嵛山镇的乡镇情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嵛山镇位于福鼎东南海域的列岛,是闽东最大的列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等十一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2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12公里。嵛山岛山场宽广、海域辽阔、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岛上有丰富的花岗岩、优质矿泉、草场资源等,海上盛产鳗鱼、带鱼、毛虾、虾苗、七星鱼和鳗鲡等多种海生物;自然景观有“南国天山“的天湖山万亩草场、绝顶之上具有神秘色彩的大小天湖、大使岙百倾金沙、鸟岛、红纪洞等;文物古迹有:大使宫、妈祖宫、天福寺,福瑶列岛的自然景观已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国家级太姥山风景区四大景观之一 。
改革开放以来,嵛山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山海资源进一步得到开发,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嵛山镇是福建省十二个海岛建制镇之一,地处福鼎市东南海域,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等十一个岛屿组成,又称福瑶列岛,总面积2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0.12公里,为闽东第一大岛,旧属福宁州劝儒乡擢秀里,清乾隆四年,归福鼎县管辖,曾设人民公社、区公所、乡建制,1992年12月撤乡建镇,现辖芦竹、马祖、渔鸟、东角、中灶等5个行政村,总人口5600多人。
嵛山岛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扼闽东、浙南渔场咽喉,东北濒临南北麂渔场、台山渔场;南面紧靠著名对台贸易开放渔港——三沙古镇港,是嵛山距大陆最近点,仅3.56海里;西北接近中国天然良港——沙埕港,相距10.7海里;面对太姥山下的鱼米之乡——秦屿镇,相距9.8海里;北通温州、上海;南及福州、广东,为南来北往海上之交通要道,战略意义重大。明朝时期为抵御倭寇搔扰,1389年明政府在嵛山岛设置军事要塞,归北路福宁卫烽火寨管辖,1592年改守备为参将、节制水陆,改中军为嵛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