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文化旅游同盟中国汉文化同盟-酒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0

酒泉地区是我国西部开发历史悠久的区域之一,早在先秦时期,这片土地曾被称作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以及西部、西方、河西三危地等。在秦汉以前,这里是羌戎的居住地,羌族和戎族作为土著居民,其中羌族即月支,而乌孙则是“戎”字的发音。三危地与三危山不同,三危山位于敦煌附近,而三危地则以山命名,涵盖了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蔬勒河以西的广大区域,不局限于后来的州、郡划分范围,所以三危地并不包括现在的酒泉市。


在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匈奴迫使月氏族大部分离开河西,迁至伊犁河上游,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大月氏”,而留在敦煌和祁连间的被称为“小月氏”。随后的西汉中期,直到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的五十多年间,酒泉成为了匈奴的驻牧地,因此也被称为匈奴右地。这一年,霍去病的进军打破了这一局面,汉武帝迫使匈奴残部撤退,大量中原人被迁移到河西酒泉地区,开启了该地文明的新篇章。


公元前121年,酒泉因城下有泉水,水质如酒而得名,并在此设立了酒泉郡。《汉书》记载,敦煌县可能是在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立,而非郡的设立时间。酒泉县和酒泉郡在西汉武帝时期同时建立,最初称为禄福县,后来经过多次更名,直到唐朝才正式称为酒泉县,肃州之名也开始使用。


从西汉设立酒泉郡起,到北魏时期,酒泉一直被称为酒泉郡,直至隋代改称镇军,唐代又改为州县两级。唐末至五代,酒泉先后归属回鹘和西夏,宋朝时期属于西夏,蒙古时期设肃州路,明代设肃州卫,清代改置为直隶州,民国时期成为安肃道,直到1949年酒泉解放,行政区划历经变迁。


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显示,古代酒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茂密的森林,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的人类就已经发展了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如在敦煌市等地发现的汉代屯田遗址就证明了这一点。西汉时期,酒泉地区不仅是军队集结和出征的前哨,更是西部区域开发的重要基地。




扩展资料

“中国汉文化旅游同盟”2007年10月28日在江苏徐州缔结,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合作组织。10月28—30日,2007中国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在徐州市举行,在28日上午的中国汉文化旅游同盟缔结仪式暨汉文化旅游发展研讨会上,徐州、酒泉、济南、西安、太原、郑州、宝鸡、亳州、汉中、淮安、淮北、淮南、乐山、连云港、临沂、洛阳、商丘、宿迁、宿州、咸阳、扬州、枣庄、曲阜、兴山等24座汉文化旅游城市,共叙汉风神韵,缔结同盟之谊,发表了“中国汉文化旅游同盟”《徐州宣言》。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