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沿线保留了大量相关文化遗迹。其中包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2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主要为水利设施,桥梁及其他相关设施。 此外,运河沿岸也分布着一些受运河影响的古镇。 纤道是运河纤夫行走的道路,在浙东运河各个河段均有分布,但集中位于萧山和绍兴市境内。浙东运河纤道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年),全长近百里,其中以钱清板桥至上谢桥的全长7.5公里的纤道保存较为完整。浙东运河纤道具有单面靠岸和双面临水两种形式,后者又可分为实体纤道和石墩纤道。双面临水纤道中常见哥一定距离设置桥梁用于船只通行,有“白玉长堤”之称。
截止2013年,位于绍兴市境内钱清镇板桥至柯桥街道上谢桥的纤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萧山纤道、绍兴渔后桥纤道、绍兴皋埠纤道、上虞纤道被纳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兴过塘行位于西兴,承担人货中转业务。出现于明代万历年间,清末民初最为繁荣,曾有72家半,抗日战争时过塘行衰败,截止2013年部分建筑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鉴湖位于绍兴,开挖于东汉,曾经承担运河蓄水泄洪的重要功能。南宋以后由于开垦,湖区面积逐渐萎缩,这一功能不复存在。 平桥水则碑位于宁波,建于明代,石碑没入水中,上书一“平”字,是宁波河网的水位观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