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误用的名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7
01

上句:三思而后行

下半句:子曰“再,斯可矣”

这句话讲了一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季文子,办事特墨迹,

总是要纠结好多次才去做,

孔子听了说:

一件事思考2遍就够了,

想来想去还不动,

墨迹什么 !

02

上句:父母在,不远游

下半句:游必有方

曾经

每次小伙伴们想出去浪的时候,

父母就会搬出这句话来教育我们,

而这句完整的话连起来的意思其实是:

父母在,不要远游,

远游的话,

必须告诉父母你要去哪里……

【游必有方里的“方”,指方向,去处】

03

上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下半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这首诗其实是有来头的,

明末时候有位高僧,

遇到了一个四处滥杀无辜的反派,

高僧劝说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反派说,

你只要肯破戒,我就不杀人,

高僧在色戒和其他戒律中间犹豫了一下…

你猜他选了啥?

高僧当然是破了酒肉戒,

一边吃吃喝喝还一边做了这首诗,

只为了告诉后人:

我这都是被逼的啊!

04

上句:言必行,行必果

下半句:硁(kēng)硁然小人哉

话说有天孔子吃饱了,

和自己徒弟们剔牙唠嗑,

大徒弟问了:

师父,什么样的人最牛?

孔子说:能代表国家办大事人。

二徒弟问:

那其次牛的呢?

孔子说:当然是人人都夸的人。

三徒弟问:

那第三牛的呢?

孔子说:那些说啥就必须做啥的人,

一看就是固执浅薄的,

但是看在他不骗人的份上,

算他个三等吧!

05

上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下半句: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

这句算得上是被误解得最夸张的,

看字面意思好像是在说:

不孝有三种,

不结婚生子的罪最大。

但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

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的罪最大!

尧舜禹大家还记得吧,咱老祖宗。

当年舜想娶尧的女儿当老婆,

但是心里估摸着老爹肯定不同意,

于是没说一声就直接娶了。

孟子同学就发明了这句话:

不孝有很多种,“无后”罪最大,

啥叫无后?

就是这么重要的人生大事

却不告诉父母,

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啊!

06

上句:相濡以沫

下半句: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句话就不用解释了吧,

说来说句就一个道理: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亲兄妹啊!

07

上句: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下半句:殆矣

多少人小时候,
第2个回答  2020-10-27
1、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

解读:

当父母健在的时候,尽量不要长期生活在外地,远离父母。”游必有方“一是指游历一定要有方向并让父母知晓;二是指没办法一定要常年在外,就要安顿好在家的父母。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庄子·养生主》

解读: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学海无涯,知识是无尽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随无限的知识,是会让人精疲力竭的啊!

庄子,道家代表人物,通常被认为是古代的怀疑论者,追求”无为“再加上后边这句话才是庄子的风格呀!

3、三思而后行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闲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

解读:

季文子遇事每必三思而后行,孔子听到后说:经反复考虑就可以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季文子的做事风格是否定的。

4、以德报怨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解读: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怎样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孔子主张以德报德,用公平正直、磊落高尚的人格来正确面对有过失和行为不轨的人。

献出恩德去回报有负于我们的人是一种人生和人格的浪费。

5、闭门造车

原文: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朱熹·《中庸或问》

解读:

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

6、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

解读:

不孝有三种,其中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是最大的,舜没有告知父母就迎娶,是没有尽到作为后辈的责任,君子认为还是因该先告知父母双亲。这是孟子评论舜娶妻时说的话。在原文里可以看出,“无后”并不是没有后代的意思,而是没有尽到作为后辈应尽责任的意思。

后人何以为“无后”为没有后代?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在古代的教义下,这种认知很容易被认可。

7、老来多健忘

原文: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解读:

呵,大家都知道啦,这句话的重点在后半句。

8、相濡以沫

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解读:

湖泊干涸了,原先在水中嬉戏的鱼都被搁浅在了陆地上。它们快要干死了,相互之间吹出湿气河护着,吐出唾沫湿润着,多么友爱!多有亲情!可是谁都不愿意这样,在它们看来,与其在干涸的陆地上如此友爱亲情,还不如在江湖水中各自游走、相互忘去。

也就是说,当它们相互牵挂,相互怜悯的时候,也就是处在最不适宜、最为危险的境地的时候。一旦脱离了不适和危险的境地,它们就忘记了对方,甚至也就忘记了自己。而当它们忘记了对方,忘记了自己,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知的时候,它们也就完全回归到了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最符合它们真性、它们最为适宜的境界。所以庄子说,鱼儿相濡于陆地,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以物喻人,表达一种无牵无挂的境界。这才是庄子的本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