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入门技巧(5)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工笔画入门技巧

  5、破墨:大致分两种,一叫“浓破淡”,二叫“淡破浓”,又有“笔上破”与“分层破”两种方法。

  “浓破淡”:就是先调淡墨或浓淡色,临落笔前,笔端蘸深墨或深色,一笔下去,呈现由深到浅的渐变关系,这是笔上破的方法。

  再一种是,在纸上先画浅的,不等干或半干的时候,加重色,由于第一笔浅色尚未干,故第二次压的重色,就要向未干的第一笔渗开,极为自然,大小写意勾叶筋都该这样,齐白石画的虾,头顶一笔重色,破得特别妙,就是最典型的这个方法。

  “淡破浓”:就是笔上先调重墨或重色,落笔前蘸水或蘸浅色,迅速画去,有时需要笔笔画去,其效果是,每一笔,都呈现由浅到深的形象,并且周围跑出水纹,下一笔墨色,就压不住前一笔周围跑出的水纹了。这是“笔上破”的方法。用此法点葡萄及点重色花头,千瓣花头等等效果尚好。

  在生宣上作画,淡破浓“分次破”的方法是,先着一笔重色,不等干以水或淡色润进,让其自然溶化,效果甚佳。潘天寿的点苔往往用此法。

  再一种是于熟的纸绢上,先点重色,不等干,马上用水或淡色冲之,冲出浓淡来,极为自然。此法用于小写意及工笔中。

  除以上五种用墨之外,在山水画中,还有用宿墨、积墨、余墨、焦墨等等。花鸟画中一般不需要。从略。

  墨有兰烟、松烟。这两种墨不宜于画花鸟画,作花鸟画最好用油烟(又叫顶烟、漆烟、超漆烟、全烟)效果比较明快。

  用墨方法,虽说五种但主要讲究一个“活”字,只要能做到“活”,那么方法问题,都可以自己创造,而不是五种方法所能限制的。

  用纸、用绢

  国画所用的纸,主要的叫“宣纸”,是以安徽宣城命名的。实际上是出自安徽的泾县。宣纸从性质上分生熟两种,生宣纸是用作大写意和小写意国画的;熟宣纸是用作工笔画的。从面积上分为四尺、五尺、六尺,最大有丈二匹,至于丈六,则是特别的了,都是生宣。熟宣只有四尺、六尺两种。从质量上分,生宣纸粗、细、厚、薄等区别。由于其有粗细厚薄,其绘画的效果,也各有不同,作者在于积累经验、掌握性能。

  生宣纸四、五、六尺都有单夹之分。夹宣有双夹和三层夹。其实夹宣作画的效果,一概不如单宣。即玉版、煮垂,看起来既细而厚,也只是写字为好。作画的效果嫌滞,似乎有半生半熟的状态。作起画来,不免有些板滞。

  一般地用作大、小写意花鸟画,以四、五、六尺特净类、棉料类、净皮类三种单宣均可。此外有一些草料纸均不可用。凡作工笔花鸟画,必须用熟宣。熟宣有蝉羽(又名蝉翼)、云母、簪花、清水书画、冰雪(又叫雨雪)等品种,我所爱用的是蝉翼、簪花、次清水书画。至于云母、冰雪,质地较差,不如自己使矾,以净皮单宣矾成使用(熟纸方法于第九讲内祥述)。 生宣纸的特征是:一着水色,便向四外渗化,控制不好,无法收拾。问题就在于利用其特性,能达到无穷奥妙的程序。如齐老的画虾,那样的透明感是任何熟宣纸所不能奏效的。我们用在生宣纸作大、小写意画时,一笔下去,马上向四外跑水,再压一笔下去,在第一笔向四外跑出的水纹上,就不再沾色了,这样便特别容易呈现我们国画的笔墨趣味。因此,不同的用笔、用墨、用色等等方面,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奥妙无穷的趣味,或厚重,或灵秀,或苍老古拙,或如腾云兴雾,是文字所难形容的。

  熟宣纸的特性是不渗水,与生宣纸正相反,所以用画工笔为好。用为“勾线填彩”的工笔花鸟画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可说的。然而如用为“没骨”花鸟画时,以及小写意花鸟画,其特殊表现在充分用水时,水色干时,每一笔的边沿,都呈现一条很自然的细线,是专门着意勾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画绢,都是熟的。用法与熟宣纸一样,由于比熟宣纸有光泽,故效果特别好。凡爱画工笔花鸟画的都喜用之。不过所谓“千年陈丝不如草”,用绢不如用纸延年。

  生宣纸,也可以画工笔花鸟。但必须于勾线之后,于轮廓内先用轻粉平涂,干后再画,或通幅用水湿一遍,干后再画,或用胶矾水,局部做成熟宣再画。 熟宣、熟绢,也可画写意,惟效果与趣味不同。用熟纸与熟绢作画,我的方法是,把纸、绢用水糊在平滑的板上,画工笔,随心所欲,效果最好,惟须背染时,则等正面完全画好后,揭下来,再染背面。

  此外,还有叫皮纸的,性质介于生熟之间,对于水色也溶化,容易控制,效果很好。惟嫌轻薄,不够浑厚。还有日本宣纸、高丽纸,都很好使。不过这种类纸,以作山水为好。

  用胶、用水、用矾

  一、用胶

  在国画中使用胶水的作用有三:

  1、用胶水是为了控制水分,调色时掺进胶水,水就带着色彩四外跑;调色时如不掺胶水,便只跑水不跑色,而且色彩也不够润泽。

  2、用胶水起到固定色彩作用,特别是粉剂的色彩,如石青、石绿、锌粉、朱砂、石黄等属于矿物质的颜色,若不加胶水,干后,粉剂就会脱落下来。

  3、渲染时起到均匀而不显笔痕的作用:在生宣纸上作完一幅画后,倘若需要渲染底色,调色时必须加胶水,一笔接一笔染去,并不见笔痕,如不加胶水,则一道一道的水线很不好看。

  二、用水

  作画时每一笔都得使水,至于使水多少,则大有文章。下笔之前,完全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时候笔上需要饱满的水分,如画大写意荷花。笔上的水分,非但能滴下来,而且是滴下去拖泥带水,落到纸上。这时候行笔要快,一气呵成,有时候笔上色彩需要浓厚,落笔之前,蘸清水于笔端,迅速点去,使色彩的浓淡变化,自然而有趣。如画葡萄,就是先在笔上调了浓厚的胭脂,落笔之前,于笔端蘸水,或蘸极浅的粉绿水,点下去,深浅变化极妙,有时候,笔上水分不多,而要画出表现苍老古拙的味道,则将笔落实,徐徐按下,徐徐行动,画出的线条,看上去不干而不枯,颇见功力。一般用笔时,总得根据实际情况,看这一笔下去,要画多么大的面积,要他出现湿润的效果,还是苍劲的效果,笔上的水分多少,必得心中有数。用水多少,行笔快慢,成为写意画中最须掌握的关键。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