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世界,神秘的人生机缘——读《塞莱斯廷预言》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先讲两个我们不易察觉的事实

1、人的眼睛可以看到大约波长在380~700纳米波段的可见光,耳朵能听到大约在15~20000赫兹频率的声音,在这之外的光和声音,我们是无法知觉的,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

2、人类看到的世界,是人类感知到的样子。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的感知却是主观,换一种其他的生物,它们所感知的世界就是另外一个样子。比如对永远生活在深海里的鱼来说,它们永远也不会感知到高楼大厦的存在。

所以,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所认识的复杂的多,比如那些神奇的巧合,所谓的天意,就是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认知范围的存在。而《塞莱斯廷预言》这本书通过讲述主人公在秘鲁历险过程中遇到的九个觉悟预言了未来人类将怎样看清那些冥冥之中的指引。

前一段时间我和一个朋友在微信上聊天,几句过后我发信息过去她就没再回我,我知道她上班比较忙,也没在意。大约过了半个月,有一天晚上我梦到去这个朋友家里找她聊天,恰好第二天上午收到了她的回复,向我道歉说那天忙得完全忘记回我消息了,今天翻看手机才突然发现。

再讲一个有据可查的故事。意大利作曲家塔尔蒂尼入梦时遇见魔鬼用自己的小提琴演奏了一曲超乎人类想象的奏鸣曲,那曲调包含了至高无上的情趣和意味,使他永远留恋人世间的幸福而忘记了去寻找天堂。塔尔蒂尼惊醒后马上拿起小提琴去追捕梦中的音乐,冥思苦想听到的旋律,写出了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魔鬼的颤音》。

类似于此的事情我们常常用巧合和幸运来解释,但《塞莱斯廷预言》的第七个觉悟说我们心有疑惑时指引就会在梦中或直觉的意念中出现。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会貌似偶然地遇到以前的同事,同学,朋友,或者从别人那里听到他们的消息,让我们达成曾经的心愿或释然以往的牵挂。

我上初中的时候对班里的几个男生曾经有过好感,那时的我自知不是恋爱的年纪,一切以学习为重,只好把这些小情愫偷偷藏在心里。机缘巧合的是在后来的五六年间我分别在不同的场合遇见过他们,这些男孩却已不再是我当初迷恋的那个样子。只有一个,我们再见面时我竟发现他比以前要好看了,就是我现在的老公。

著名演员喻恩泰和他的妻子史林子的爱情故事也透着神奇的缘分。他们在一个旅行节目中相遇,第一次见面喻恩泰就被史林子吸引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气质不凡的女孩”,但喻恩泰秉承“男儿志在四方”的人生观,当时并没有与史林子有深入交流。录完节目后演播厅外大雨倾盆,恰好有车的喻恩泰用自己的车把一起录节目的同事送回酒店。但是因为怕自己一不小心陷入爱情,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带上史林子,一直到人家自己叫的车来了,他才开车离开。本以为躲开了一场意外,没想到一年后的又一场大雨中喻恩泰在机场再次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姑娘,并迅速有了交集。后来他自己也说:“一年前我躲过了那场暴雨,没想到一年后我还是没有躲过这场爱情。”

书中的第八个觉悟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人生中没有纯粹巧合的相遇。

我觉得这不仅是一部历险小说,也是一本引导读者重新看待人生的思辨小说,推荐大家一读。最后附上其他几个觉悟,书中将这些觉悟穿插在主人公的历险的思考中,并未一一阐述,以下是我自己理解整理出来的。

1、你想改变生活方向却不知如何实现,当你快要忘记这件事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的时候,你会突然遇到一个机缘,碰到了你一直期待的机会。仿佛命中注定,有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在引导我们的生命。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种机缘。

2、我们想用更好的生活,更高的技术来提高人们的思想,却迷失在追求优越生存方式的路上,以致忘记最初的目标,忘记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未来,人类会逐渐从这种沉迷中清醒过来。

3、未来人类会发现一种“能”,它从所有物体身上放射出来,成为宇宙间所有物体(包括人类)的生存根基。这种“能”可以维系我们的生命,响应我们的期望。

4、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在无意识地争夺流通在人与人之间的那一部分开放的“能”,以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

5、我们所需要的“能”,宇宙都能供给,只要我们向它敞开胸怀。当生活中发生一件超乎偶然的事情,引导我们前进,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它就会推动我们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能”。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人类会向越来越高的层次进化。

6、人类想要了解在儿童时期学习到的控制别人,攫取“能场”的手段,就必须彻底清理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一旦摆脱了这一恶习,我们就会发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了解我们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7、 面临人生问题时要敏锐地察觉生命中出现的指引,这些指引可能出现在梦境中或灵光乍现的直觉里。要从客观的角度观测它们,思考为什么它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它与我面临的人生问题有什么关联?观察者的立场可以帮助我们摒弃支配事物的欲望,更好地辨认答案。

8、人生中没有纯粹巧合的相遇,如果我们能用敏锐的眼光慎选谈话对象,就能得到需要的信息。

9、未来的乌托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