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计算机文化教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0
在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目的是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工作中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常见的文件、报表等工作的计算机操作人员。这一目的是由其课程的内容所决定的。
“教学有法,却无定法。”在明确了教学目的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坏。
一 认真研究教学目的
本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课程。显而易见,不是要教会学生高深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也不是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维修与组装,更不是要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而是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计算机发展历史、最浅显易懂的计算机工作原理、软件与硬件的关系、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区别、当今计算机发展的状况、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网络时代的含义。熟练掌握对文字、报表的处理,能使用计算机服务于工作等等。

二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离不开教材,而教材内容都是按一定的规范编写的,有其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但它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传授,平铺直叙,其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组织、认真编排,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吃透”教材内容。在熟练掌握了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在学习办公软件的使用时,并不是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而通过完成文章的录入、制作来学习word。学生一边利用原来所学到的知识,尝试应用到现在的实际中。一边学习新知识,要“复制”就要先选定被“复制”的内容,所以就有了选定的方式问题,这时自然就增加进了word 特有的各种选定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中,为解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这样的学习过程看起来是把教材内的次序颠倒,重新组合了,但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灵活应用。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三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与“学”是两个不同的主体。要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使“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只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在这当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他应该像乐队的指挥那样有目的、有重点,指挥着“学”的那一方,作定向运动,朝着即定的目标出发。在这个过程中有轻重缓急之分,有时是整个乐队同时齐奏,有时是个别独奏。可能是“后进”的学生追着“先进”的学生一步步前行,也可能是“先进”的学生拉着“后进”的学生穿越重重困难。这当中教师作为指挥者,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四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人来说,无论老少,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正因为好奇,才有了求知的欲望。然而求知,学习的欲望绝不能只停留在好奇上。更何况是对于需要投入精力、时间、耐心和毅力的学习。所以教师除了要起好指挥的作用外,还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渴望了解的程度。
手机论文网 http://m.lw54.com

教师必须不断设计好悬念,通过猜测、推理、尝试、实践、步步深入,直到找到答案。完成一个个知识点的突破、掌握、使用,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是不会拒绝美好的东西的。无论是一篇词汇优美的文章,还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或者是设计精美的杂志。把这些陈列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眼睛会为之一亮,学生迫切想知识:图片是怎样插入的,底纹是怎样产生的,漂亮的边框是哪来的,艺术字是如何变化的,背景、色彩的改变等等,学习兴趣浓厚。这时师生都进入了最佳的“教”与“学”状态。
第2个回答  2020-11-10
学习计算机要聚沙成塔,积累非常重要。

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要日积月累,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在实践中掌握运用知识。

平时,养成理论知识书籍的学习,还要进入生活中,运用计算机,适时实践,多与人交流。

计算机初级,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订一些杂志,像电脑爱好者等,了解一下快速发展的电脑知识,广泛了解学习。很多知识学了需要实践,运用。

还要有一定的学习、实践环境 ,促进学习完成。

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可以安装虚拟机和模拟器来学习,最终能力的提高还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去。
第3个回答  2020-11-10
我认为这个相对简单,只要有需要,计算机文化教育推广起来就相对容易
第4个回答  2020-11-10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要求等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计算机文化知识已经成为当代非计算机专业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使广大同学能将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熟练地运用到所学专业中,是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当然,影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譬如,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实验条件和实验课的教学效果等,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课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做一些探讨。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一个好的、适宜的教学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永恒的主题。从“注入式”到“启发式”,从“抽象教学”到“形象教学”,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应该从计算机基础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不应死套某一种教学方法。(1)“细讲”与“粗讲”相结合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快,内容范围广,应用要求高。由此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课时的相对减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体会到,要缓解课程内容多和学时相对少的矛盾,就是要将“粗讲”和“细讲”结合起来,例如,在《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的教学中,例如,第一章中讲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如果一开始就按部就班地一条条给学生讲解这些组成,常常使学生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所以应该先通过一台计算机来一一指出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各组成部件,使学生清楚这些部件的用途。(2)“点”与“面”相结合 由于不同地区的学生,计算机文化背景差别很大,有的同学已经有了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有的同学基础很差,甚至连计算机什么样都没见过。面对这样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同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要尽可能的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应用、基本操作,教师要认真地引导基础较差的同学快速入门,使他们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同时学会使用,这样既节省了学生的弯路,又培养了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
第5个回答  2020-11-10
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课程。显而易见,不是要教会学生高深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也不是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维修与组装,更不是要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而是要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计算机发展历史、最浅显易懂的计算机工作原理、软件与硬件的关系、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区别、当今计算机发展的状况、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网络时代的含义。熟练掌握对文字、报表的处理,能使用计算机服务于工作等等。
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离不开教材,而教材内容都是按一定的规范编写的,有其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但它未必适用于所有的学生。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传授,平铺直叙,其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组织、认真编排,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性,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吃透”教材内容。在熟练掌握了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到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在学习办公软件的使用时,并不是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而通过完成文章的录入、制作来学习word。学生一边利用原来所学到的知识,尝试应用到现在的实际中。一边学习新知识,要“复制”就要先选定被“复制”的内容,所以就有了选定的方式问题,这时自然就增加进了word特有的各种选定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中,为解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这样的学 习过程看起来是把教材内的次序颠倒,重新组合了,但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灵活应用。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与“学”是两个不同的主体。要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使“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只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在这当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他应该像乐队的指挥那样有目的、有重点,指挥着“学”的那一方,作定向运动,朝着即定的目标出发。在这个过程中有轻重缓急之分,有时是整个乐队同时齐奏,有时是个别独奏。可能是“后进”的学生追着“先进”的学生一步步前行,也可能是“先进”的学生拉着“后进”的学生穿越重重困难。这当中教师作为指挥者,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四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人来说,无论老少,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正因为好奇,才有了求知的欲望。然而求知,学习的欲望绝不能只停留在好奇上。更何况是对于需要投入精力、时间、耐心和毅力的学习。所以教师除了要起好指挥的作用外,还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渴望了解的程度。
教师必须不断设计好悬念,通过猜测、推理、尝试、实践、步步深入,直到找到答案。完成一个个知识点的突破、掌握、使用,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是不会拒绝美好的东西的。无论是一篇词汇优美的文章,还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或者是设计精美的杂志。把这些陈列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眼睛会为之一亮,学生迫切想知识:图片是怎样插入的,底纹是怎样产生的,漂亮的边框是哪来的,艺术字是如何变化的,背景、色彩的改变等等,学习兴趣浓厚。这时师生都进入了最佳的“教”与“学”状态。五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在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对于大量无法在教室里、黑板上描述画出的各软件窗口,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这里汇集了对声音、图像、文字的处理。动态与静态视频的出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上帮助学生接受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强化了学习计算机的动机。特别是在轻轻的背景音乐伴随下,随着鼠标的流动,窗口的不断变化,对科学知识的娓娓讲解,师生的思想情感都达到了普通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六利用上机操作加强能力培养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就像学习绘图一样,再有名师的指点,如果自己不动手练习作画,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画家。再动听的讲解,再精辟的分析,再生动的演示,也无法培养出学生过硬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的应用能力,所以上机实际操作是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学生技能的高低完全有赖于上机时间的积累。在合理的安排,循序渐进的训练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提高、加深、巩固学习的内容和操作内容,就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
随着一次次的上机操作,学生从不会开计算机到熟练地使用各个软件,从简单的录入到知识的综合应用,从普通的图片插入到新颖别致的版面设计,从静态图片的处理到动态图像的利用,从单纯的使用软件所带的声音到选择适合设计要求的音乐。通过上机操作,学生设计出了充满时代感的、新颖的作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