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是外向者,内心是内向者的人,是孤独还是遁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这样的人应该有很多,我身边就有好几个,有的,内心真的善良,有的,内心邪恶,总之,他们都非常擅于伪装!

心思比较单纯的人,跟这样的人交往要小心,但这样的人也并不难识别,比如他们不会轻易和别人说心里话,不会轻易告诉别人自己的隐私,有的人好像对谁都特别友善,很少流露出过激的情绪,见谁都是哈哈哈的,但一旦你和他/她深入交往,了解一下原生家庭,可能你就会知道他/她的内心,究竟是内向或是外向。

表面外向不是问题,说明他们在表面上还希望和别人获得连接。

内心内向有很多种可能,有可能他们的内心是孤独的,不相信任何人的,也有可能,他们内心本身就只是住着一个脆弱的小孩,还有可能,表面外向只是“面具型人格强化”,刻意让自己适应环境,这样的人,内心也并非真正的冷漠,也可能被熟悉的人称作“有城府”“虚伪”成都话叫“假”,其实这些,都只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始终住着一个在小时候或者是青春期,没有被认同,没有被接纳,没有被别人欣赏和鼓励过的小孩子,甚至有的人还有过更恶劣的经历。

于是他们就选择把内心那个脆弱的自己深深地藏起来,成年以后,也许他们意识到内心还藏着这么一个脆弱的小孩,也许他们意识不到,但是这个孩子始终扎根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潜意识里那个脆弱不自信的自己,总是在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所以他们给自己带上“表面外向”这样的假面具来保护自己。

人是群体性 社会 动物,没有人天生就喜爱孤独的。

表面外向,内心内向的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是源自于“没有让他/她”感到安全的人或环境,他们的内心常常蜷缩在孤独和寂寞里,因为那个角落使他们感觉到更安全,和别人的相处让他们感觉到无形的危险和压力。

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和自己相处的时候,那个内向的人才会显露出来,自己舔舐伤口。

慢慢地就习惯了。

所以你会发现,内心内向的人,都爱晚睡,或者睡不着,表面和内心一样外向的人,基本上很多倒头就睡着了,有什么不愉快,他/她在白天已经直接说出来,不开心把脾气发出来,所以不会情绪上每天不会“带帐”,是真正有点“没心没肺”。

但是表面上,他又特别需要和别人在一起,人都是 社会 性动物,需要良好的 社会 关系,从小时候到长大了和别人在一起时,总有言谈举止交流让他感觉到愉快轻松的人,他的内心深处害怕孤独,但是并不是渴望孤独,相反受够了孤独的人,更渴望和别人产生连接,更渴望和别人有更加融洽亲密的关系。

所以他们喜欢和单纯的人喜欢和阳光开朗的人在一起,原生家庭家庭幸福的大多如此。

他们和别人的相处方式,很有可能是一开始的时候很亲密,走得很近了,突然又拉远了距离,然后距离拉远了又重新拉近距离,这样反反复复,因为近了,就会害怕受伤,因为从小受最爱的人伤害太多。

这样,有的人就形成了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又称逃避型依恋请点击下面链接阅读关于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在婚姻和感情中的典型特征。)

我们的婚姻有问题吗?

焦虑型依恋和逃避型依恋,本质上都是缺爱,都是特别渴望爱,但是逃避型依恋会比焦虑型依恋更为严重, 因为内心的那个小孩子是被抛弃过的。

无论是朋友或者是恋人,和回避型依恋的人相处的一个关键方法,就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反射弧来。

他愿意跟你亲密的时候你就回应他,他不愿意跟你亲密,想要自己躲在自己那个孤独的山洞里的时候,你就由着他。

我的前夫和我现在身边的一个朋友,就是很典型的回避型依恋。

表面外向,内心并不真正外向的人,表现出来跟别人是不太一样的,稍微相处久了,就会发现,他总是有着忧郁的一面。

他很可能表现出十分的和善,十分的温柔,但是总能从他眼神里头找到,偶尔想逃避。可能他表现得很迁就你,很愿意顺着你说话,也顺着你的想法来,但是他却话并不是很多,而且有些话总要想想才说。

他们会比较敏感,可能因为你的一个言行举止,而认为你对他有什么看法。总之你能感觉出来,他表面的外向是一种掩饰。

你太敏感了?敏感是优点还是缺点?本文告诉你敏感者的成功之道

有些思维深度比较深,对环境、新闻、信息有独特判断的高敏感人,不容易揣摩,当然他们也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但由于社交和其它存在的需要,又不得不与世人交往,所以他们往往容易在某些时刻表现出来的,不喜多做评价,但会

不要以为他是在赞同你,也许甚至,他是在“嘲笑你”!

人格面具保护人的生存,也保证与人相处,特别是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可以实现个人目的,达到个人成就。但如果受人格面具支配,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想疏远(异化)而生活在一起紧张的状态中,因为他的本性和戴着面具的人格之间,会有尖锐,甚至完全对立的冲突。

人本来是一个整体,但是为了适应环境,便发展了一部分心理活动,让其压抑了另一部分心理活动。

其实不相信别人的人,不一定是本身就是天生怀疑性格,而是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破坏了他们的相信的能力。

人性的真相——人到底是恶还是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本来很相信某一个人,可是他苦苦哀求你,向你借了很多钱,可是最后隔了很多年都没有还你,你是不是会对这个人的人品产生怀疑,进而对人性也产生怀疑?

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是极其不负责任。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天然就应该有享受父母陪伴父母关爱的权利。不管是否在婚姻中,有的父母就是不会对孩子负责任,就是不会陪伴和照顾自己的孩子。

以前有啃老族,现在还有啃小族。有些童模的父母,不就是吗?!

这样孩子却对这种天生的依赖感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和怀疑。

而形成了他们不愿意相信别人的人格,当然,对为一个父母的我来说,只能想方设法地用 爱,保护,真诚,接纳 源源不断地给孩子输氧,只可惜,在巨大的压力和诱惑的 社会 环境逼迫下,常常也感到无所适从。

有人以为自己看破了红尘,而有人装作看破,而有人真的看破,人的深心,不可过度解读,唯愿每个人心里,都留存的是一份净土,任何一种绝对都是不可能的,也是可怕的。

必须要具备了出世者的心灵境界,才能谈你已入世,否则的话,很容易受到尘世的各种利诱纠缠而使自己迅速堕落,失去自我;必须要具备了入世者的精神体验,才能谈你已出世;否则的话,很容易变得空虚无聊而使自己难以把持人生。

我更愿意领略世间美好,但也承受世间之苦,逃避始终不是最佳选择,面对的人更有勇气,但我十分欣赏古人的“独坐一隅,可观天下”的能力,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只是他比较聪明,或者说圆滑一些,找到合适的主公,便出世了,时代背景当然也很重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最重要,也最无可改变。

外向与内向,只要不走入极端,能够尽量保持平衡,只要不影响别人的人生,如何选择都是自己的事!

作者介绍:20年互联网职场女性,上市高管,11年单亲母亲,MBA,积极心理学深度研究者。原创撰写,约3000字,用5分钟观察一个现象,思考一个问题。请点击头像关注我,愿和大家共同成长。

更多热议文章:

说说我家学奥数路上的坑,为啥《小舍得》里的孩子都学奥数?
离婚率不断攀升,是因为人越来越自私吗?
单亲妈妈会遇到哪些实际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