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为什么强调坚持面向几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0-16
按照学习安排,我围绕县委理论中心组第二次集中学习活动的主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学习了中央和省、州、县党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当前全党范围内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艺工作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文艺工作中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是每一名党的文艺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充分认识文艺工作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决定了文艺事业必须面向基层和群众。70多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邓小平说过:“人民需要艺术, 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 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党的十八大来,党中央对如何贯彻“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 加强和改进文艺工作,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确理解和把握坚持这一思想,对于更好地提高我们党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激励广大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文艺工作者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基本内涵
一是要引领群众。当前,由于我国处于一个文化多元化时代,各种思潮交织冲击,各类社会矛盾集中,人民群众各种诉求比较强烈,要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领好群众尤为重要。作为党在文艺战线的重要职能部门,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各种文艺形式,宣扬科学先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谱写人间道义,积聚和传递社会正能量,充分发挥各门类艺术作品在陶冶心灵、提升境界、振奋精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人民群众焕发出奋发向上的共同精神追求,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走向和谐进步。
二是要深入群众。群众是文艺的创造者和参与者,离开群众,文艺就没有了根基,创作就失去了源头活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建立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主题,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中汲取灵感,把创作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生活和人民群众之中。只有这样,我们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才能真实可信,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和喜爱,我们的文艺工作才能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三是要面向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文艺创作应该始终把他们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 让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保卫者和普通大众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 让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要内容, 满怀热忱地反映他们的精神世界, 浓墨重彩地歌颂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 深入挖掘、大力弘扬他们的可贵精神和优良品质。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工作才能具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才能始终贴近群众、面向群众,为群众所接受和喜爱。
四是要依靠群众。长期以来,人民群众的创造和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不断推动着文艺活动的发展,不断为文艺活动产生内在动力和目的。我们一方面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热情,坚持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营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的文艺评价体系。实践证明,一切艺术经典和传世之作,都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承认和喜爱,才最终获得自己的历史地位。这是文艺发展的重要规律,经不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文艺作品,不是人民需要的精神食粮,也不会成为真正的文艺精品。要以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来衡量与检验我们的文艺工作和文艺作品,保证基层群众对重大文艺活动和项目决策的广泛参与,真正做到让群众来参与、让群众来评判、让群众唱主角。
五是要服务群众。一方面要多用人民群众喜爱的语言,多用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艺术表现手法,多塑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象,贴近老百姓的欣赏习惯和趣味,自觉在创作中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另一方面要找准着力点,要多做让基层群众得到实惠的事, 多生产他们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精神文化产品, 多举办他们愿意参与的文化活动, 多提供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群众需求的文化服务,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尤其是困难群体, 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特别予以关爱。
三、实现文艺工作必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要更好地实现文艺工作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我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努力提高文艺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文艺创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注重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不为金钱所驱使,不为名利所诱惑。要自觉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建立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虚心向群众吸取智慧的营养、寻找创作的“火花”,细心观察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用心书写多姿多彩的岁月,着力增强艺术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潜心创作出一大批紧贴时代脉搏、反映群众心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不断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要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引导的力度
重视文艺事业,关心爱护文艺工作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紧紧围绕发展大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不断提高领导文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社会各界也要尽可能地给予文艺工作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努力把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引导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上来,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各种有效机制,如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化运作机制、文艺创作多元化投入机制、精品创作奖励机制等,支持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文艺精品。
其次,要树立起先进的文化传播理念和营销意识,认真做好重大文化活动、文艺精品项目的宣传策划,加强主流文艺宣传评论阵地建设,引导文艺评论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努力壮大主流声音,褒奖优秀作品,批评不良倾向,牢牢把握住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三)要努力提升广大群众思想文化素养和艺术欣赏品味
目前,一些群众受文化程度的局限和传统、外来落后文化影响,艺术欣赏情趣不高,对一些低俗东西感兴趣。一些群众不愿意把钱花在高雅文化的享受上。此外,我国社会改革发展,导致大量普通人生活压力增加,许多人没有相应的心境来进行严肃文艺的欣赏,也缺少提高自己文艺欣赏水平的动力。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这一现实,但也不能一味地去迎合一些群众的低级趣味,而是要加以引导。广大群众也应自尊、自爱、自强,通过诚实劳动不断改善物质生活状况,通过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文化素养,通过接受新理念不断转变消费观念,努力实现生存状况、文化素养和欣赏品味三者的良性循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