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体检无用,有人说必须每年体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9

2018年,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在报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中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除老年人外,人们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最终死亡率并没有多大影响。"目前医学界对待体检的态度基本分为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定期接受体检能够提前发现健康隐患,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另一派认为则体检不仅无用而且且还会造成身体损害,无症状、疾病风险指数不高的人群没有必要进行体检。>>>事实到底如何呢?<<<健康体检指什么体检主要分为三大类:

1.医疗性体检由于出现疾病症状而到医院相应科室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是以疾病诊治为目的的体检。

2.社会性体检即入学、入职、出国、入伍或从事某种特殊行业所进行的体格检查,是以某项特定工作或行为的体检。

3.健康体检针对未病、初病或将病的健康或亚健康人群的体检,或称之为“预防保健性体检”。

健康体检可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明确身体有无异常体征,从而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有些异常体征属于生理性变异(不同于病理性变异,正常人也可以出现, 不算是疾病),定期复查就可以;有些异常体征可能是疾病危险因素,需要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去干预和纠正;而有些体征则就是疾病的诊断依据,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确诊。

80%恶性肿瘤未能早期发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罹患某些疾病的几率会成倍增加。一些特殊行业还要承受“职业病”的风险,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许多疾病也已蔓延到更加年轻的群体。

这些疾病大都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往往有严重的后果。而对于很多疾病来说,能否早期发现并且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目前我国每年死亡率排在第一位的疾病是恶性肿瘤。依据现在的医学技术,80%-90%的恶性肿瘤如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大多数早期癌通过手术可以根除,并长期存活。

例如:早发现的一期食道癌5年存活率是90%~95%,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达95%以上,早期发现宫颈癌存活率可达到90%,80%的早期肠癌可被治愈 。

但遗憾的是,目前几乎80%的恶性肿瘤都未能在早期被发现。这不是由于我们医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问题,而是由于某些疾病在早期没有症状,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国家癌症登记数据库报告,我国癌症死亡患者中约60%可预防和避免(65.9%男性、42.8%女性);发达国家约30-40%。其中一部分可以通过防止诱发癌症的因素例如吸烟、喝酒、感染等来避免。通过定期体检也能发现很多早期隐匿的疾病,可进行早期干预并控制疾病发展。

体检无用还伤害身

许多专家及科研机构对健康体检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体检不仅对降低死亡率没有作用,无用的体检项目还会损伤正常人的身体健康。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在2018年的报告《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中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除老年人外,人们做不做健康体检,对最终死亡率并没有多大影响。"

事实上,只有有效的体检才能发挥作用,否则频繁的检查和过多的体检项目只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人体健康。

例如因过度体检而接受过多的CT强辐射会提高患癌风险,某些检查如子宫颈抹片检查对21岁以下、65岁以上女性是多余的,但拍胸片作为非儿童、非孕妇的常规体检项目则对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在体检过程中,有时还存在某些良性结果被夸大,体检机构或医疗机构利用知识的不对称性从中牟利,引导病人做昂贵且具侵害性的手术,结果却没发现任何严重的问题,反而给受检人带来恐慌,损害身心健康。

因此体检报告最好依靠专业医生进行深度解读,获得可靠的健康状况评估及建议。

怎样才是有效的体检?

有效的体检,应该是“基础+自选”的结合。体检并不是价格越昂贵、套餐越豪华就越好,而是选择适合的最好。

不同人群应该有不同的侧重项目,在进行基础项目的体检后,还需要根据性别、年龄、职业、家族因素等定制个性化体检项目。

体检还应针对具有不同风险因素的人群(例如不同职业、有家族病史的人群等)提出每年检查一次的方案,而另外一些项目则可以相隔几年查一次。
此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每年的体检次数也不尽相同。

年轻人一般一年查体一次即可;育龄妇女建议半年查体一次;四十岁左右的人查出有某项症状后,应半年查体一次,最少应一年一次;年龄再大一些的人群半年查体一次,有些指标出现异常之后应三个月查体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