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则萧何、败则韩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韩信与萧何同为汉初三杰,二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天花板级的存在,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无人能及,但二人的结局却有着天壤之别。

虽然韩信最先被封为齐王,但打败项羽之后就被改封为楚王,后又被贬为淮阴侯,最终被吕后处死,并被灭了三族。让人可悲可叹。

而刘邦为了让萧何得到的封赏最多并在封侯中排名第一,不惜当面把自己的将军们比喻为“功狗”,称萧何为“功人”。后来萧何的子孙犯了罪而失去了爵位,但刘家天子又找到萧何其他的后代封为馃侯。这样的恩宠还是非常罕见的。

对比二人境遇,不禁让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此时大家可能都会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人会怨恨萧何的有始无终,背信弃义,坑害了韩信。

但我觉得这个成语的前半句说的很对,如果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并全力举荐的话,那么韩信就可能是空有一身惊天的本领而没有地方施展,最后默默无闻,寂寥一生。所以萧何成就了韩信。

但如果我们把萧何和韩信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之所以造成韩信的悲惨结局,韩信本人也脱不了干系。

第一,对待刘邦的态度上。

萧何是认准了刘邦这个人,把刘邦当成带头大哥,终生追随,忠心耿耿,从无二心。并在追随刘邦的过程中成就了自己。

在刘邦还是个亭长时,每次去咸阳服徭役,同僚们都给刘邦3个铜钱,而萧何始终都给5个铜钱,这就显示出萧何眼光老辣和要深交刘邦意图。

楚汉争霸时,萧何镇守关中,为刘邦源源不绝的提供粮草和兵源,尽管刘邦在与项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但刘邦的大旗始终不倒,直到最后打败项羽。

而韩信则把刘邦当作能换取荣华富贵的老板,更像是在做生意,认准的只是眼前的利益。韩信最早杖剑追随项梁。项梁死后韩信成为项羽的部下,项羽让他做执戟郎。韩信多次向项羽献计,得不到采纳和赏识,一气之下投靠了刘邦。但刘邦也只给他一个“治粟都尉”的小官。韩信便又当了逃兵,是萧何把他追了回来。

萧何得到的都是刘邦想给的,韩信得到的却是从刘邦碗里强抢的,韩信吃相难看,君臣之间难免存在芥蒂和猜忌。

韩信与刘邦离心离德。有事的时候总是要和刘邦讲讲条件,要些好处。而且韩信本事又大的不得了,刘邦对韩信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第二,如何正确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发现问题,规避风险。

帝王对臣下最不缺的就是猜忌,就像刘邦和萧何这样的明君贤相之间也是万万少不了猜忌。萧何被刘邦猜忌了三次。

第一次是刘邦与项羽对峙之时,身在前线的汉王刘邦多次派人慰问身在大后方的萧何。

第二次是身为皇帝的刘邦镇压陈豨叛乱,身在前线的刘邦给萧何加封食邑5000户,并给萧何安排了一个500人的卫队,护卫萧相国。

第三次是皇帝刘邦镇压黥布造反的时候,由于萧何一直镇守关中,并采用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而且萧何又很自律,深得民心,威望很高。这让身在前线刘邦很是放心不下,就派人到关中问萧何在干什么。

面对危机,萧何丝毫没有感觉到凶险,倒是他的手下人对他说刘邦猜忌他了,他就要大祸临头了。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惊恐万状的萧何急忙求教。后来萧何采用了谋士们的意见才化险为夷。

第一次危机时,他把自己的子孙兄弟能打仗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刘邦大悦。

第二次危机时,萧何辞让了5000户食邑的封赏,并把自己全部家产拿出来赞助军需,龙心大喜。

第三次危机时,萧何采用了自污的方式,强行低价购买田地,败坏自己的名声,解除了刘邦的疑心,龙颜大悦。

三次猜忌,但三次的结果都是刘邦大悦或大喜。萧何不仅转危为安,而且更加得到刘邦的信任。

反观韩信,却是遇事犹豫不决,痛失大好局面,遗恨千古。韩信打败龙且二十万大军后,威名大振。蒯通对他说:现在楚汉相持不下,您帮谁谁就能得到天下。但您的功劳太大无法封赏,而且能力天下无双,谁得到天下后都会对您放心不下,必欲除之而后快。所以您不如谁都不帮,与刘邦、项羽二人鼎足而立。您现在占据着强大富庶的齐国,以您的实力和能力谁也奈何不了您,您自己称王多好。但韩信不听蒯通之言,始终犹犹豫豫。

如果韩信不反叛刘邦也行,你就尽心尽力辅佐刘邦,像萧何一样做个忠臣。可是韩信又老有自己的小算盘。当刘邦被围困在固陵时,急招韩信,但韩信迟迟不到,直到张良出计,让刘邦给韩信又加封了一大块土地之后,韩信才率兵来到垓下与刘邦合围项羽。而项羽一死,刘邦就采用突然袭击的方法夺取了韩信的兵权,并把韩信从富庶的齐地轰走,改封楚王。

后来的一切都顺理成章,验证了蒯通的说法,刘邦容不下韩信这个心腹大患。

所以韩信的悲惨结局和萧何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与韩信的性格有关,但更关键的是刘邦。韩信只知道刘邦能与他同车而行,能把自己的衣服给他穿,能把自己的食物给他吃,但他想没想过刘邦能与他共享天下吗?汉初的异姓王,不管是黥布还是彭越哪一个有好下场?就是刘邦的发小,最好的哥们,刘邦的御用司机卢绾被封为燕王后也被逼逃亡匈奴,死在那里。

异姓王被剿灭之后,刘邦还与大臣们订立了“白马之盟”:“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击之”。皇权之榻的旁边岂容他人酣睡。

所以韩信的悲剧,刘邦是主因,但韩信如果能像萧何一样做事,可能就能避免祸事,颐养天年。
相似回答