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之宾语前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特殊语序

语序又称“词序”,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组合、排列的先后次序。古今汉语的语序大致相同:主语在谓语

的前面,宾语在谓语或介词的后面;状语在谓语的前面,补语在谓语的后面;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但古汉

语在语序方面也有其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显得较为特殊,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等

(1)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 宾语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它是古汉语语序

上的特殊性之一。古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战国策·齐策》)

项王曰:“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春秋》

君何以知燕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面前三例中,“何“安”“曷”均为疑代词,分别置于动词“好”“在”“为”之前,作宾语;后一例中“何”亦为

疑问代词,置于介词“以”之前,作宾语。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褰裳》)

臣未之闻也。(《孟子·梁惠王上》)

上面三例中,“莫”不”“未”均表否定,代词“我“之”分别置于动词“顾”“思”“闻”之前,作宾语。

③依靠 “之”“是”等 结构助词将 宾语 提到 动词 或 介词 的前面。如:

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此例中宾语“楚国”因用了“之”而提到介词“为”前。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诗经·日月》)

此例中宾语“下土”因用了“是”提到动词“冒”前

为了 强调提前 的 宾语 ,并表示 行为对象 的 单一性 ,有时还在宾语前加上 “唯( 惟、维)”这一表范围的副

词,构成“唯(惟维)……之(是)…”的形式如:

唯余马首是瞻(《传·襄公十四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