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这一巴掌,打醒了多少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6

2021年过去不到半年,以往被认为“土里土气”的河南卫视,“高调”地上了四次热搜。

第一次:500万的预算,5000万的效果

近年来央视春晚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复存在,各地卫视春晚开始争奇斗艳。

相比较而言,河南卫视就磕碜很多,他们的预算只有500万,连个像样的明星都请不起,没有明星,就把钱都砸在舞美和服装设计上吧。

没想到,这500万愣是整出了5000万的效果,河南春晚一播出后,立马引起了轰动,每个节目都堪称精品。

在《白衣执甲》中,他们巧妙地把抗疫英雄事迹和中华戏曲结合在了一起,邀请白衣战士和戏曲大拿一起演唱。

整个节目分为三场戏。

第一场是《穆桂英挂帅》,赞美了抗疫人员驰援武汉的勇气。

第二场是《夫妻双双把家还》,一对夫妻抗疫的真实事迹被搬上了舞台。

第三场是《谁说女子不如男》,借用豫剧经典唱段,歌颂了抗疫战争中女性的伟大。

传统经典与现实生活的完美结合,让三出戏唱进了观众心里。

而在节目《天地之中》,导演组呈现了中国版的“赛博朋克”。

观星台和空间站在舞台上完成了隔空对话,一群舞者在机械感十足的背景下打着太极拳。

传统的武术配上充满 科技 感的特效,碰撞出一种酷炫的浪漫情怀,而太极之中蕴含的“识宇宙之无穷” 又和中国的太空 探索 相暗合,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最出圈的节目还是《大唐夜宴》。

14位丰腴而灵动的舞者,带着俏皮的微笑,迈着滑稽的步伐走向观众面前,她们形态各异,有的欢闹嬉戏,有的抿嘴浅笑,有的顾盼生姿,给观众呈现出了美的多样性。

而这种反古典舞的演绎方式散而不乱,跟着她们的视角,我们仿佛穿梭于一幅幅古典名画之中,最后一声号角声中,14朵花化零为整,迈着整齐的步伐,扭着身子迈入殿中,一场宫廷大戏拉开帷幕,而这个节目也戛然而止,给观众无尽的猜想。

在晚会播出后,《大唐夜宴》的火爆也是现象级的,不到5分钟的节目,短短几天上了5次热搜,20.4亿播放量,25亿阅读量让河南卫视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第二次:10天,30分钟

牛年春晚后,导演组诚惶诚恐,想着如何回馈观众的喜爱。

原本元宵晚会已经在年前录完了,可是导演组觉得不能辜负观众的期待,大年初三就召集团队人马,加班加点制作元宵晚会。

10天以后,河南卫视推出了“元宵奇妙夜”。

这档节目只有30多分钟,7个节目,甚至没有主持人,却再次带给大家感动。

在《芙蓉池》节目中,《大唐夜宴》的14位姑娘又回来了。

她们化身为蜂腰削背、轻歌曼舞的持灯宫女,她们登城楼、越明堂、赏烟火、长歌舞袖,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盛唐。

而在传统节目《五世请缨》中,原本只有一位佘太君出演,这一次却有四位佘太君。

她们对应的是中印冲突中牺牲的四位烈士。

那句唱词“年少人盼的是立功边境,年老人我喜的是一门忠贞”,刚好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人热泪盈眶。

河南卫视借古喻今的手法已经用得炉火纯青了。

而在节目结尾,河南卫视打出了感谢全国网友的字样,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脸蛋红扑扑的傻小子在屏幕后面憨笑。

第三次:清明节再度惊艳

在4月的《清明奇妙游》中,河南卫视也搞了新玩法,请了戴荃、梦然和冯提莫来参与其中。

其中冯提莫演唱了成名曲《春暖花开》,还为这首歌曲进行了实景拍摄,她穿着粉红色花裙置身于粉色花海之中,别有一番意境。

在邀请明星方面,河南卫视只是“浅尝辄止”,他们还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坚守传统文化上。

节目里他们把唐宫小姐姐做成了二次元动漫形象,带着观众游览了清明上河图、嵩阳书院书院、中岳庙、嵩岳寺塔、老君山、少林寺等7个河南标志性景观或文化符号。

而《纸扇书生》节目就在这些景点进行了实景拍摄,一群儒雅书生穿梭时空跳起了扇舞,如同水墨画一般,潇洒写意。

节目分为“风流才子”、“忧国忧民”和“书生意气”三个片段,或喜或狂或雅,展现了中华读书人是一群心怀浪漫,肩负责任,眼中带光的进步群体,这个节目在B站上播放量突破了30万。

第四次:水下洛神,yyds

端午节期间,河南卫视的《端午奇妙游》如期与观众见面,尽管有了前三次的铺垫,观众的期待值已经拉满,但这次的节目依然在观众的想象之上。

为了还原曹植《洛神赋》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诗句,河南卫视这一次玩起了水下飞天,推出了节目《祈》。

一位仙女在水中身着绿裙,手执绿带,在水底翩跹起舞,在慢镜头下她的身姿婀娜,动作挥洒自如,而嘴角吐出的气泡又增添了一份梦幻色彩。

而为了完成这段表演,舞者可是被“折磨”惨了,她身上缠绕着鱼线,在水中浸泡了26个小时,每50秒换一次气,一天要上上下下200次,身上被鱼线划出了几道伤痕,最终才呈现出了这种惊艳的效果。

除了《祈》,其他节目也是精彩纷呈。

《龙舟祭》展示了端午祭祀的场景,一群威武精壮的汉子载歌载舞,展示了中华男子的气概。

《兰陵王入阵曲》里,一位半遮面的琵琶女将曾经流失日本的这首“雅曲”重新演绎,曲调铿锵有力,背后的故事则让人萌生出民族自豪感。

《丽人行》里一群唐朝宫女从屏风走出,在仙雾弥漫的宫殿里翩翩起舞,给人以极大的视听享受。

总之,这一次端午节的表演再次让河南卫视火到出圈,社媒上直接冲上热搜榜第一,话题阅读总量更是接近11亿。

河南卫视做到了,他们把晚会做成了连续剧,每隔几个月遇上传统节日,就更新一集,每一集都是王炸。

01、

被误解的河南卫视

有人或许奇怪,“土里土气”的河南卫视怎么突然开窍了?

其实这是对它最大的误解。

河南卫视其实是中国地方电视台最早的探路者,只不过它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1990年,央视的《综艺大观》播出,这是当时中国唯一的 娱乐 节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家电视台都在寻求出路。

大多数电视台都选择了两个方向,一条是 娱乐 化路线,一条是模仿路线。

比如福建东南卫视,直接照搬了台湾 娱乐 节目的形式,搞出了《开心一百》、《银河之星打擂台》等节目,也曾风靡一时,可是随着港台节目的衰落,东南卫视也迅速衰落下去了。

再比如安徽卫视也曾做过电视台一哥。

《超级大赢家》在99年开播,连续几年都是全国收视第一的综艺节目。

《周末大放送》开创了周末两天电视剧连播的形式,包括《兄弟连》、《24小时》、《X档案》都在这个栏目播出,白天的收视率曾达到过10%,这个纪录至今无法打破。

可惜2005年之后,安徽卫视迅速衰落了。

还有就是这几年风头正劲的浙江卫视,他们接连推出了《中国好声音》、《奔跑吧》等现象级综艺。

但是这些节目版权都是国外的,在引进时不少场景几乎做到了“逐帧级复制”,在巅峰时,浙江卫视甚至压过了湖南卫视,可惜新鲜感过后,观众也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最近浙江卫视多次受到抄袭指责,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了外国节目持续输血,他们已经创新乏力了。

最后还得提到湖南卫视,芒果台是省级电视台中的常青树,它们不仅创造了《快乐大本营》这样的现象级节目,还捧出了汪涵这样的当红主持人,可是芒果台也因为 娱乐 至上而饱受诟病。

和这些电视台不同的是,河南卫视一直走的是回归传统路线,这条“土路”他们走了将近30年。

02、河南卫视,这一巴掌,打醒了多少人?

1994年,河南卫视推出了戏曲节目《梨园春》,3年后《快乐大本营》才问世。

2004年,河南卫视又推出了《武林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这档节目虽然被吐槽演得太假,但却是一棵常青树,直到现在都在播出。

2004年,河南卫视推出了《华豫之门》,这是中国首档鉴宝类文化节目。

随后河南卫视还推出了《汉字英雄》等弘扬传统文化的好节目。

但是这些节目往往都叫好不叫座,很难在年轻人之间流行起来。

不过,河南卫视的努力却逐渐被央视看到了。

2007年,央视推出了《武林大会》;

河南卫视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它像极了我们学生时代的一类学生。

这类学生家境贫寒,天资一般,应试能力也很差,被大家嘲笑为“书呆子”。

他们就知道死学,埋头记了几大摞笔记,结果最后考试马马虎虎,而借他们笔记“集中猛攻”的同学考的分数比他们还高。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旁观者都替他们心疼,我们都在怀疑这世上还有没有“天道酬勤”这四个字了。

渐渐地,他们被忽略,彻底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里,我们以为他们注定一生平庸。

直到若干年后,我们突然在某个光荣榜上看到了他们闪亮的名字。

碌碌无为的我们这才意识到:这群被称为笨蛋的家伙,已经在零星灯光的道路上走了很远很远的路。

河南卫视就是如此,他们走了30年的路才真正被看见。

当别的地方台开着进口豪车在快车道你追我赶,任由资本大行其道,用明星的光环铺设“盛世荣耀”时,

河南卫视却像个愣头小伙子,愣是凭着一股子憨厚朴实、痴迷不悔的劲儿,把充斥在荧屏上的锥子脸、蛇精腰、竹竿腿打得鼻青脸肿,赢得了满堂彩,被观众捧上了热搜。

在如今口碑就是自来水的年代,河南卫视,这波“虎”操作,狠狠打了资本一巴掌,也打了文艺创作者一巴掌。

03、 娱乐 至死时代下,河南卫视,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河南卫视,之所以能被观众喜欢,除了坚守外,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我们当下缺乏的文化自信。

在大家看惯了 娱乐 至死的流量节目时,它的清新就愈发重要。

河南卫视,这一巴掌,相信也打醒了不少创作者,去重新思考“如何创作”,中国五千年文明,大有可为。

这份幸福的烦恼是每个文艺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状态。

我们希望河南卫视带着网友的期待,在坚守传统文化、保持文化自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这条“土路”已经被他们走成了一条金光大道,在越是空虚的时代,这种坚守越是显得珍贵。

河南卫视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也绝不会像那些网红电视台一样,一阵风后就烟消云散了。

它的爆火,只是开了个好头,一切也只是刚刚开始……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