不能取胜。公输班的攻城方法用完了,而墨子的守城方法还有几种没有使用出来。楚王在一旁看得很清楚,公输班输给了墨子。但公输班却对墨子说:“我现在知道战胜你的方法了,但我不说。”墨子也针锋相对地说:“我也知道你战胜我的方法是什么,我也不说。”

二人打的哑谜使楚王困惑不解,就偷偷地去看望墨子,问他究竟用什么方法战胜对手。墨子直言不讳地告诉楚王说:“公输班的意思是要您杀了我,这样就没有人知道抵御他的方法了。其实不然,我来的时候就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我已经派我的大弟子禽滑厘率领三百弟子帮助宋人守城,我已把所有的防守方法都交给了他们,他们每个人都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抵抗公输班的进攻。因此杀了我也是没有用的。”楚王被墨子的坦诚打动了。墨子又进一步对楚王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大王如果用心治理,一定会富甲天下。而宋国的土地方圆不足五百里,物产也远不及楚国丰富。您去攻打宋国,就好比扔掉自己华贵的马车而去偷别人的破车,丢掉自己的锦绣长袍而去捡别人的破短袄,岂不被人耻笑!”楚王听了墨子的一席话,感到非常羞愧,就放弃了进攻宋国的打算。

这可以说是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范例。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大都是通过外交途径,运用恰当的谋略,使对方感到通过战争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或者用第三种力量加以制衡,使其不敢贸然动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史上,外交战史不绝书,外交谋略层出不穷,丰富多彩。诸葛亮叫刘备修一封书信给马超,便阻止了即将南下的30万曹军。这就是伐交谋略的作用。唐太宗也说过:“魏徵一言,胜十万师。”

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在外交中采取种种手法,或施以小恩小惠,或以甜言相诱,或以卑辞相接,使对方放松警惕,麻痹大意,当对方毫无警惕的时候,突施攻击,一举成功。春秋初年,郑国国君郑武公为了拓展疆域,决定灭掉邻近的小国胡国。为了麻痹胡国,他把女儿嫁给胡国国君,表示两国亲善。郑武公召集大臣开会,讨论先向哪国用兵。大臣关其思说:“胡国最近,是最好的目标。”哪知郑武公听了却十分生气,责骂道:“郑、胡两国长期友好,又是我的姻亲之国,你居然要我的攻打胡国,实在是天理难容。”立即下令把关其思推出斩首。胡国国君得知此事,大为感动,放松了对郑国的警惕,不再在边境设防。这时,郑武公突然发动奇袭,轻而易举就灭掉了胡国。可怜关其思,不明郑武公的谋略,糊里糊涂便做了外交的牺牲品。

5. 文言文 “逆”有什么用法

文言文 “逆”用法:

①迎;迎接。《国语·晋语》:“吕甥逆君于泰。”

【又】迎敌;迎战。《赤壁之战》:“将兵与操并力逆操。”

②预先;预料。《孔雀东南飞》:“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③不服从;违背。《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④叛逆;骚乱者。《后序》:“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逆计】⒈谋反。⒉预测。

【逆鳞】古谓龙的喉下有逆鳞,如被触摸,则必杀人。后因谓臣下直谏触犯君主为“逆鳞”。

【逆旅】客舍;旅舍。

【逆诈】事先即猜疑别人存心欺诈。

6. 文言文中的”法“是什么意思

法的古汉语意思

①<;名>;法令;法律;制度。《察今》:“故治国无~则乱。”

②<;名>;标准;法则;规律。《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言而世为天下则。”《察变》:“此物能寒,~当较今尤茂”

③<;名>;方法;做法。《谋攻》:“凡用兵之~,全国为上。”《采草药》:“古~采草药多用二、八月。”

④<;动>;效法;仿效。《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常可。”《察今》:“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

⑤<;名>;佛教的道理。高适《赠杜二拾遗》:“听~还应难。”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