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感恩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09
1. 古人对感恩的文言文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竟夜孤灯剪影萧,视子如蛟,望子腾霄. 悠忽双鬓冷霜飘,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卅二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劳,跪乳羊羔,还报今朝.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2. 关于感恩的古文名句大全
1、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感恩的名言
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关于感恩的名言警句
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6、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7、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8、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9、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
10、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
11、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肖楚女
12、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13、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日本谚语
14、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6、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日本谚语
17、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中国谚语
1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1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2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21、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2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含液亲厚之。——格言联璧
23、采纳哦
3. 古代丈夫感谢妻子的文言文
无相关内容。
4. 有感恩的古文吗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应该算吧,主要集中于感亲人之恩:
【项脊轩志 归有光原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积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 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选自《四部备要》本《震川先生集》
【项脊轩志 归有光译文】
项脊轩就是旧日的那间南阁子。 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容得下一个人居住。这是间历经百年的老屋,泥浆渗漏,由小孔滴下,积聚的雨水,透过缝隙直往下淌。 我常想挪动一下桌子,但左看右看也没个可以安置的地方。屋子又是朝北的,照不进阳光,一过中午,室内就昏暗了。 我略为修补,使它屋顶不漏,前面开了四扇窗,在庭院的四周筑起了围墙,用来挡住南射的阳光,借助阳光的反射,室内才透亮起来。又在庭院中栽种了兰花、桂花、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加了光彩。 书籍放满了书架,大声吟诵,晏安自得,有时则默然端坐,外界的各种声音都听得见。可庭院中显得特别寂静,小鸟不时飞来啄食,有人来它也不飞走。 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投影,纷杂错落,随着风的吹拂,影子也在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然而我居住在这里,可喜的事多,可悲的事也多。 在这之前,庭院南北贯通,是个完整的院子。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庭院内外开了许多小门,隔墙垒得到处都是。 东家的狗冲着西家叫,来了客人得穿过厨房去吃饭,鸡都栖息在厅堂上。庭院中先是扎下篱笆,后又垒起了墙,一共变动了两次。 我家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间屋里住过。她是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做过两代人的奶娘,我母亲生前待她很好。 屋子西面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来过,老婆婆常对我说:“那里,就是你母亲曾经站立过的地方。”她又说:“你姐姐在我的怀里,呱呱地哭着,娘听到哭声用手指敲敲房门说:‘女儿冷吗?是想吃东西吗?’我隔着门板应声回答”。 话还没说完,我就哭了,老婆婆也哭了。我从儿童时代起,一直在这项脊轩中读书。 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对我说:“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像个女儿家呀!”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房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一会儿,祖母拿着一块象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