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走出焦虑感悟(三)接纳孩子生病的事实有多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我相信很多爸爸妈妈可能孩子已经不能去上学了,自己还是处在第一阶段,气愤至极,辛辛苦苦培养的孩子整天瘫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睡醒了打 游戏 ,说不得骂不得,你愤怒,他比你还愤怒。好好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流着眼泪在心里大声地质问。

愤怒、委屈,无法言说的苦楚,让好多妈妈发出了生不如死的呐喊。

最后发现孩子出了问题了,焦虑了,抑郁了。不相信,不理解,不甘心,这个时候看似爸爸妈妈要比生病的孩子痛苦一万倍。想想看,假如我们的亲人生病住院了,需要我们去陪护,我们却比病人还要痛苦,还要脆弱,那怎么能有力量陪护好病人呢!所以想要做到有效陪伴,必须要接纳孩子生病这个事实。他不起床是无力起床,他不学习是无力学习,他不出门是无力出门,一切都是病在作祟。即使通过休养陪伴他看起来好多了,或者在我们眼里已经完全好了,可只要是一提上学立刻就关门不出来了,在我们看来他有时是气急败坏的。其实他就是害怕学习,害怕去学校,这不是懒惰,不是不上进,是病,是情绪障碍让他无法拿起书本,无法走进校门,至于原因,所有的孩子出现问题都跟家长,跟家庭有关,无一例外,这是我准备下一次要说的问题。

接纳,我理解的接纳是接受和包容的意思,接受孩子生病了这样一个事实,包容他的病态,包容他因病作出的反应。接纳可不是认为孩子可能这辈子就这样了,没什么指望,于是彻底不管不问,那是放弃,那不是接纳。

记得我儿子在还没有休学,只是在家休息了二十多天了,活蹦乱跳有说有笑的,我和他爸就想让他去上学,他低下头不吭声,他爸说:能吃能喝有什么病?明天必须去学校,装也要装出个学习的样子!孩子再没有说过一句话,第二天我送他上学,其实是逼他上学,就发生了倒在路上那件事,再一次逼着上学就发生了倒在家里的地上昏睡一下午那件事。可以说是前功尽弃,看着孩子痛苦的样子,我心里想,永远不会提上学了,哪怕和孩子去摆个小吃摊也行,一辈子安安稳稳自食其力。可孩子刚刚见点儿好,上学的年头就又冒出来了,就跟孩子的病一样,上学也成了我的病。反复一次,要恢复到能吃能喝活蹦乱跳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全部的修复需要时间,我们往往着急中考,着急高考,着急这样那样的考试,总之就是急得不行不行的,可是急不仅没用,还会让孩子更糟,会让修复的过程变得更长。

家长急的是难道要就这样下去,他除了吃喝睡觉打 游戏 什么也不干,这不是就废了吗?我们花费这么多的心血来呵护他绝不是要废了他,需要时间,这不是长了个瘤,切掉了修养几天就没事了,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在掌控这他,需要更多的心血和智慧,更多的爱和时间来修复。记得我给孩子开修学证明是那位老大夫说,这你不用发愁,孩子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调理调理就好了,如果真是什么不治之症,你又该怎样。我听了之后心里真的很安慰,因为孩子是可以好的,抱着这个信念,包容孩子的症状,允许它们的存在,给它们腾出空间,它们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只是温柔地允许那些东西来去自如,哪怕它就是个魔鬼,事实已经证明他不能把孩子,把我们怎么样,你不怕它,孩子就不怕它,我们都不怕它了,它就不来了。你不怕它了,它来时你就不会惊慌失措,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关心孩子,但不强调症状,驱寒温暖,不问症状,有时看到他难受,也要视而不见,你强大,孩子就强大,孩子强大了,它就真的不敢来了。因为它是由情绪引发,一颗平静安稳的心就是制服它的利器,平静安稳地陪在孩子身边,陪他做“无用”的事,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孩子能和你交流了,爱出门了,爱运动了,脾气也很少发了。切记,这时候,不提学习,不提学校。不是永远不提,是还不到时候。

爸爸妈妈们啊,稳定你的情绪,不要用你的着急慌忙、气急败坏去引发孩子的不良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崩溃,就生不如死,你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崩溃的孩子,用你的沉静安稳积极向上去影响他,用你的成熟智慧去带动他,把他从那个灰色的,黑暗的情境中带出来,只有你能,因为你是爸爸,是妈妈,是他最在乎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