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张家港乐余镇的词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5
1、乐余镇工厂多吗2、张家港有哪些镇呢?3、乐余属不属于苏州?4、张家港乐余镇要全部拆迁吗5、张家港乐余镇哪个劳务靠谱贴吧6、张家港乐余镇乐余镇工厂多吗
乐余镇工厂很多。截至2019年12月,乐余镇有工业企业1816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9个。乐余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地处张家港市东北,东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南靠南丰镇,西与锦丰镇为邻,北临长江。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张家港市人民政府22千米。[6]全镇总面积为78.5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乐余镇户籍人口为74400人。
张家港有哪些镇呢?
张家港的镇有:
1、杨舍镇:
杨舍镇,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地处张家港市西南,东、东南与南丰、塘桥、凤凰镇为邻,南、西南与江阴市北润、新桥、华士镇交界,西与金港镇接壤,北与锦丰、大新镇毗连。
2、凤凰镇:
凤凰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地处张家港市南部,东、南紧邻常熟市虞山镇,西接杨舍镇和江阴市顾山镇,北靠塘桥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张家港市人民政府11.5千米。
3、乐余镇:
乐余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地处张家港市东北,东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南靠南丰镇,西与锦丰镇为邻,北临长江。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张家港市人民政府22千米。
4、锦丰镇:
锦丰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地处张家港市北部,东与乐余、南丰镇相邻,南与杨舍镇接壤,西与大新镇毗连,北枕长江。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张家港市人民政府15千米。
5、南丰镇:
南丰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地处张家港市东北部,东、北与乐余镇接壤,南与塘桥镇毗邻,西南与杨舍镇相连,西与锦丰镇为邻。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张家港市人民政府17千米。
乐余属不属于苏州?
乐余属于苏州。
乐余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的东北部,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乐余镇由原乐余、兆丰、东沙三镇合并而成,是“一城四片区”之一。
张家港乐余镇要全部拆迁吗
不是。
是部分拆迁,规划范围北至乐坤路、四干河、乐丰路、振兴大道、乐富路,南至规划乐通路和张家港市铁路专用线,西至老204国道,东至规划乐全路,用地面积约为319.45公顷。
乐余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地处张家港市东北,东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南靠南丰镇,西与锦丰镇为邻,北临长江。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张家港市人民政府22千米。
张家港乐余镇哪个劳务靠谱贴吧
鑫博劳务服务部。张家巷乐余镇鑫博劳务服务部做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喜欢与人交往,善于组织策划活动和项目。积极务实,敢于主动承担公司的责任。张家港市,江苏省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位于中国大陆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与常熟相连,南与苏州、无锡相邻,西与江阴接壤,北滨长江。
张家港乐余镇
乐余镇乐余镇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东北部,是“一城四区”的中心片区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全镇总面积91平方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2.5公里。镇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辖2个办事处,5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场,常住人口近9万人。
乐余镇辖:社区居委会(乐余、兆丰、东沙;村委会(登全村、东兴村、扶海村、乐西村、乐余村、庙港村、齐心村、双桥村、向群村、永乐村、永利村、闸西村、常丰村、东风村、东联村、东林村、东沙村、红联村、红星村、红闸村、联丰村、庆丰村。近年来,乐余镇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形成了以汽车和汽配、机械、化工、冶金、纺织等五大行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体系,并构筑了以机电工业园、染整工业园及东沙化工区为主的投资平台。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开票销售50.08亿元,入库税收2.66亿元。享有汽车之乡、文化之乡、体育之乡、风筝之乡、花木之乡的美誉,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文化镇、国家卫生镇、教育现代化乡镇和新型示范小城镇等多项荣誉称号。20世纪末,乐余镇为营造和突出区位优势,着力构建经济发展新平台,相继规划建设机电工业集中区、东沙化工集中区、乐余工业集中区等“三大板块”,在促进全镇工业经济强势发展中发挥了主导集成作用。机电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为8.9平方公里,实际开发面积3.18平方公里,区内道路畅通,用电、用水、通信等设施一应俱全。园区以全国最大的中巴车生产基地之一——江苏牡丹汽车集团和全国最大的洗涤机械生产基地——江苏海狮机械集团为依托,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配套件、机械及机械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电子产品三大产业。2005年,进区企业221家,销售收入32.5亿元,占全镇工业销售总量的68.3%。其中,以海狮品牌为龙头的洗涤机械及其加工企业有130多家,且大多打出自己的品牌,年销售超6亿元;以华峰电子公司为代表的电子生产企业近20家,年销售超2亿元;以中兴铜业公司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生产企业有5家,年销售收入达10.59亿元。东沙化工集中区始建于1993年,2002年正式设立,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56平方公里。集中区两面临江,300吨级货船可从长江直达区内。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日供水能力15万吨的工业用水厂、1.8万千瓦的热电厂已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投资1000多万元的苏化11万伏的专线已全线开通;投入4700多万元的东福河开挖工程张家港段已全部竣工。预计化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达4亿元。在招商引资方面,园区坚持高起点,把具备循环经济发展条件作为企业入区的前置条件。2005年,苏化集团、苏州合成化工等6家规模型企业已落户区内,东信化工、丰冶铜业等7个项目已批准待建。全区实现年销售收入2.43亿元,完成利税3289万元。乐余工业集中区建于2002年,以纺、织、染及后整理加工为特色产业,是全市惟一的纺织品后整理专业区。全区规划面积为3.6平方公里,已开发0.67平方公里。经过几年建设和发展,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已有昌兴业、大舜织染、麓德针织等11家企业进驻区内,总投资超过4亿元,预计这些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10多亿元。2005年全区实现销售收入4.43亿元,完成利税724万元。机电工业集中区、东沙化工集中区、乐余工业集中区构筑的“三大板块”经济工业园正聚放发展强势,为乐余工业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特色基地打造绿色品牌改革开放以来,乐余镇农业发展迅速,全镇耕地得到大面积改造,基本建成高产稳产良田,路、渠、涵、闸设施配套,农田林网成方,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得到提升,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1997年,乐余镇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过去种植稻、麦、棉、油等传统作物,逐步转向种植花卉、苗木、果树、蔬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粮经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从1986年的80.04∶19.96,发展为2005年的63.38∶36.62。与此同时,畜禽生产、水产品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年,在全镇4133.33公顷的可耕地面积中,共种植各类经济作物1769.6公顷,其中苗木、经济林、果树387.2公顷,蔬菜578.73公顷,药材33.33公顷。年饲养生猪、山羊分别为2.45万头和6.89万头,年上市家禽103万羽;有各类水产养殖面积406公顷,全镇农业结构逐步趋向优化。发展生态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在新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业国际化的宏观背景下,乐余镇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走生态农业之路。2005年,全镇已有乐优绿牌精制米和优粳米被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乐优绿牌大米、鸭蛋、青虾、蟹、菊花,皇佐牌越瓜,三凤牌青壳鸡蛋和乡羽牌草鸡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全镇认定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2033.33公顷,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面积1200公顷,共计3233.33公顷,占全镇可耕地面积的80%以上。农业投入和扶持力度逐年加大。2005年,乐余镇党委、政府、农工商总公司联合出台《乐余镇2005年农业结构调整奖励、补贴办法》和《乐余镇2005年农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暨明星专业户奖励办法》,60万元资金用于奖农、补农,150万元资金用于基地设施投入,调动了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了全镇农产品的档次。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78亿元,比2003年增8.51%;农田平均每公顷效益达1.48万元,比2003年增102.6%。群文荟萃享誉五洲四海20世纪80年代,乐余镇兆丰文化站把浓郁乡情的歌舞演到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也让名不见经传的江南小镇一举成为名扬四海的“文化之乡”。20年来,乐余镇的群众文化活动一直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文艺队伍建设走出新路子。20世纪70年代,兆丰文化站“以工养文”,成功地走出一条通过兴办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的道路,此举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的充分肯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兆丰文化站又积极探索“多业助文”的创业新路,除兴办一所颇具规模的艺术职中外,还与山东民族艺术学校联办一所舞蹈培训艺校。这些学校正成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同时也为业余文艺演出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更为乐余镇的群众文化锦上添花。2004年1月,学校和文化站创作排演的舞蹈《连枷谣》获省“五星工程奖”金奖;2005年创作的《合伞》和《马铃》分获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节金奖和省首届国际民族舞蹈节金奖。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镇文化中心已发展成为融文化娱乐、业余教育、科学普及、农民体育和时政宣传“五位一体”的文化阵地。民间文化培育显示新亮点。制作和放飞风筝在乐余有着悠久的历史。2000年,乐余镇引导这一民间文化健康发展,成功创建风筝之乡。全镇风筝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大,制作的风筝已达8大类10多个品种,平时经常放风筝的人员达到1000多人。海狮机械集团职工岑国龙酷爱风筝制作,30多年中制作的风筝不计其数。1999年他精心制作了用1999只哨子组成的“喜迎澳门回归”字样的特大型风筝,引起轰动,《解放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岑国龙也被媒体誉为“江南风筝王”。全镇除了每年举办风筝赛事外,还成立风筝协会,建有风筝陈列馆,风筝文化正以蓬勃生命力扎根于民间,成为盛开在乐余镇的艺术之花。社区文化成为一道新风景。近年来,乐余镇先后组建了夕阳红艺术团、银辉健身队、文艺轻骑队等多支文艺队伍,经常深入社区演出,推动了全镇群众文化的深入开展。夕阳红艺术团由40多位退休老人组成,创作的节目如《公民道德歌》、《乐余十八好》等都来自百姓生活,使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镇退教协会组织的银辉健身队每天清晨在镇区广场锻炼排演,成为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还多次参加市级老年健身比赛并屡屡获奖。城镇建设展现时代风貌乐余镇是个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江南水乡文化名镇,在保护开发好老镇区的同时,努力把乐余建设成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新型乡镇,是乐余历届党委、政府考虑的头等大事。从1986年起,乐余镇先后三次邀请高等院校的专家,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了《乐余镇总体规划文本》、《乐余镇古镇保护规划文本》、《乐余镇环境规划文本》等,使全镇城镇建设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健康发展。大投入建设交通道路根据全镇总体规划,乐余镇于2001年即投入5800万元用于城镇建设,投入之多创历史之最。当年先后完成乐红公路拓宽改造工程、乐兴南路及镇北路延伸工程。此后,又投入2500万元开辟贯通镇域南北的乐余振兴大道,投入800万元拓展延伸乐丰路,完成贯穿新老镇区南北方向的乐中路、乐兴路等若干主干道路。2005年,为加快与市区主干道接轨,又投资3100多万元,将乐兴路和振兴大道南延,接通全市主干道港丰公路,道路主体工程已于12月1日顺利竣工并正式通车。高标准建设镇区景观。乐余老街历经百年沧桑,是富有沙洲地区民俗特色的一条古街。近年来,乐余镇投巨资对老街保护、修葺和改造,而今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粉墙黛瓦青石路,廊柱排门铺连铺,成为张家港市保护最完好的一条古街。同时,镇上投入近400万元,在镇区建成2.2万平方米的乐余广场,直径12米的喷泉、14盏柱形景观灯走廊、各种雕塑和卵石健身跑道错落有致分布其间。此外,投入1300万元建成设施一流的乐余农贸商城,投入200万元高标准推进镇区亮化工程,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镇区绿化,使公共绿地面积扩大到8.9万平方米,主要街道绿化率达100%。高水平建造现代化住宅小区。2001年,乐余镇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相继建成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的快乐新村公寓房和别墅工程等一批项目。2004年起,又依托快乐新村小区,建造广场新村、星晨花园,逐步把住宅小区连成一片,使之成为镇区建设的新亮点。2004年8月竣工的广场新村一期工程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广场新村二期工程占地3.73万平方米,建成后与快乐新村相连,成为集物业管理、智能防盗、智能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住宅区。2005年,住宅小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配合新城区和工业区建设拆迁住宅755户,年内完成6万平方米安置房、2.8万平方米商品房的建设,另有3.2万平方米的安置房正在建设之中。全镇正按照向东、向南发展的总体规划,全面启动东城区建设,进一步拉开体现水系特色、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城市新框架,一座充满魅力、洋溢着时代气息的新型集镇正崛起在长江之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