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72篇名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1

1. 高中生必背的72篇古文有哪些

劝学

师说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六国论

阿房宫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离骚(节选)

指南录后序

五人墓碑记

烛之武退秦师

谏太宗十思疏

廉颇蔺相如列传

鸿门宴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察今(节选)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黄花冈烈士事略》序

蜀道难

登高

琵琶行

锦瑟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滕王阁序

秋声赋

陈情表

项脊轩志

长亭送别

报任安书

渔父

逍遥游

兰亭集序

(我知道的就是这些篇目,现提供给你。)

2. 72.求文言文翻译句子

72.求文言文翻译句子。

悬赏分: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72、①觉今是而左非。《归》 ——我觉得今天这样才是对的,昨天是不对的 ②是己而非人。

《问说》(刘开) ——凡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都是不对的 ③是诚何心哉?——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呢? ④《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⑤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如何能分辨我是男的还是女的 ⑥无乃尔是过与?《季》——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3. 高中古诗文72篇是哪些

高中古诗文72篇是:

一、必修(10篇)

《论语》、《劝学》、《屈原列传》、《谏太宗十思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答司马谏议书》、《赤壁赋》、《项脊轩志》

二、选择性必修(10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报任安书》、《过秦论(上)》、《礼运》、《陈情表》、《归去来兮辞》、《种树郭橐驼传》、《五代十伶官传序》、《石钟山记》、《登泰山记》

三、选修(12篇)

《老子》、《季氏将伐颛臾》、《大学》、《中庸》、《孟子》一则、《逍遥游》、《谏逐客令》、《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黄冈竹楼记》、《上枢密韩太尉书》

四、诗词曲(40篇)

《静女》、《无衣》、《离骚》、《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拟行路难(其四)》、《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燕歌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阳楼》、《琵琶行(并序)》、《李凭箜篌引》、《菩萨蛮》、《锦瑟》、《虞美人》、《望海潮》、《桂枝香·金陵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登快阁》、《鹊桥仙》、《苏幕遮》、《声声慢》、《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念奴娇·过洞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玉案·元夕》、《贺新郎》、《扬州慢》、《长亭送别(坐宫、端正好)》、《朝天子·咏喇叭》

4. 下面几篇文言文的名句

一、爱国爱民篇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 游< >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唐杜牧< >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 >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 >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二、壮志篇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 > 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清曹雪芹< >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 > 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清石玉昆< > 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 巢< > 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 翰< >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 三、道德品行篇 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 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

5. 文言文名句大全

马不伏枥,不可以趋远。——《后汉书》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晏子春秋》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孔子家语》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哀莫大于心死。——《庄子》 更多古文名句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身修然后可以理家,家治然后可以治国。——恒宽《盐铁论》

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王符《潜夫论》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荀子》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6. 文言文名言名句

结交行 古人结交惟结心,此心堪比石与金。

金石易销心不易,百年契合共于今。 今人结交惟结口,往来欢娱肉与酒。

只因小事失相酬,从此生嗔便分手。 嗟乎大丈夫,贪财忘义非吾徒。

陈雷管鲍难再得,结交轻薄不如无。 水底鱼,天边雁,高可射兮低可钓。

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量。 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

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自后无情日,反成大是非。 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

(《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

7. 文言文名句

1、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释义:平坦而又近,那游泳的人很多;危险远去,那么来的少。而时代的奇特、怪异,不寻常的观察,常在险远,但人们很少到这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2、孟子《鱼我所欲也》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释义:与苍茫的青山、浩渺的夕阳相比,人生的荣辱得失或许也是转瞬成空。如果可以,不妨活得稍微潇洒一些。

3、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释义:“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

4、佚名《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释义:山上有林木,林木有枝,心喜欢你啊你不知道。

5、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释义: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

8. 中考必背73篇古诗文言文赏析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戌,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烟。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 文言文经典名句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原文: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此木是柴山山出

因火生烟夕夕多

日上山,月上山,山上日月明;

青海湖,水海湖,湖海青水清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13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提笋母怀儿

14 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逆臣

20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