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人生」人生代代无穷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1
在众声喧哗乱象纷纭的时代,在个人主义甚嚣尘上的世道,当感官愉悦官能体验大行其道,当价值拷问意义思索一文不值,当无尽的物欲遮蔽了崇高的精神,当冷峻的现实嘲弄着庄严的理想……我们这一代人,生逢日新月异的时代,可却也感觉,极丰饶的物质,远不能填补我们坍塌的信仰和贫乏的灵魂。我们迷惑,我们不解,我们耻于谈及使命,我们躲避责任担当,我们陷入无尽的迷茫怪圈……

在权威被消解,信念被质疑,梦想被鄙夷的时下,我们恍如凛凛寒冬茫茫荒野的巨兽,舔舐着满身伤口,惊惧蜷缩,瑟瑟发抖。未来,前途,我们这一代人,何去何从呢……

当前路迷茫时,何妨把眼光转回那过往的风雨和沧桑。往昔,曾经,与我们仿若同一年龄的一代人,又是如何度过自己的人生呢。

于是,在这丰富而又匮乏的年代里,我尤其怀念那一代人,那一代在风雨如磐的黑夜里“鸡鸣不已”奋不顾身的人……

那是什么时代?那是濒临亡国灭种的危亡之秋:外有虎狼当道,豺豹肆虐,腥风血雨,狼烟未息;内有军阀横行,墨吏残民,天日无光,万民涂炭。山河生风波,大厦已将倾。整个 社会 恍如漆墨黑夜,又似密不透风的铁屋,将所有的生机禁锢、压抑,终至扑灭。那一代人,那一代青年人面临的是华夏几千年亘古未逢的生关死劫。

但在这如死水般沉寂的深夜里,他们还是守着点点萤光,汇成日月之辉,照耀神州,开辟前途。虽畏途巉岩,明枪暗箭,吾亦不惧,“吾亦往矣”;纵千劫万难,前途渺茫,吾心不悔,后继有人。如若没有炬火,便以自身为光,以微微温暖,燃烧冷漠的 社会 肌理和麻木昏惑的人心。故而,谭嗣同变法流血,誓死如归,心之所善,九死未悔;陈天华苦心著文,警示世人,蹈海殉道,鼓荡人心;秋女侠倾洒热血,化成碧涛,激昂人心,浩气长存;林觉民忍弃私情,舍身殉国,铁骨柔情,山河呜咽……还有那一群五四士子,虽稚气未退,然热血方炽;恰风华正茂,又傲气不减;当国之危亡,须挺身而出;纵荆棘满地,仍矢志不移。他们那一代人,以丹心起誓,以性命呼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声传四野,气震寰宇。那一代人,是真真正正诠释了何为责任:丹心一片,已许家国;满腔赤忱,堪比日月。

依稀间,又记起西南联大那一代的青年士子。山河破碎,金瓯已缺;魑魅横行,魍魉猖狂;烽火连天,哀鸿遍野;流离颠沛,兆民同哭。在那个命若柳絮无法自主的年代里,他们那一代的士人,以家国萦心,以社稷为念,舍身忘我,传道求学,为往圣继绝学,为文化续命脉。而当国家生死一瞬之刻,那一代的学子,投笔从戎,操戈披甲,奔赴国难,义无反顾。风萧萧兮马嘶鸣,壮士出征兮不复还:愿与子同袍,荡尽妖氛靖国难;愿与子同仇,驱除敌虏守家邦;愿山河无恙,把盏再话昔时事;愿家国太平,谈欢又叙同窗谊……那一代人,是的的确确诠释了何为担当:心系故园,一往无前;血洒故土,蹈死不悔。

悠悠青史,难道只有那生于风雨如晦之时的人才使命在心,肩担道义吗。非也,忠肝义胆,仁人志士,史册皆是也:纵诸侯力征,礼崩乐坏,夫子那一代人周流列国,奔走呼号,宣扬学说,教化人心;虽胡人犯边,兵强马壮,以霍去病为代表的那一代人征战沙场,“何为家为”,豪气干云,芳名永存;虽内忧外患,困阻重重,以毛润之为代表的一代人,救亡图存,百折不挠,力挽狂澜,拨云见日……亦有在清平年代,行仁义承重任的那一代代人:试看屠呦呦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提炼青蒿,造福万民;樊锦诗扎根荒漠,守护文化,青丝成霜,无怨无悔;中国女排,奋勇争先,竞技称雄,为国争光,风采照人……孔曰成仁,孟曰成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无论何时何代,每一代人,都在家国集体的舞台上,找到自我的生存价值,寻得生命的责任与担当。

而如今,国际大势风云难测,全球抗疫犹未休止;思想风潮暗流汹涌,“丧”“宅”文化侵袭人心。但不是也有已成为 社会 中坚的这一代青年,以最坚定的行动,挑起重担,担起巨任么?试看“95后”医生甘如意4天3夜逆行返岗,援鄂护士剪短青丝整装待命,火神山建设工人争分夺秒热火朝天……总有一些崇高不容亵渎,总有一些责任需要正视;而这一代人,不也对担当、使命作出了最好的回复么?

一代人会老去,一代人正成长,每一代人各有各的生活轨迹。但“人生代代无穷已”,所不变的是: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每一代总有人会在与家国集体同频共振的道路上,担重任,负使命,唱响人生的最强音。

后记:其实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写这些庄严宏大的文字。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明白诗和远方的美丽,但也更深刻了解柴米油盐的无奈;我欣羡坚守崇高理想的勇气,但也时刻直面现实生活的痛击;我知晓信念希望的珍贵,但也害怕沉溺于飘渺的幻想……我既在消解着崇高,不想以过重的道德枷锁来束缚自己,但也又害怕跌入尘泥,沦为不敬不畏无耻无下限的活物。

风尘俗世,行路实难,我只是这一代人中平凡的“这一个”,每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生活选择。鲁迅先生说,“人必生活着,爱才能有所附丽”。那么我只愿在生活道路里,边彷徨边仰望,且彳亍且求索,庶或能寻回人生的归依。

正文、后记写于2020年11月7日(急就之章,权作观者一哂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