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这部电影有哪些看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3-21

近日,万众期待的2017年金棕榈大奖得主《方形》(又译《魔方》、《自由广场》)几天前,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了全京唯一一场公映。在我们因2015、2016年的金棕榈奖得主(《流浪的迪潘》、《我是布莱克》)粗粝的现实主义而惊讶的时候(毕竟金棕榈一向以艺术电影的桂冠而自傲),《方形》可谓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折返点。

 Christian的是一位离异的父亲,他非常享受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他在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担任策展人,工作很受人好评。不仅如此,他还是驾驶环保电动汽车,捍卫人道理念的活动者。他正在策划一场名为“The Square”的装置展览,旨在激发参观者内心的利他主义,并唤醒他们对下一代人的责任感。但Christian并无法真正接受自己推崇的理念:当他的手机被盗后,他的反应让自己也感到汗颜……与此同时,博物馆的传媒代理行为The Square推出一项令他出乎意料的宣传活动:这令Christian措手不及,更在他的内心激起一场存在主义危机…

然而,《方形》一扫前两年金棕榈的粗粝气质,又一次召回了我们对那些现代主义艺术电影作者的回忆。我们从男主角克里斯蒂安仰望“大猩猩”录像的镜头里,仿佛看到了伯格曼的《假面》;当克里斯蒂安到那位记者情人的家中,看到黑猩猩作画的时候,似乎有几分布努埃尔的滑稽味道。

饱满的画框、精湛的运镜、意味十足的调度,无不宣示着“形式”的折返,然而,这折返却是以一种自嘲的姿态呈现的。在这部作品的形式特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从标题开始,到影片的每一个角落,都随处可见的square(方形)。这部层次丰富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变形、叠化、碰撞的方块组成的世界。

第2个回答  2018-03-21

《方形》引人注目的一大特点是将当代艺术同时呈现为影片剧情、结构和主题的要素。实际上影片的片名“The Square”就是片中一件当代艺术装置作品,由一个放置在(虚构的)皇家博物馆(X-Royal Museum,以瑞典皇宫为原型设计)门前广场上,LED灯管围成的方块构成;这个装置同时也有一个放置在博物馆内的版本。

影片的开场段落中,为了要在皇家博物馆广场安装这件装置,需要移除一尊青铜塑像;而看似稳妥的吊车绳索实际上并不能承受塑像的重量,刚刚从底座上移开,塑像就轰然倒塌,摔得四分五裂。这一颇为嘲讽的段落实际上构成了影片的预叙:克里斯蒂安的生活也是如此忽然地陷入了麻烦。

影片中提及的当代艺术作品还有名为“You have nothing”的石子堆装置作品,一度被清洁工破坏(当代艺术博物馆常有的笑话……)。一堆由诸多椅子堆叠起来,规律地发出倒塌的巨响的装置作品,成为女记者在一夜情之后继续纠缠克里斯蒂安的场景的后景,极好地创造了尴尬气氛并形成了某种比喻关系;最后则是影片中十分重要的录像—表演作品“大猩猩”。

更为有趣的是,克里斯蒂安在与美国女记者约会的时候,发现她与一只黑猩猩共同生活,而这只黑猩猩的爱好竟然是绘画——这一颇为讽刺的细节(黑猩猩作画与人类做爱的对比关系)又与(人类扮演的)“大猩猩”这一作品形成了互文关系。

总之,电影《方形》看点十足,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